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了这个跟屁虫是甩不掉的,祝震等火神堂的人也丢不下,但是卓不二也要跟着就让人感到意外了。
“姚姜未愈,巫山将变,你忍心离开?”
“师门有事,不敢相弃,妻子家园列于后。”
卓不二一本正经的回答深合尊师重道的礼法,却招来了高汉的一顿臭骂,“迂腐!给我滚到姚姜身边,不得离开半步,等我办完事了再回来找你。记住,巫山的事你要帮姚姜处理好,她要是有半点差池就别来见我,我不要保护不了自己女人的弟子!”
卓不二虽然被骂了,但对高汉的安排还是心存感激,竭尽所能地为高汉他们准备好一应所需。
杨敬看向高汉的眼神愈发火辣:“没想到你还是个挺顾家的男人。”
高汉不理她,闷声不响地准备着行装。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很少陪在两个媳妇身边,其实高汉心里也些些不爽。与其是在骂卓不二,不如说在发泄思家之情。
从邛州到云南有有多种路线选择。
一条是向西南过雅州入牦牛道,经嶲州一路南下达姚州姚城后便可去云南其他各地,或者转道吐蕃、天竺。这条是古商道,马帮往来穿梭至今仍在使用,不过现在姚洲境内的一段现在因战乱流民四窜,变得不太安全了。
还可向东南去新津。新津自古就是益州南北交通的咽喉,以益州为起点的古灵关道向南经新津到彭山,再达嶲州的登台与牦牛道相合通往云南,这也是大唐现在军方所用的驿道,沿途二、三十里便有一驿。
从新津沿大江可经水路或陆路南下,至戎州僰道后过江入古秦之五尺道,溯泸水向南直插昆明,再由昆明可通南诏各地。由新津到僰道后还有一条古兵道,往西南与灵关道相合到达姚州首府姚城的,那是当年诸葛亮当年平定南中时的进军路线。
据卓不二他爹所说,霍氏子孙曾现身于南中乌蒙部,那里现属大唐戎州地界,归曲州管辖,正是五尺道去往昆明的必经要道,离灵关道也不算太远。
权衡了一下,高汉决定选择水路走东线的五尺道。姚州牦牛道那边正在打仗,高汉不愿意让意外因素干扰到自己。
“能跟着诸葛孔明的足迹走走,实乃三生有幸……”
“走这条路正好,我随便带你去见一个人。”杨敬赞同到,随后又对高汉白了一眼,“这也是寒星的行走的路线,你是对那个小娘们儿念念不忘吧?”
被道破心思,高汉无所谓地坦然处之,“能遇上最好,无霜剑在她手上一天都是对墨者的亵渎。”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不同的地域也有不同的风情。蜀地山险水多,要出行,水路舟船是个好选择,要是走陆路就离不开马。笮马是嶲州的特产,这种马性情温顺,耐粗饲、善走山路,例来是滇蜀马帮行商的首选牲畜,被当地人称为天马。
卓不二给他们准备了二十匹笮马,连带着不少腊肉、新茶之类的物资,还有两名熟悉滇蜀各地的向导。高汉一行达到了十人,很象是一队行商的马帮。
“我这大师兄真不错。”祝震咧着嘴笑道,骑在马上很是悠闲。这段时间他跟卓不二已经冰释前嫌,培养出了革命友谊。
杨敬冷冷地瞪了人一眼,“在我面前管我姐夫叫师兄,你什么意思?”
“哟,”祝震一缩脑袋,“对不起师娘,我把这茬忘了。”
一声师娘让杨敬转怒为喜,“我跟你还有一层关系,要不是你入了高汉门下,你至少得管我叫一声姑奶奶,叫师娘算是便宜你了。”
“啊!?”
“啊什么,快去看看你先生磨磨蹭蹭地在后面干什么呢?”
“得、得令。”祝震一勒马缰赶紧转身去找高汉,再不走那不知道得小多少辈去了。
高汉现在很郁闷,比驴子大不了多少的笮马根本就承受不了他的份量,只能把巫神套装让马背着,自己牵马在队伍的最后面步行。现在高汉很想念“驴子”,要是它在,自己也不用瞅着他们骑马眼气。
“先生,师娘让你快点跟上。”祝震来到高汉身边传达了杨敬的意思。
“师娘?”高汉脸一黑,“你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了是吧?叫的还挺亲。先生步行你骑乘,你觉得可合尊师之道?”
见高汉端上了架子,祝震赶紧下马请罪。
高汉一扬下巴,“去告诉其他人,不得动用内功,每人负石五十斤步行,但速度不能减,这是训练科目。”
“完了,两边斗法徒弟遭殃,我这何苦来哉。”
蜀道难行,笮马速慢,这步行与骑马的速度差不太多,但负重而行那对人的体能是种极大的考验。
祝震把高汉的命令传达给了其他徒弟,遭到了大家一致的埋怨,“用先生的话说,你这就是嘚瑟大劲了!”
悟了是这些人里最支持高汉的,本来他不是高汉的弟子,也用不着跟他们一样,但悟了想试试这种训练方式,主动地按他们的标准背上了一块石头跟在高汉后面。
没有出二里,悟了就有些受不了了,气喘吁吁地问高汉,“你怎么不背呢?”
高汉乐了,把“棒子”解下来往悟了背上一搭,百十斤的份量突然加身,好悬没把悟了压趴了。
“你、你平常竟然带着这么重的东西活动!?”悟了相当吃惊,没想到这黑不粗溜的棒子会这么重。
高汉指了指缠在身上的袋子,“这里面还有卓不二送给我的一百斤金沙。”
“……”悟了再也无话可说了,向高汉高挑大姆指。
把“棒子”收回背好,高汉严肃地对悟了说道:“都说修行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能真正做到者寥寥,我辈当不可懈怠。你要去西域寻梦,在那个自古便纷乱四起的地方,没有保存自身的实力或者势力,将会寸步难行。”
高汉这话在劝诫悟了,也是在告诫自已。
天变了,但修界的形势好象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样乐观,如大巫宾就这样的巫者竟然想出以阵抗天的方法度过一劫,那么其他如玄女一样的老辈高人会不会用其他方法暂时保存住自己的实力呢?
而且,最大的敌人鬼隐门的鬼隐子是不是修的元气、受没受到天变的影响也未可知,现在还真不是盲目乐观的时候,必须得时刻加强自己和身边人的实力。
一行人昼行夜宿,每日二三十里,几天后便到达了新津。卓不二派的向导很负责任,把马交给了卓家在新津的商栈,又找来了三条蓬船。五个弟子一条,高汉、悟了和两个向导一条。杨敬是女人跟他们一起不方便,自己单独坐一条。
“总算跟这个狗皮膏药分开了,虽然是暂时的……”高汉倍感轻松地说。
每天生活在火辣辣的注视之下,让高汉压力山大。高汉很怕自己顶不住杨敬的攻势,一不小心犯糊涂对不起家里的两个老婆。却不查这种欲拒还休的心态与原来的针锋相对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改变,或是“最难消受美人恩”一句了得。
把石头扔掉,坐到船上,众弟子也长长舒了一口气。这几天可把他们折腾的够呛,如今总算可以放松了一些,但高汉的又一道命令让他们再次叫苦连天。
“到达僰道之前,把这本《军典》都给我背熟了,我三天一考,如有懈怠者每日罚抄三遍。”
望着厚厚一本《军典》弟子们都傻眼了,这抄一遍都得两三时辰,抄三遍就得不眠不休了!
其实他的理解有误,不是让他们全本抄三遍,而是对不熟的抄三遍,熟的还抄它干什么?高汉对前世那种不分生熟一概乱抄的被罚经历是相当深恶痛绝地,不会让同样的悲剧在弟子们的身上再次发生。但他们这么理解高汉也不给予解释,有压力就有动力,千古致理。
蜀地各水因地势关系大部分流速较急、波宽浪大,船行水上忽悠上下,左右不定,非常跑船的人不能驾驭。对乘坐者来说,这种情况往往会引发一个严重的问题——晕船。
晕船这事儿很奇妙,不分人种和身份。两名向导常年行商,自然悠哉。五名弟子久居荆湘,那水性没得说,行得了船入得了河,也不存在晕船的事儿。可高汉这辈子还没坐过船,悟了也是旱鸭子,两人晕的一蹋糊涂。
高汉和悟了坐在船仓里脸色发青,为了尽快适应,不得已运功强抑不适。
“我就不信这个邪了。”
半天之后,身体稍好的高汉解去负重、抓起船上的缆绳绑到腰上,扑通一下跳进了江里。
“先生!”两船皆惊,有弟子脱衣服要下水救人。
“都不准下水!”高汉扒着船帮喝到,然后松开手在水里一通挠扯,正规游泳姿势不会,但小时候在泡子里戏水的狗刨技术还没忘。
看着高汉在水里瞎扑腾,悟了青着脸嘟囔了一句:“又犯二了,比卓不二还二。”
高汉可不是犯二,而是心有算计。再不济也是修炼过的人,无论体质还是憋气时间上比一般人要强上许多,而且的选择这段江面开阔平缓没啥大危险,高汉就是要逼自己学会游泳。
因为晕船高汉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这辈子在武道上算是超人一等了,陆上争斗自保基本有余,但水下功夫不行。云南多水,此去保不齐会打水战,如果不利用这段时间加强之方面的训练到时候难免抓瞎。
现在在内陆的江河里自己都这般狼狈,那将来去波涛汹涌的大海里怎么办?海战的凶险可不是江河所能比的,现在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不是高汉没事爱瞎想,只因为这个世界遥远的东方也有那么个不着人待见的半岛,半岛再东还有一个更狼子野心的岛国。
“如果不出意外,我会在这个世界活很久,或许能尽量地多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