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兵好招但难养
作者:一了伯和尚一      更新:2020-01-14 11:18      字数:2544

李家堡。

昏睡一天的秦越终于恢复精神,先是在亲卫的帮助下用冰凉的井水冲去所有的不适,继而端着饭碗与几位老农吃的谈笑风声,等到日落西山时,他却召开了战事会议。

只是微笑着的脸上又多了几分坚毅。

“诸位,虽然李帅让我们这段时间好生修整,但这里离寿州城太近了,我们要是在这里休息的话,说不定又会有什么难啃的骨头让我们去啃,所以我们得赶快走,离的远远的。”

“去哪?”

秦越指指摊在桌上的舆图,道:“如果我的分析没错,如今我大周浮桥搭成,后续大军必定源源不断的开来,圣上可能就真的亲征了。

当下李谷已率前敌大军团团将寿州城围住,相信用不了多久,硖石寨、紫金寨等也会一一攻破。

那么南下大军会主攻哪些地方?

濠州、楚州、雄州、滁州等东南富庶之地必是首选,也就是说主战场在东南方,南唐兵力也会全力开到濠滁之地。

这样一来,西面肯定空虚,所以我们不凑这个热闹,往西南走,进入大别山,依靠山势,在这一带闹他个天翻地覆。”

甲寅一听进山,就有些不乐意了,问道:“闹什么,怎么闹?我马队怎么办?”

秦越微微一笑,抓一把炒豆子在手,扔嘴里嚼的咯嘣脆响。

“马队当然在山下活动,与步兵最远不能离开一天的距离,两相呼应,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势。至于闹什么,很简单,六个字。”

秦越把豆子全扔嘴里吃了,又灌下一杯热茶,方拍拍手道:

“吃缴获,发大财。”

“离京时张帅给我看了王朴的平边策抄本,上面有句话写的很好,‘从少备处先扰之,备东则扰西,备西则扰东,彼必奔走以救其弊’。

这一个‘扰’字,其实是我军的战略准绳,如果我去和李谷说我们负责在这西路拖唐军的后腿,我想他会同意的。”

甲寅问:“要是他不同意呢?”

秦越冷哼一声道:“那我也不同意,渡河一战,他如此对我虎牙营,可是背着明显的污点,要是逮着机会,我会向圣上好好说道说道。”

陈疤子点点头,道:“这事明天你去说。这次血杀营与山越营战损严重,这兵源还是要及时补充的好,还有,这么多受伤的兄弟怎么办?”

秦越默然半晌,方道:“重伤不能动的,只能留在大营让军医治疗,其它稍微能动的,都转移到河对岸去,多给钱财,托老乡照顾。”

“至于兵员补充,晚饭时我与那些老农聊了聊,发现他们比大周境内的农民还苦,我大周是地多人少,朝廷这两年鼓励耕种,各种安民政策出了不少,赋税交的也少。

南唐这边则是税重地少,田地都被地主老财们占去了,多的是佃户。两地百姓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一样的穷,但周人有田,只要有力就有出产,穷的有奔头,这里的百姓们则是活的一年不如一年。

所以,我的意思是兵就不在厢军里挑了,直接就地征募,符合我们条件的,自愿入伍的,一人三贯安家费。”

甲寅道:“这主意好,那些厢兵都成兵油子了,还是从佃户里招更靠谱。不过……他们是南唐人,会来当周兵么?”

秦越笑了笑,道:“南唐人也好,中周人也罢,搁前几年,都是大唐人,眼下打来打去的,都是我华夏内乱,所以这些家国概念就不要强加上去了,能给老百姓过好日子的,就是好朝廷,老百姓也就只认这个理。

不信的话,明天试试?”

许是被从李家抄出的钱财惹红了眼,当虎牙营把募兵条件一发布,堡内堡外顿时有不少年青人涌过来报名。

“独子不收,刚成家的不收,超过三十的不收,会武艺的优先,有特长的优先……我说这位军爷,前面的俺都明白,这特长是啥意思?”

“这特长嘛,就是你有一技之长,比如会木匠,会撑船都是,都虞侯甚至说会学狗叫都是特长。”

“啊?!”

“俺驾车是好把式,算不算?”

“算。”

“俺会编草鞋,算不算?”

这人话一说完,就被人哄笑了,道:“牛痞子,草鞋谁不会编?”

“俺一天可以编三双,又快又好……”

众人还要起哄,负责征兵的宋群忙道:“算,编草鞋也算。”

“那我白天想睡觉,晚上特精神,算不算特长?”

“算,夜猫子嘛,我们虎牙最欢迎。”

……

寨墙上,秦越与甲寅两人相对而坐,一人一把炒豆子,边吃边聊。

甲寅指指坪上围着的众人道:“来报名的人很多,在这李家堡我看都能招到一百人。”

“一个地方不能招太多,最多五十人,都招空了这里的人日后不好过,我们也要替人家想想。”

“嗯,可这样一来我们怎么壮大?你的事……”

秦越笑笑,道:“不急,兵好招但难养,我们眼下还是要保持好心态,学打仗,练本事,然后是赚大钱。

只要我们的兵越练越精,机会一到,人人放出去当伍长什长,一下子就可以拉出几千人的队伍来,还可以立马形成战斗力。”

甲寅迟疑了一下,道:“你原先就说要想办法要一块地盘来,这次南征,不是机会?”

“看情况,有些东西,一定要水到渠成才好,急不得。我师父别看他十三不靠谱,但有句话说的很好,‘要让人家看到你的能力,但不能让人家看到你的野心。’”

……

寿州城头。

刘仁赡正在巡视,他的身后跟着一大群愁眉苦脸的乡绅。

刘仁赡边走边说,指着城外的周兵大营道:“围城之兵不过两万,其中真正精锐者不过五千,其它都是厢兵凑数,而我寿州北有淮河,西有淝水,东南两侧也有广大的护城河,城高墙坚,区区两万兵马,能耐我何?”

“更何况,红翎急使前天晚上就已出发,最迟明天一早,朝廷就能知道消息,到时十万大军过来,周兵只有败北而逃。”

一个乡绅凑趣说:“大帅如此一说,某等就放心了,回家也好睡个安稳觉了。”

刘仁赡哈哈大笑,道:“有吾刘仁赡在,寿州城就在。各位只管放心就是。吾的要求只有两条:一是各类物价不得上涨一文,二是府上仆从必须上城头来帮忙。”

“这……”

刘仁赡停下脚步,诚恳的道:“本帅不是不通人情之人,无利不商的道理吾还是懂的,但你们要想一想,城在,家安,财不失。

若是城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所以,守城之职在吾辈,安城之任在你们,眼下困难时期,让吾等军民一心,众志成城,拜托了!”

刘仁赡说完,深深一礼。

唬的为首几位乡绅连忙带头还礼,道:“大帅既然如此一说,我等定当唯命是从。”

刘仁赡哈哈大笑,道:“有你们这一个承诺,吾必保寿州平安,事后也会向朝廷为你们请功,诸位,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