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桓玄篡逆
孙恩作乱,朝廷加道子黄钺,以元显为中军,又加封元显录尚书事。大小政事,全部由元显做主,元显敛财无数,富可敌国。谢琰被孙恩杀死以后,元显都督十六州军事。桓玄屡次上疏请求讨伐孙恩,元显不许。孙恩进逼京师之时,桓玄拥兵自重,暗暗观察趋势。桓玄上表请求加封自己的亲信,天下三分之二已经由桓玄掌握,给道子递送书信,言语也多傲慢无礼。元显很恐惧,张法顺为元显谋划道,桓氏在西部已经很得人心,正好趁现在桓玄刚刚到荆州,人心不稳发兵攻打他。于是,元显派法顺道京口,问计刘牢之。刘牢之心里也打着自己的算盘,害怕除掉桓玄后,自己不为元显所容,因此对元显的阴谋表示怀疑。法顺回去后建议元显先杀掉刘牢之,元显不听。元兴元年,元显征讨桓玄,以刘牢之为先锋,谯王尚之为后军。法顺又为元显献计,让牢之先杀掉桓谦,以表示自己无二心,否则,就借机除掉他以绝后患。元显认为目前只有牢之能够战胜桓玄,用人不疑不能临阵杀将。桓玄留桓伟守江陵,自己亲率大军东下寻阳。桓玄传檄各地,历数元显罪状。元显大惧,不敢发兵。庾楷暗中与元显勾结,以为内应,事情败露,被拘禁。桓玄打败谯王尚之,将其擒获。桓玄又派使者去游说刘牢之,刘牢之也派人与桓玄暗通款曲。刘牢之的外甥何无忌与刘裕劝谏他不要与桓玄议和,刘牢之不听。没过多久,就投降了桓玄。元显军队被打败,元显逃回相府,身边只有张法顺一人跟随。桓玄将元显抓捕,杀了他和他的六个儿子。又派人杀死道子,以刘牢之为会稽太守。桓玄囤居相府时,曾有人劝谏刘牢之袭击他,牢之犹豫不决。牢之召集众人商议,参军刘袭说将军您已经反叛过两位上司,现在又要反叛,一个人反叛三个主人,还凭借什么存活于世呢?话说完之后,众人散去。刘牢之子刘敬宣违反律令,刘袭打算杀死他,刘牢之自缢而死,刘敬宣投奔南燕。
桓玄入京师后,总览朝政。害死庾楷父子,谯王尚之等人。桓玄又加封自己的兄弟亲信为各地刺史,掌管军事。桓玄刚到京师的时候,罢黜奸佞之人,奖赏提拔有才华的君子,京师一度欢欣鼓舞。后来掌握大权,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穷奢极欲,于是朝野上下渐渐失望。桓玄最亲近信任的人是桓伟,桓伟死之后,桓玄成了孤家寡人,自知天下人都怨恨自己,于是加紧了篡夺皇位的活动。先是矫昭加自己九锡,封楚王。殷仲堪的旧党庾仄在南阳起兵,江陵震动。桓亮以逃伐庾仄为名,在罗县起兵。庾仄失败后投奔姚兴,桓亮也被杀死。十二月,桓玄篡位,封晋安帝为平固公,迁居寻阳,桓玄进入健康。
刘牢之虽然死去,但是北府军仍然势力很强,实际上的首领是刘裕。卢循在永嘉暴虐不堪,桓玄派刘裕前去征讨,何无忌随行,到达山阴的时候,何无忌劝刘裕起兵,刘裕当时以为桓玄还未篡位,不如等他篡位之后,以讨伐为名在京口举事。桓玄篡位既成,刘裕与众人商议讨伐事宜。元兴三年,刘裕假称游猎,与无忌等人率兵突袭京口,斩杀桓修。桓玄召集桓谦、卞范之等人商议对策,桓玄派吴甫之、皇甫敷等人率兵平叛。刘裕与吴甫之在江乘相遇,吴甫之被斩杀。皇甫敷率数千人与刘裕交战,刘裕率众死战,将皇甫敷斩杀。桓玄又聚合两万多人抵御刘裕,刘裕击败桓谦,桓玄逃走,刘裕进驻石头,刘裕自领八州,奉武陵王司马遵为大将军。
桓玄路经寻阳,接受刺史所赠钱财,招募两千多人,挟天子逃奔江陵。桓玄大造船只,乘船渡江,刘毅等人率众追击,大破玄军。桓玄挟天子逃往江陵,后桓玄打算投奔梁州刺史桓希,桓玄乘马出城,左右之人皆投掷石块砸向桓玄,未中,桓玄得到一条船只。毛璩将桓玄骗入蜀地,将其杀死,毛璩又率兵攻打汉中,杀死桓希。。
桓玄战败,义军以为大事已定,于是不再积极进取。桓玄又派人陆续收复了几座城池,桓谦等人攻陷江陵,在行宫迎回皇帝。桓振暴虐,耽于酒色,何无忌在马头击败桓谦。义军乘胜追击,桓振等人在灵溪抵御。刘毅攻克巴陵,义熙元年,桓振带着皇帝逃奔江津。江陵城陷,桓振与桓谦等人往北逃窜。安弟拨乱反正,大赦天下。桓振被斩杀,刘裕基本将做乱者全部斩杀。
桓玄死之后,柳约进军枝江,刘毅等回到寻阳。毛瑾攻陷涪城,自号梁、秦二州刺史。毛璩手下人被策反,将其杀死。谯明子率五千人屯守白帝城,自称成都王。刘裕拜毛瑾的儿子毛修之为大将,率兵进击。谯纵遣使向姚兴称臣,姚兴派桓谦前去解救。刘裕又派刘敬宣率五千人伐蜀,敬宣粮尽,姚兴又派出两万大军援救谯纵,王师退还,姚兴拜谯纵为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