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作者的自传,这是“考证”派研究出来的成果,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可,虽说在谁的自传上尚有些分歧,但大多数人还是接受了“曹学芹自传说”的观点。这一理论认为:《红楼梦》里的“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就是江宁织造府曹寅家,在主人公贾宝玉的身上有曹寅的孙子曹雪芹的影子。甚至还有人认为,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就是以曹雪芹的经历为基础,为原型加工而成。其依据主要来自书中提到的两件事:第一件接驾,第二件抄家。这两件事在曹家都发生过,而且史料上也有明确记载。从各方掌握的情况看,这两件事对曹家的影响颇为深刻,直接决定了它的兴盛和衰败,也直接决定了它的大起大落的命运,为什么这么说?
接驾与康熙有关,抄家与雍正有关,这两件事牵扯到曹家与皇家扯不断理还乱的恩恩怨怨,也牵扯到前后两个皇帝对这个家族截然不同的立场和态度。康熙南巡时,曹家在江宁织造任上四次参与接驾,这不仅反映了曹家与康熙皇帝的关系非同一般,也体现了康熙对曹家的信任远远超出了君臣关系。康熙的信任和关照为曹家不仅带来了显赫的地位,也带来了荣华富贵的生活,成就了曹家从未有过的辉煌。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康熙死后曹家的境遇一落千丈,曾经的恩宠被失落所取代,曾经的辉煌被恐惧所笼罩,一夜之间这个在江宁织造府任上干了六十年的大家族一下子跌入了深渊。那是雍正初年,曹家因银两亏空遭到官府的查抄,随后又被罢免官职押送北京查办。正是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曹家一蹶不振,从此衰落下去,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这件事反映了康熙的继任者雍正对曹家早已心存不满,一上台就毫不留情的痛下毒手,丝毫不念及康熙当日的旧情。
那么曹家的经历与红楼梦里的贾府有关系吗?只能说,曹家的遭遇与贾府有几分相似,但基本面却截然不同。曹家无论是兴盛还是衰败,都具有深刻的政治和历史背景,外因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与《红楼梦》所反映的“这样大家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的事实完全不符。贾府的衰败是子孙一代不如一代造成的,与江宁织造府的外力所致有着本质区别。更何况,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来比喻江宁织造府这样的人家也并不合适,身为皇室家奴的曹家,在强大的皇权面前充其量也只能算作“跳蚤”,绝对到不了“百足之虫”的级别。它的生,它的死,往往在皇帝老爷的一念之间,让你死,你绝没有生的希望,“死而不僵”这只能是一种奢望,一种幻想。
其实,从书中也可以看出,贾府与江宁织造府没有丝毫的共同之处,主人公贾宝玉和曹寅的孙子“曹雪芹”也没有丝毫的共同之处,仅凭接驾和抄家这两件事就认定是“曹雪芹自传”,这未免有些牵强。笔者认为,作者借江宁织造府曹家说事的可能性极大,如此不仅可以混淆视听,还可以达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目的,避免了“干涉时世”嫌疑。所以,《红楼探秘》一方面承认《石头记》是自传,另一方面又否认“曹雪芹自传说”的结论。
什么是自传?自传就是自己写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亲身经历编撰成书推向社会。因而,承认红楼梦是自传,就等于承认了作者和主人公是同一个人。反之亦然,否定了红楼梦与江宁织造府曹家的关系,也就等于否定了作者是曹家公子“曹雪芹”。有破就有立,推翻一个观点,就要有一个新的观点取而代之,否则这个“破”就毫无意义。因此,否定“曹雪芹”是书之作者,就必须要有一个与主人公贾宝玉相对应的生活原型来取而代之,否则这个否定就难以成立。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呢?这个人又是谁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先来看看石头留给我们的线索。
我们都知道,宝玉系衔玉而诞,而且含来的玉上刻有文字,内容是: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这组文字说的正是作者的创作动机,隐含了这部作品想要达到的目的。这些内容不难理解,重点在邪祟、冤屈、祸福这六个字上。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作者有过不平的人生,遭遇过邪祟之祸,蒙受过不白之冤,所以他立志要“除“,要“疗”,要“知”。“除”就是让邪祟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以消除其带来的不利影响;“疗”就是让冤屈得以伸张,得以昭雪,得以平反;“知”就是要以我为鉴,以史为鉴,以书为鉴,告知后人不可重蹈覆辙,不可让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除、疗、知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就是把真相公诸于世,用事实说话,用历史说话,用血的教训警示后人。这就是为什么它又叫《********》的原因,这个书名除了寓箴规之大义于内之外,还有这是作者自己身世的真实写照的内涵。
《********》是从《资治通鉴》的寓意中引伸而来。《资治通鉴》本意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吟恶,取是舍非”。应该说,作者赋予了《********》同样的功能和作用,它不仅肩负着拨乱反正,平冤昭雪,还原历史真相的重任,同时还承担了以荣辱之变、兴衰之患的历史教训警示后人的义务。通过它你能知道什么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它你能了解为什么这样的悲剧在历史上总是不断重复上演,通过它你能理解作者为此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所谓“戒妄动风月之情”,就是“嘉善吟恶,取是舍非”,弘扬正气,遏制邪念的意思。所以说,它是一面照彻古今的明镜,具有“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显然,作者不幸的遭遇是他的创作的动机,揭示历史真相,以史为鉴是他的创作目的,而《********》便由此得名。至于作者或者主人公是谁,笔者会在后面的章节专门讨论,这里就不再涉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