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清如此时已经找到关于《韩非子》帛本的信息,轻声念了几句,看向顾筠之。
顾筠之放下手里的书,走过去。
“战国楚书?那不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长沙出土的帛书么?”
他一边拿过许清如手里的那本书,一边说道。
“嗯……但据我所知,这件国宝是盗墓者盗掘的,现世后不久,就落入美国人的手里,美国人把它带到了美国,现在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许清如回忆起她掌握的一些情况,分析其中的细节:“可这本书里提到,参照战国楚书帛本进行造赝,也就是说,这本书成书于战国帛书出土之后,被美国人带走之前。”
顾筠之点头同意。
藤井伊织想想说:“在纽约的博物馆?但我没有看到过啊……”
“有些文物,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如果长期展出,即便展厅环境再好,也难免造成损害。所以有些文物,馆方会选择周期性展出,或者,干脆就不展出了,只供内部研究。”
顾筠之向藤井伊织解释。
藤井伊织遗憾地说:“那其他人都看不到了……连中国人都看不到了……”
她说到这里,心里又有些惭愧。
当年,她的曾外祖父青木哲也,不也是把中国那些文物远远带到美国,让它们原本的主人,再也看不到了吗……
顾筠之却没有想这么多,这样的事情,他已经见过太多了。
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只能在如今的岁月里,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保护还可以保护的,找回能够找回的。
他专注于书里的内容,似乎想从那条简短的记录里读出更多的信息。
片刻,他说:“很有可能,当年确实有过《韩非子》帛本的赝品,只是没想到,这个赝品,竟然是凭空造出来的。”
许清如点头,便听到顾筠之又继续说:“帛书这种东西,一般都是科学发掘获得的真品,很少有摹本。如果市面上出现了帛书,那就必然要说出得到这件帛书的大墓在何处,所以很少有人会去造赝帛书,也少有人专门去做辨伪。”
许清如这下不解了:“那么当年造赝《韩非子》帛本,是为了什么?”
顾筠之也想不通,问许清如:“做旧帛书的浸染法,你了解吗?”
“嗯,浸染法是针对绢帛而言的。新绢帛会有油,如果用新的绢帛书写或绘画,难以上色,也很容易看出真伪。所以,要把绢帛放在色液里浸泡揉搓,几天后再取出来,如果要做出旧色的熟绢,就要用胶矾。”
许清如把她所知道的都告诉了顾筠之。这种做旧手法,同样是她在“怀音手记”上学到的东西。
顾筠之了解了,放下书,无奈地笑笑:“如果当年真的有做旧的《韩非子》帛本,现在又该在哪里……总不至于,在姜家吧?”
“说不好,我们需要发现更多的线索。”
许清如说着,想继续看看,可肚子不争气地叫了一声。
她饿了,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