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了两对
作者:蝉鸣无声      更新:2019-12-29 20:38      字数:2339

广州农药研究所这次处境作业,甚至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整整两个月,终于把东南亚黄蜘蛛虫害给控制住了。

这一次不只是露脸的事儿,对于内地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也有很大的促进。

钱,更是赚翻了。

黄蜘蛛虫害控制结束后,相关专业人士再次对东南亚橡胶产业做了评估:减产可以控制在三成以内或者更少。

这一报告的公布,让已经移民到加拿大的刘昌明真的闷出了一口老血,住院了……

天源资本仍然还继续在中环的那个三层楼里,主要是战略策划部的布置和搬迁太麻烦。

而原来的昌明大厦,现已改名叫天源大厦……这名字够土。

天源资本只保留了天源橡胶百分之八十的股份,剩余部分按照当初的会议纪要,论功行赏,进行股权分配。

这里最麻烦的就是,这次的收购案以及二级市场和期货市场操作,功劳最大的陈天戈申明,不再参与股权的分配……

“小戈,你这样不合适。既然是规矩,就是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否则其他人无法安心享受股权分配。”

私下场合,胡志东很正式的提醒了陈天戈。

最终,或者说来回转了许多圈,最后把陈天戈该得的股份,分配到了两个只有半岁的小娃娃身上了。

也因此给两个娃娃起了名字:蒙原和陈念。党琴不知道自己的原姓,又不能继续让孩子姓党,就这么着了。

……

陈天戈偶尔会来参加每月的例会,今天就来了。

一般的情况通报,不涉及决策类的会议都会在天源大厦里。

“小戈,咱们现在有天然橡胶园,在原产地也有上游产业,应该考虑在整个橡胶产业的全链条布局了。”

在各部分总监汇报完这段时间工作后,也是偶尔参加会议的胡志东提到了橡胶产业布局的问题。

天源资本的例会,一般没有什么特定主题,真正的属于例行工作交流。

胡志东这样的议程也不算框外。

“橡胶制品可以应用于汽车、煤炭、电力、建材、机械、水利和日用品等相关行业。市场前景相当广阔,咱们又有自家的航运业务……”

“胡老,您可有好的项目或者是大体的方向?”

陈天戈也觉得把钱放在账户上没用,有胡志东这种在商界打混几十年的智者建议,不妨扔出去点钱试试。

“内地改革开放政策很明朗,有人工成本这个大优势,在征地方面也相对要容易通过。我建议到内地投资橡胶的下游产业。”

“有现钱,技术、设备甚至专业技术人员都不是问题。下面就是选址了。”

“那个……那个……”

很久没在公司高层会议上发言的战魁,唯唯诺诺的开口了,却还是没说出来。

“说吧,战老哥,你有意回去?”

战魁早想回去嘚瑟了,他也不是想把户籍迁回去,就是觉得自己发财了,已经是大富豪了,不回看家嘚瑟一下,对不起自己现在的身价。

不是说衣锦不还乡等于锦衣夜行嘛。

“我是这样想的,咱们天源有航运。南方相对接近这边,在北方,天津或许是个合适的地方。我是天津人,若是在天津设厂我也能出分力……”

战魁这几年说话也少了些喷子劲儿,多少也懂得含蓄内敛了。

“小戈,战总监说的有些道理,天津确实是个不错的投资地。”

“你看这样成不成?让子坤和战魁出面,在天津投资橡胶下游产业园区。”

“我没意见!”

许援朝也提到过回去投资的事儿,既然胡志东也有这方面的建议。正好……

对于到内地投资,战略策划部不止一次的推演过,甚至说整个天源资本的中层都参与过这样的推演。所有的结论都是:内地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都将是资金流向的最佳投资地。

所以这样的建议很容易通过了。

“陈老弟,我能不能请求公司投资?”

崔宝庆这算是趁热打铁了?唉!这老小子!

崔宝庆的传承一直是他的执念,而他的艺道若想得到发挥和施展,也就只有在内地了。

这一点不只是崔宝庆自己,就是陈天戈也这样认为。

“崔大哥,你觉得现在时机到了?”

“总不能等市场成熟了咱们再进入。国内关于房地产政策每年都在跟进,逐年调整。”

“战略策划部也对国内房地产行业做过推演,结论表明,未来国内地产业会是巨大的产业。”

“在起步阶段,或者尚未起步之时,早期介入,树立品牌,可以在赶上发展的快车道。”

崔宝庆也不再是以前的崔宝庆了。整个陈述中充满了自信,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陈天戈不得不感慨这帮人的变化,这不正是自己期望的嘛。

“大伙对崔大哥的建议有什么看法?”

“陈董,崔董的建议其实是我们在战略策划部推演过的结论。”

“陈董,我们推演时,基本可以确定,在早期,也就是这两三年会艰难,但未来绝对不可限量。”

“小戈,我也认为小崔的建议可以考虑。”

好吧,得了。又一份议程通过……

原燕姐仨一直没开口,战魁和崔宝庆的离开,就预示着陈天戈距离离开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虽然都不是不再回来,总比不上现在这样……

崔宝庆回原籍,他原来就有过基础,甚至说他曾经的队伍还能拉起来。开始时的资金量也不大,整个新公司的筹建队伍并不大,也就十几人。

而战魁却是风风光光的回去了。

带着亓小琳,陪着胡子坤,一行四五十人的考察团回天津了。

走了两对,对于天源资本好像没什么变化,可对于一起来太平山居住的这班老人,是确确实实感到少了人。

连早上的晨练也觉得没味儿了。

“褚大哥,雷哥,你俩……”

“不考虑,陈老弟,我们吃几碗饭心里清楚。现在在决策部,好歹还能发挥些作用,自己出去……算了吧,没那个能耐。”

“再说,我俩也都问过那口子,都已经习惯这边的生活了。那里黄土不埋人,不回去了。”

“陈老弟,我俩考虑了,你最后也是要回去的。这边还得有个人守着,能替蒙家和原家妹子担着点。”

这就是道义!特别是他们这几个江湖道的传承人,有些事是必须做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