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出现矛盾
作者:郭吉波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003

哈玛雅和里鄂尔泰及诸将一起回到住处以后,心里很是为今天的事情感到窝火,这时一个士兵又进来说:“回报二大王,据打探情报的人回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元军前来接应,都是他们自己胡乱编造的谎言。”哈玛雅一听这话更是气了。他拍着桌子指着里鄂尔泰和诸将的鼻子骂道:“老子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没有像今天这么窝囊过呢!这下好了,我们不但放跑了那五个人,而且还把我们的脸全都丢尽了。这要是让忽必烈知道了,还不得笑话死我们?你们说,我们怎么办,怎么办?大王那里我也不好交差啊,他要是问起那五个人到哪里去了,你们让我怎么说?大王又会怎么看我们,你们说。红主真是气死我了。”

里鄂尔泰和诸将都站在一旁,听着哈玛雅训斥自己,等他说完了以后,里鄂尔泰这才故作嬉皮笑脸的道:“二大王不必着急,如果大王要是问起那五个人来的话,我们就说,依照大王的意思把他们放走了。大王说过,‘那五个人是不能杀害的。等过一段时间以后,就要把他们放’。既然大王这样说了,我们就当是送给人情给他,就说遵照大王的意思把那五个人放回去了。相信大王也不会再过问这件事儿,等过去这一阵子以后,我们再慢慢寻找报仇的机会。”诸将们见里鄂尔泰说的正是自己所想的,都随声附和着道:“对啊,以后再想办法报仇也不晚啊。”“什么事儿也不能急于一时啊,凡事儿都要慢慢来才好啊。”“请二大王三思啊。”

哈玛雅心里虽然气他们的无能,自己一时却也是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的。所以,这件事儿他只好先暂时的搁置在一旁不去管它。回想自己这几年的征战生涯,他真正的怕过哪一个人,就连拥有几十万铁骑的忽必烈也是对她刮目相看的,可是今天却败给了一个小小的不知名的人,这要是让其他的首领知道了,岂不是要让他们笑掉大牙了?哈玛雅越想心里就越气。

诸位将军们都不说一句话,生怕自己说的话意思不明确,好的意思反而也会被哈玛雅听成坏话。因为,人在愤怒的时候是最没有理智的时候。这是他们跟随乌拉敏和哈玛雅多年别的没有学会倒是把这个问题钻研的十分的透彻了。但是,诸多将军们都在这里站着,没有人劝说哈玛雅几句,也会使他感觉脸上无光而下不来台。所以,诸位将军都悄悄地给站在一旁的里鄂尔泰使眼色。这时,站在一旁的里鄂尔泰也感觉到了大伙儿们的意思,众望难为,所以,里鄂尔泰也是为了诸位将军早日退出去,而不至于再在这里听哈玛雅的烂骂,就决定挺身而出,劝说几句哈玛雅也等于众人给了他一个台阶下,至于他会不会顺着这个台阶下不下,那就要看他的了。里鄂尔泰谨慎的向前一步说道:“二大王消消气,俗话说得好‘好马难免失前蹄,将军难免阵前亡。’二大王也只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才被那些人的好了便宜。但是,末将认为他们终不是久经沙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您的对手。只要我们以后抓住机会,您再周密的安排、略施小计,别说只是一个小小的大都府,就是忽必烈的大军前来,只要有您在他又能把我们怎么着呢?二大王足智多谋、深谙兵法,只是略施小计定然会让他们有来无回。请二大王不必为今日之失难过,他们今日的得意必定会是明日的悲伤。”

“好,说的好。好一句‘他们今日的得意必定会是明日的悲伤’。里鄂尔泰将军说到本王的心里去了,‘好马难免失前蹄,将军难免阵前亡’,人生在世谁还没有失意的时候啊?”哈玛雅抚掌称赞里鄂尔泰说得好。经里鄂尔泰这样一说,哈玛雅心里真的就豁然开朗了。诸将们心里这才放下心来,长长的舒了口气。哈玛雅道:“好了,诸位将军回去好好的睡上一觉,明天我们再商议大事情。”然后好像自言自语的道:“忽必烈,你想消灭老子?你也不看看你马王爷长了几只眼,老子给你闹个大翻天,让你自己老子的厉害让你的大臣们一提到我哈玛雅的名字就颤抖。哼,我是贼你是王,我偏不信这个邪,我倒要看看你是真王还是假王。我们迟早都要有一个了断的,到那个时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我看你能抢到什么时候?”诸位将军在下面听了他的话,吓的脸色顿时没有人色,彼此相互对视了几眼,也不知道再跟哈玛雅说什么了,只得尾随在里鄂尔泰身后悄悄的退出去。只是心里轻轻的舒了一口气而已。

“哈坤将军,二大王如今变得这样痴迷了,一心要找忽必烈血战到底,这可怎么办啊?您是他身边最重用的人了,您要是不出面说句话,这事儿可就让他给闹大了。诸位,你们想想就凭我们目前的实力,能跟忽必烈一决雌雄吗?人家那是从他爷爷一辈儿就开始经营的大队人马,我们能跟人家拼到底的也只有我们这十几年积攒下来的这点血本啊!如果依着二大王把这点血本都拿出来跟忽必烈拼,那么我们只有一个惨败的结局啊!”其中一个一向不太说话的将军今天却难以压抑心里的不满,一出来第一个就对着里鄂尔泰发起牢骚来。

里鄂尔泰刚开始只是听他们说,还以为他们这是在讨论这个问题。听到尾以后这次发觉他们都是冲着自己来的,于是心里就很是不高兴的道:“诸位将军,不知道你们听说一句话没有?这句话就叫‘主忧臣辱,主辱臣怒,主怒臣死’。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如果你们不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们,这句话就是说,大王忧虑是臣子的耻辱,大王受到侮辱做臣子的就要发怒就应该去消灭让大王生气的人,大王发怒的时候就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死的时候了。”

诸将听完里鄂尔泰的话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他们不知道里鄂尔泰很是生气的样子对大伙儿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其中一个不知死活的将军真的傻到头晕了,竟然又道询问里鄂尔泰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里鄂尔泰将军,听您刚才说的话的意思,好像是我们在阻止二大王的决定是吗?您想想,就我们目前的实力,我们能和元军决战吗?如果真的到了决战的那一天,我们打不过元军,怎么办呢?那不是白白丧失了兵力却又没有得到好处的赔本买卖吗?”另一个将军也接着说道:“是啊,我们不会去做牺牲品的。要去,你自己去。”

里鄂尔泰平时都是不跟别人计较的人,所以,大伙儿要是谁有了怨气都会找他来诉说的。但是今天,当关系到自己的部族的安全的时候,面对这些胆小如鼠、一味投降的将军们,他心里很是生气和伤悲。里鄂尔泰很是失望的盯着诸位将军道:“好,诸位要想怎么做,我里鄂尔泰管不着也不想管。如果你们要想投降忽必烈的话,那就不用站在这里了,直接走出去到忽必烈那里当奴才去就可以了。但是,我要跟各位说清楚,请你们走出这里以后,不要对任何人说你们是叶郝那拉部部族的人,因为我们部族里没有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在这里的人都应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好汉子,纵然站着战死,也绝不会跪着求生。”里鄂尔泰叹口气又道:“至于我,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和二大王站在一起,如果二大王被敌军俘虏或者是战死,那么也就是我里鄂尔泰必死之期。我里鄂尔泰当是贪生一刻钟就让真主处罚我。”里鄂尔泰说完转身就走了,只留下诸将们脸红脖子粗的站在那里盯着里鄂尔泰远去的背影自责不已。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可以遇见各种各样的人,这些人中有的自私自利、有的贪生怕死、有的卖主求荣、有的忘恩负义、有的杀妻抛子;这些人一旦遇到和自己臭味相投的人,就会很快的结合在一起,狼狈为奸、为非作歹、人皮兽心、不知廉耻,但是却于自己相同的人很是合得来;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有都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人,这些人中有的行侠仗义、有的救苦救难、有的是菩萨心肠、有的兄弟情深、有的孝敬老人、有的尊长敬幼、有的朋友相敬;这些人一旦遇到和自己性格相同的人,顿时就会生出惺惺相惜之感,也会很快也会结合在一起,为自己的梦想共同努力。不管是哪类人,只要遇到不是和自己的性格相同的人就会顿时没有了相同的语言,彼此也会越来越厌恶对方,直至都分开各自做自己的事情。

诸将们虽然都不赞成哈玛雅的出兵对抗大元的做法,但是,他虽然还没有说出这件事儿,只是自己的心里过早的就敏感的起了反应。才会对里鄂尔泰说出这样的话,他们本以为里鄂尔泰一定会站在他们这一边的,但是,让他们失望的是,里鄂尔泰却没有站在他们这一边,或者说,他心里也不赞成哈玛雅攻元的决定,但是,他不会去反对自己的大王。因为,在他眼里或者说是深埋在心里的信念告诉他,臣子之道就是没有反对、没有争议的去服从大王的决策,只有这样才是自己对大王最忠心耿耿的,才是自己最问心无愧的。这么多年里,里鄂尔泰一直受到乌拉敏和哈玛雅的器重,就是我们他的那份忠心。里鄂尔泰对大王失误的决策不是没有意见,但是,既然大王已经决定下来的事情,即使是错误的,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去执行。这就是为人臣之道,这就是一个忠心耿耿的武将,里鄂尔泰甚至说是被乌拉敏和哈玛雅从心里尊敬的人。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身边有一个忠心为主的人,他绝对不会背叛主上。

里鄂尔泰心事忡忡的回到府里,独自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不出来。府里的纵观和哈坤夫人明明知道今天里鄂尔泰心情不好,却没有他的命令不敢进入书房去打扰他。这就是规矩。这就是沿袭了祖祖辈辈、千百年之久的规矩,自古就有,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只说。其实,只有规和矩连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做出大事儿来。规和矩也只是用来约束人的一种标尺。哈坤里鄂尔泰家族本是书生门第,他的爷爷时代就是铁木真幕下的得力谋臣。只是国家连年征战,在这个杀伐不断地年代里,习武好像比读书更有用一些。所以,里鄂尔泰投笔从戎,当了叶郝那拉部的大将军。当年,忽必烈即位以后,就曾经多次下诏诏他前来投靠朝廷。但是,他心里对自己说也是朝廷这么说的,我里鄂尔泰既然投靠了乌拉敏,就会终身视他为主,绝不改变。忽必烈为此大受感动,下令说以后如果在战场上遇见里鄂尔泰将军,决不可伤其性命要以礼相待、无条件的答应他所提出的所有要求。当然,他的意思也是包括允许他殉主的。可以说,里鄂尔泰和南朝小宋朝廷的擎天柱文天祥文丞相的待遇是一样的。只要对方肯投降,不论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忽必烈都会无条件、无要求的答应。可惜,里鄂尔泰听说小南宋朝廷已经支持不住了,而对于文天祥她确实早有耳闻的,他也从心里暗暗佩服文天祥的这种气节。里鄂尔泰想到文天祥突然想起自己这里还有他的一些资料,于是急忙翻找出来观看。

文天祥,(1236)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南宋朝廷长期为投降派所把持。还在1259年,宰相贾似道便以称臣、割江北地区和岁纳银绢各20万两匹为条件,暗中屈膝求和。伯颜却意在灭宋,并不停止南侵。1275年,将贾似道十三万大军消灭,朝廷便再无可用之兵。此时宋恭帝在位,年仅四岁,太皇太后谢氏临朝听政,不得不发出“哀痛诏”,号召天下四方迅速举兵“勤王”。文天祥当时正担任赣州知府,他“捧诏涕泣”,并立即行动,在两三个月内便组织了第一支“勤王”队伍近万人,几经周折,赶到了临安。而在成千上万大小地方官中,带兵勤王的只不过他和张世杰三人而已,这个政权腐朽到什么程度,可见一斑。1276年正月十八日,伯颜兵临皋亭山,左相留梦炎早已投降叛变。其他大臣或已投降。伯颜虽愿受降,却要右相陈宜中去元营洽谈,陈哪有这个勇气?当天晚上便逃之夭夭。谢太后唯珂派人只剩下一个文天祥。他毅然临危受命,但不是去投降,他考虑是“战、守、迁皆不及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他甚至借此机会观察一下敌营的虚实以谋“救国之策”。但是他没有想到,正当他指斥伯颜扣押不能返回宋营,他的义兵则在同时被投降派命令解散。敌人的凶残不曾使文天祥受困,昏庸的朝廷和无耻的投降派却使他遭到了第一次严重的挫折。

1276年二月初九日,文天祥被押送去大都,行至京口,在义士的帮助下,逃脱了虎口,据他在《指南录后序》所记,至少有十六次幸免于死,经过千辛万苦,于四月初八日逃到了温州,此时他听说度宗的两个儿子(即恭帝的两个兄弟)已逃到福州,于是立即上表劝进。不久,被诏至福州,任右丞相兼枢密院事,后又命为同都督。七月,文天祥便在南剑州打起帅旗,号召四方英雄豪杰,各各起兵,民复失地。1277年三月,文天祥统兵进军江西,收复南部数十州县,同时围困赣州,湖南、湖北皆起而响应,震撼了江南,鼓舞了人民的反侵略意志,使元统治者大为惊慌。元忙调40万大军来解赣州之围,另派兵五万追击文天祥。文部不过五千余人,这年八月,空坑一战,遂致大败,部将数人牺牲,文妻及子女皆被俘,赵时尝在紧急中假扮文天祥,吸引了元军,文才得乘间逃脱。

至今不知道文丞相漂泊何处,但是,里鄂尔泰心里却是一直暗暗祈祷真主保佑他。因为,里鄂尔泰知道,文天祥一旦兵败被俘,南方一旦平定以后,忽必烈必然会挥军北归,到那时他们这些被他视为山贼的人的命运也就走到头了。他希望南宋朝廷不要那么弱小无能,他更希望南国的文天祥能够真正的担起肩上的重任,这样以来,他们就会多活几天。但是,这却不是他里鄂尔泰说了就能算的。因为,他听说南宋朝廷已经腐朽的连十万军队都集结不起来了,再加上那些该死的卖国贼们在其中破坏,文天祥势必要兵败的。这难道就是上天安排的宿命吗?里鄂尔泰合上桌上的书本闭上眼睛,脸上绷紧的肌肉可以说明他心里真的为这个天下在哀痛,为文天祥、为他自己、更为了自己这个用性命在保护的叶郝那拉部。<font style="display:none">http:///</font>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