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咱们走。”倩儿见丫环收拾好东西,都放进一个提篮里面,吩咐丫环,自己也带头转身就往门外走。
我站起来,躬下身子,道谢一句:“多谢小姐。”
倩儿回头,这时表情无忧无喜,淡淡的说道:“公子不必客气。”等丫环出了门,哐当一声又把门锁了。
吃饱了,也没事可做,又睡不着,我就坐在桌子前,盯着蜡烛看,看它跳跃的火苗,滴下的烛泪,看几只飞蛾,义无反顾,一头再进焰心,化成灰烬。
看久了,也没有什么意思,我就打算躺下来,看看天花板,回忆这一天的经历,忽然想起与孟小瑶的辞别,泪眼婆娑。
对了,孟小瑶送给我一个小包裹,趁着现在无聊,不妨拿出来看看是什么。
想到就做,我把那个小包裹从口袋里面掏出来,放在桌子上,借着烛光,看清楚一方手帕,包着一些什么东西。
她会送给我什么呢?我好奇起来。
我把手帕的结打开,把手帕展开,露出包裹在里面的物品,是一张崭新的字条,一页陈旧的书页,还有一个精致的镀金小瓶子,火材盒大小。
我先展开新字条,上面由于白天出汗,沁了一些汗水。由于汗水的浸润,现在早已捂干,留下一个一个黄色的斑点。
新字条上面写着:公子今日远行,前路漫漫,感君高洁,无以相送,唯有主人相赠一道术,遗君一观。多自珍惜,幸毋相忘,孟小瑶字。
看着这字,娟秀工整,想来孟小瑶自小读书习字,这文化底子比我高了去。
想着想着,就想到孟小瑶的好来了,如果我答应留下,是不是另外一种可能,不是现在这样,被人关在柴房里面,不得自由。
过去就过去了,不想也罢。我收回遐想,转眼看着那张陈旧的书页。它显然是从一本古书上撕下来的,一边的边角都不整齐。从纸的质地看,恐怕这本书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再去看那页书的内容,是繁体竖排的字,首列写着:第三十七术封印之术。
这就是传说中的封印术?我不禁大喜,孟小瑶真是对我好,这么珍贵的法术书都送给了我,如果她在我面前,我一定好好的亲她几口,当然了,想想而已。
这么珍贵的法术,我得好好揣摩一番。我仔细读着上面的文字,想着文字的内容,看久了,才明白是教道士怎么将鬼怪妖魔封印到瓶子里面。我看看这书页,再看看那个瓶子,我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真是天助我也。
我黙记了封印术的要领,熟背了书页最后写的封印咒语。不知不觉,蜡烛烧尽了,柴房里面顿时陷入了一片黑暗。
我摸索着将这些东西收拾好,贴身藏在内衣口袋里面,接着就背诵这页纸的内容,脑海还进行施展封印术的操练。久而久之,就烂熟于心了。
带着浓浓的满足感,我又睡了过去。
第二天早上,天亮了之后,并没有人给我送早餐来,到了日上三竿的时候,依然没有人来,我有些饿了,可这个世界好像忘记了我的存在,被关在这个小小的柴房里面,哪儿也去不了。
真是见鬼了,我是一个大活人呀,把我饿死了、渴死了,你们这个大院子里面,谁负责啊?
我大声从窗户朝外面喊救命,但是大半天过去了,鬼都没有一个来搭理我。
我懊恼的拍拍脑袋,心想还是省省力气,不然又喊又叫的消耗更大,死得更早。
一直到临近傍晚的时候,柴门才被打开,进来的是丫环小红,手里提着一个灯笼。
小红一进来,慌慌张张的对我说道:“小姐吩咐,放你走,你从后门走,跟我来吧。”
“可是,我肚子很饿啊,我没有吃早饭,没要吃中饭,也没有吃晚饭啊。”我抱怨起来,怎么就忘了给我送饭吃呢,再忙也不能忘了给囚徒送饭吧。
小红一副急得不得了的样子,使劲的跺脚,埋怨道:“死到临头,怎么还那么多要求。要不是我们小姐心善,你就在这里等死吧。还不快走,要不来不及跑了。”
她越急,我越奇怪,故意停下来,站着不动,问道:“什么死到临头,再跑就来不及了?夫人要杀我?”
“哎呀,不是夫人,要是夫人想杀你,你活不过昨天。快走吧。真的来不及啦。”看我慢悠悠的样子,小红感觉自己是急惊风到慢郎中,愁得都快疯了。
我不理睬她的急躁,慢条斯理的问道:“你不说清楚,我就不走了。”
小红无可奈何,只能用很快的语速告诉我事情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小姐家住在东岭,号称东岭周家,今天来的客人是住在西岭,号称西大王。西大王的儿子看上了周家的小姐小倩姑娘,但小倩姑娘看不上西大王的儿子。西大王威胁用武力,周夫人无奈之下答应了。昨天西大王前来,就是要商量婚期,但小倩誓死不嫁,周夫人左右为难。今天一早,西大王派人送来通牒,晚上花轿临门,小倩若是不上花轿,西大王将踏平周家,强抢小倩。
“但我们小姐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的,今晚都准备好要和西大王拼命,死了也不能违逆自己的意志。这到时候,西大王恐怕会把周家杀得鸡犬不留,小姐怜悯你是无辜的,所以吩咐我来放你走。你还不快走吗?”小红说完,急着催促我赶快跑路。
这个西大王到底是何方神圣啊?怎么这么心狠手辣。小倩姑娘虽然不怎么好脾气,但也还是讲一些道理的,再说这么美丽的女子,你西大王就这么狠心辣手摧花?
我想了想,管你什么西大王,东大王的,老子这次还真是不走了,要见义勇为一次。打得过你,是我福星高照,打不过了,算我点背。
想好这些,我语气坚决的对小红说道:“我不走了,也不跑了。你弄的吃的给我,我吃饱了,与你们同生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