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历1372年
*************
秦历二月二十八日,大秦皇家海军在大阪湾和倭奴国发生了海战,大秦军舰摧枯拉朽一般歼灭了倭奴人的关船队伍。之后大秦远征舰队并没有立马登陆,而是炮击了整个大阪湾,直接将守卫在海岸上的倭人军队打散。
而军舰之上发射的炮弹威力无匹,爆破力虽然不行,但是破坏力和威慑力反而更大的白磷弹在烧死、烧伤了大量倭奴人的同时,也不下心点燃了港口的建筑物,大火弥漫烟雾缭绕,倭奴人在一阵狼狈之后迅速推出了大阪港口。
二十八日下午,大秦远征舰队正式登陆大阪湾。在舰队炮火的支援下,两万五千余人的远征军踏上了港口的陆地,并在港口附近建立营寨,让在海上漂泊了许久的军士休息。
第二日,远征大军开始向着内陆出发,不久就遭遇了倭国埋伏在港口附近的倭奴人,双方展开了遭遇战。
倭岛是一个‘无马之国’。在这个时代,倭奴人五短身材,身高普遍在一米五左右,高一点的也不会超过一米六五。因此,从某种守恒意义上来说,倭奴岛除了所有东西都是比较小的,而马匹自然也不会例外。
所以,大秦远征军需要面对的只是那些普通的不能够再普通倭奴步卒,而且还净是一些拿着竹枪的,只有那些贵族老爷的家臣才会有铁质刀具。
在倭岛,不论是当地的弓弩是绝对少有的东西,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兽角和筋腱,自然就不会有多少角弓。甚至能够拿着锋利的铁质刀剑的,也只能够是那些职业的军人,那些贵族的家臣,也就是那些武士老爷们。
大秦虽然在远征的过程当中配上战马,但是武装到牙齿的大秦步卒也不是吃素的。三米开外的长枪、五米的长矛,不是倭奴人那种不到一丈的软趴趴的竹枪能够比拟的了的。
三尺长的战刀,虽然再往上追寻个千八百年的,它的渊源都是来自于汉代的环首刀,关系更近一点的话,也可以说和唐代的制刀很类似。‘横刀,陌刀,障刀,仪刀’,这是唐代的时候军队制刀。
从刀具的制备就能够看出大秦与倭奴国的不同:倭奴人身材矮小,铁矿稀缺,导致倭奴人的各种道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锋利而单薄。在‘北送朝’时期,倭奴人就曾经再向宋人的进贡礼单当中,就有这倭刀,当时的宰相王安石也曾经赞扬过倭刀的锋利。但是也仅此而已,倭刀虽然锋利,但是对于浑身重甲的大送重步兵来说其实没有什么用。
而大秦战刀都是秉承着原始的破坏力,而不是简单的一味追求锋利。在大秦虽然没有足够的土地,也富余的粮食,但是想要吃到肉还是简单的。因此秦人身躯高大,孔武有力,战刀虽重,但是操作起来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不过不论是汉代的环首刀还是唐代的制刀,都是属于‘直刀’的范畴,而为了提高战刀的威力,秦人也在战刀的形制上做出了改变。
就那普通的短制刀来说,刀长三尺有余,刀的前端带有弧度,但是后面大部分直道刀柄部分都是直的,不像现在的倭刀那样从刀柄到刀身都在追求一种近圆弧形。这样的刀有一个优点,首先它够长,然后就是在挥动的时候能够真正做到如指臂使。但是特殊的形制导致了另一个问题,不能够配备刀鞘,就算是有刀鞘,也是那种从侧面放入的······
当然,就像是近卫护信在最开始的时候料想的那样,秦人和倭人之间的差距就像是‘土豪与屌丝’一样。没有费多少功夫,在远处有十门曾经在平定镇南军叛乱当中使用过的那种‘臼炮’。这种小炮没有高膛压,炮管制作的很‘纤细’,不能够发射重型炮弹,射程也比较近几百步而已。而好处就是十分轻便,非常的轻便,几百斤的重量就算是两个人都能够在倭岛这种基建几乎为零的地方拖着到处跑。
除了臼炮,普遍的刀枪劲弩等等,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火铳。新的火铳,各种各样的火铳。这些火铳不再是有老烨画图纸有工匠来试制,而是由皇家学府集思广益、大胆猜想,最后再由武研院的人员进行研制,来证明他们的想法的可行性。
因此这些火铳有各种奇怪的造型,而在这里,这次远征行动也是为了证明这些武器在战场当中的实用价值和可行性。有‘传统的’前装滑膛燧发火铳(有滑膛当然也有线膛);有连珠火铳(这个是老烨想出来的,类似于戴梓火铳),属于后装火铳;有栓动火铳(参考前面的连珠火铳,将上弹机构变成了枪栓),属于后装火铳。
还有一种就是武研院的人在参考了新式的后装炮与‘定装’炮弹之后,研制出来的快速后装火铳(单发的,火铳管和后托采用类似于玩具左轮的那种分离机构,而闭锁装置则是采用类似于德林杰手枪的那种利用机械死点的方式——就是杀死了林肯的那个),这种因为采用后装火铳‘定装’的纸壳弹的设计,非常完美的解决了后装火铳火药气体漏气的问题。不过缺点也很明显,这种纸壳弹的引火问题一直是一个麻烦,子弹的小体形于火铳的射击方式注定不可能通过采用‘拉绳’的方式。最后还是只能够采用火药引信的方式,明火点燃,然后发射······
……
阵阵硝烟升腾,整片战场之上已经变得寂静无声。这场遭遇之战持续了不到两刻钟,两三万人的倭奴人不是被打得四分五裂躺在地上,就是被一连串的绳子串成了一串……当然了,这些留下的人不论死活,充其量只有一半,大半的人都特么跑了,简直跑的比兔子还快。
现在所有的秦军除了看押俘虏之外,都在打扫战场。凡是躺在地上的,不论还有没有喘气,都会被默认为已经死了,然后非常耿直地补上一刀。
……
从大阪湾到平安京,直线距离一百公里左右,中间有一条河能够直接到平安京。但是这条河太小了,要是有人在上游搞鬼的话,进入河道的船都要倒霉。
因此远征舰队并没有将舰船开到河里面,远征军也是徒步前往倭京。
在倭国没有所谓的城池,也没有城墙,只有类似于城堡之类的小家伙。于似乎在遇到这些小城堡之后,直接一炮轰开,然后洗劫一番。
在东进的过程当中,为了追求速度,对于远征军来说,一些小地方或者普通人完全没有任何价值。因此秦军并没有理会这些小渣渣,而是直接向着几十秦里之外的倭京而去。因此在这一路上并没有遇到什么可观的抵抗……废话!前面逃跑的那些人可是哭着跑的。
那些逃跑的人在回去的路上,一路上早就将秦人传的犹如地狱修罗一般了。
一百多公里的路程,按照大秦的行军速度也就是三四天的时间……
三月四日,整个倭国平安京还在一片萧瑟当中,而远征军的火炮却已经架设在了平安京的‘城外’。当然了,说是城外,其实也就是城市的外围,毕竟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没有城墙(哇塞,真特么好方便啊!)。
一万两千多人的强兵已经做好了随时攻入城中,活捉倭奴王室的准备。
但是这倭奴人的国都实在是太特么拥挤了,拥挤到强如秦军也不敢冒然进入其中。不过这在以前也许会很麻烦,但是对于现在的秦军来说,这是事吗?
完全就不是事!
打上几十枚炮弹进去,牛逼到无物不焚的白磷燃烧蛋完全就不是这些老旧的竹木建筑能够抵挡得了的。于是乎,天干物燥之下,整个平安京的西面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炬。
在城里面的人差不多都在逃跑的时候,大秦的军队出动了,直接奔着位于城中间的倭国王宫而去。
嗵嗵嗵几炮下去,倭王宫的大门在爆破声中变成了碎片,然后大秦的远征大军就伴着对于留守侍卫的最后一击,涌入了倭王寓所。
很理所当然,整个倭王宫里面除了寥寥无几的几个侍卫,还有一些没有逃离,选择躲藏起来的宫女之外,整个倭王寓所当中是空荡荡的一片。
不过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在接下来的的五天时间里面,大秦精锐在整个倭京当中肆虐,这倭奴国虽然建国时间不足五百年,但是好东西也是不少。
在这座仿造前天下第一雄城‘长安城’,仿前天下第一皇城‘大明宫’的倭王寓所里面,少不了的就是金银珠玉。除此之外,还有数百年来,倭奴国从中原地区不断辗转腾摞倒腾到倭奴国的中原器物。
什么名家字帖、书画、精美器具,数不胜数。更不要说还有这几百年以来,还有不少倭国从中原王朝那里骗来的赏赐,这些东西虽然不值钱,但是意义不一样啊!
特别是来自前唐代的器物,老烨上辈子见过最多的就是某个热点话题上说什么倭奴人文物保护的好,什么狗屁院子里面有什么华夏宝物,哪个庙里面有个和尚……
这次近卫护信接到的旨意就是一个意思:抢!
这些叛贼的后人也敢在区区小岛之上称孤道寡?!
一群夷狄禽兽和叛贼的杂种,不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还真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了?
开玩笑!
(未完待续)
ps:感谢支持!
作者菌万分感谢!
感谢书友1323018593,感谢醉梦游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