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和吴用的意见,赵富贵不是不明白,但是他有着自已的想法。
皇帝赵佶死不足惜,但不能让开封的老百姓们为他陪葬。
这一次赵富贵没有派粱山军,或是保安军前往开封,他派了在琉球发展的方天定等原方腊旗下的猛将,坐船沿京杭大运河,前往山东粱山县登陆,杀到开封城下,解救开封府的百姓,对于皇帝赵佶,赵富贵密令方天定,只想救肃王赵枢一家,以及开封的无辜百姓。
赵富贵虽然没有明说杀赵佶,但方天定却一点不傻,因为赵富贵只要求保肃王赵枢一家,意思很明白的就是放弃了救皇帝赵枢。
经过了三年的不断试验,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己经成功的诞生在杭州书院的机械物理实验室,蒸汽机己经在后世几近绝迹,是非常落后的科技技术水平,但在现在的这个时代,却是非常先进和了不起的伟大发明。
当使用蒸汽机驱动的大船,不用依靠风帆和人力,也能非快的逆风向前行驶,惊愣了无数人的眼晴,也更激发了杭州书院,其它科研小组的前进动力,特别是火器与火药研究小组,在轰天雷凌振的带领下,加紧了对火药的改良研究。
赵富贵虽然知道后世火药火器的发展方向,但一来受制于这个时代的条件所限,二来赵富贵对这方面也只是一知半解,只知道黄色颗粒火药的发明,是因为从染布的染料中,发现了契机,但到底是怎么个具体情况,他也弄不明白。
而从动物油中提练甘油,制成威力巨大的甘油炸弹,赵富贵也只知道有这么回事,赵富贵将自己能想到的东西,告诉了轰天雷凌振等人之后,其它的他也就帮不上忙了,任由他们自由的发展。
公元一一二四年的春天,开封城y雨绵绵,人们在恐惧之中度过了春节,原本可以固守待援的开封城,却被将希望寄托于一个叫郭京的骗子,大大方方的打开了城门。
然而大宋君臣寄与厚望的郭京,领着一群混混出了城门,除了滑稽的表演,给金国骑兵们增添了一些笑料外,并没有变出神奇的天甲神兵,被金国骑兵一路冲刺后,四散逃命去了。
开封城的外城因此被攻破,无数的百姓遭受了生灵涂炭,金国士兵如虎入羊群,打砸抢掠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最苦的人,是城中的女人,从十多岁的少女,到几十岁的妇女,只要长的不是特别难看的,全部成了金军抢夺的对象。
有性急的野蛮生女真部落的士兵,竟然公然在大街上,当众**强抢到手的少女,情况之惨烈,令人不忍目睹。
为了避免受辱,无数的少女选择了轻生自杀,而内城的大门紧闭,宋徽宗赵佶正躲在内城的皇宫中,害怕的瑟瑟发抖。
“陛下!如今之计只能派人向金军议和了,这样躲在内城中,内城也是迟早会攻破的。”张邦昌上奏道。
“对!议和,只要金军肯退兵,什么条件都可以谈的,大不了朕暂时不要燕山府的地盘了。”宋徽宗赵佶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似的,急忙说道。
“赵书丞,你与金人打的交道最多,可前往金营探一探对方的口气,看看金兵要什么条件,方肯退兵。”张邦昌复又对秘书丞赵良嗣说道。
“议和要议,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当任用太常寺卿李纲,指挥城防,以应对金兵可能的攻城之举。”白时中说道。
“朕都准了,快快宣太常寺卿李纲前来,负责城防的防守,赵书丞也需马上出城,到金营中商讨议和的事情。”宋徽宗着急忙慌的说道。
“我赵宋难道真的就这样完了吗?父皇啊!父皇!儿臣真是为你的作为,感到脸红,真后悔没有听大哥赵富贵的话,与你争一争这个皇位啊!我赵枢愧对开封百姓,也愧对大哥在方腊之乱时,苦苦的守住了江南,力换狂澜。
如果儿臣听从大哥的安排,誓不退位,现在的情况还会是这个样子吗?大哥富贵肯定是彻底的对赵宋,对我这个五弟失望了吧!
也罢,或许没有了我这个五弟在,大哥富贵便可以大大方方的自立为王,控制住长江以南,和蓄力量以后,将金军赶出中原,甚至是消灭金国和西夏,再现汉唐一统的局面。”肃王府中,近似于半软禁状态中的肃王赵枢,在心中感叹着,喃喃自语。
皇宫垂拱殿中,“臣李纲拜见陛下。”太常寺卿李纲奉旨来见皇帝赵佶。
“李爱卿不必多礼了,事关我大宋存亡之机,朕命你全权指挥领导守城事宜,你万万必须为朕守住了内城,听明白了没有。”宋徽宗赵佶严肃的说道。
“陛下,恕臣直言,百姓与士兵对于陛下已经完全没有信任感,更谈不上什么忠心了,要想守住开封内城不失,陛下当谢罪引退,恭请肃王赵枢重临天下,方有一线生机。”李纲直言的说道。
“放肆!李常侍不要命了,竞敢对陛下出言不敬。”吴时雍跳出来指着李纲的鼻子说道。
“国之不存,命又有何可惜的,只要我李纲这一条命,可以挽救无数的大宋百姓万民一死,死又有何可惧的。”太常寺卿李纲一身正气,大义凛然的说道。
“也罢!为了开封的百姓,不受无妄之灾,朕下罪己诏,退位于肃王赵枢,李常侍可愿意接手城防的大任。”宋徽宗赵佶心里正烦着处理议和之事,他也有心不想做这个亡国之君。
白时中,张邦昌,吴时雍等人大吃一惊,几人在宋徽宗赵佶复位中,己经彻底得罪了肃王赵枢,一旦肃王赵枢上位,他们一个个的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陛下万万不可,说不定赵书丞从金军营中回城后,就会带回好消息了。”吴时雍赶紧说道。
“对!对!对……!”一些在宋徽宗赵佶复位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的j臣们,纷纷附和着吴时雍的意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