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勤勤垦垦的拓跋什翼犍,东晋哀帝司马丕虽然掌握不到皇帝实权,但他倒也乐得自在,毕竟处理国事可绝不轻巧,他情愿把时间用在修炼上。
道教中一直都有长生不老的传闻,司马丕对此尤其热衷,登极之后,能利用的资源也跟着多了起来,于是更加变本加厉地进行修仙。
364年,司马丕不过24岁,正值青春年少,居然已开始准备延年益寿的法子,听从法术师的建议,每天不吃饭,只吃丹药。
高级咨询官高崧劝他:“这种事情,帝王不宜做,陛下的所为就像日食月食一样,天下人全都知道,这不是好事。”
司马丕已然走火入魔,凭谁劝说也不管用,还是一日三餐进食丹药,终于在3月22日,药毒发作,一病不起,不得不请皇太后褚蒜子再度临朝摄政。
堂堂一国之君,做这种事,堪称宫廷丑闻了,没多久已闹得尽人皆知,民间议论纷纷,消息越传越远,连敌国也对此了若指掌。
前燕慕容恪听到这一消息,虽然好笑,但更多的是发现了战场上的机会,在他看来,司马丕的情况可能随时都会挂掉,随之而来的免不了又是一场乱局,从中央到地方都会大受影响,此时当真是南下的绝佳机会。
4月25日,前燕龙骧将军李洪,进攻许昌、汝南,在悬瓠击败晋军,正式拉开了新一轮南征的序幕。
此番燕军气势汹汹而来,桓温不敢大意,派西翼禁卫指挥官袁真率兵阻截,他则亲率舰队进驻合肥,做好大战的准备。
慕容恪虽有心吞并东晋,但毕竟不宜操之过急,得知桓温亲自备战,于是下令将许昌、汝南和陈郡等地的居民一万多户全都强迫迁到幽州、冀州,将战场切实做到坚壁清野,然后留下慕容尘在许昌镇守,再逐步调兵准备和桓温切磋一番。
这时东晋太后褚蒜子授意宰相司马昱,以司马丕的名义下诏请桓温入朝辅政,桓温以前线战事紧急为由,婉拒了这一任命,但没过多少天,朝廷诏书再次送达,桓温只得应召东下,但当抵达赭圻时,得知朝中已找到了辅政人选(实则是司马昱忌惮桓温,临时反悔了),微一思索便知其中猫腻,于是停止前进,就在赭圻筑城,建立临时司令部,然后坚决辞让了主管朝廷机要的征召,而只遥兼京畿卫戍总司令。
慕容恪仍未停下南征的脚步,准备先把几年前就该夺取的洛阳拿下,先派人去招收接纳当地的百姓,提出的条件非常诱人,至少将给他们安身之所,因此附近所有的堡寨几乎全都归降,燕军由此解除了潜在威胁,而吸纳了当地的民兵,也使部队更加壮大。
因为朝廷的征召,桓温所率晋军主力仍未抵达战场,而燕军则全都磨刀霍霍,火速进逼洛阳,洛阳守将陈祐自知难以坚守,索性弃城而去,只留了五百士兵,让部将沈劲勉强尽尽人事,等出城之后才发现四周的城池都已沦陷,只得投奔新城。
沈劲是沈充的儿子,而沈充曾参与了王敦的叛乱,沈劲也因此受到株连,被剥夺了一切政治权利,可他又不甘心世代背负此罪名,于是主动请缨,声称不要任何回报,全凭自己出钱出力报效国家,亲自招兵迎战燕军,几次下来倒还小有收获,但毕竟敌我力量悬殊,随着洛阳城池的沦陷,他也如愿为国捐躯。
不觉间已到了365年,战报传至建康,群臣震恐,虽然洛阳早被判了死刑,可毕竟仍是旧都,而且失而复得之后,得而复失,这滋味确实很难让人接受。
桓温倒并没主要精力放在战场上,经过上次的诏书一事,他已对朝廷不抱任何幻想,无论自己做什么、怎么做,都会遭到质疑嫉妒,表现得愚忠会被说包藏祸心,表现得过于冷静理智,又被认为是心怀叵测,真可谓横竖都不是人。
人心都是肉做的,一次两次的委屈可以受,但一直就样可就很难接受了,桓温从此时彻底断绝了忠臣的路子,你们不是盼着我谋反吗,那我就反一个给你们看看。
这样来看,桓温与梁山的一众好汉倒是挺像的,完全是被逼着走向了人生的歧途。
但东晋朝廷的一帮大爷们,绝不会反思自己的问题,桓温若是一辈子都没有谋反的迹象,他们会说幸亏桓温死得早,不然一定惹出乱子,而要是桓温有了哪怕一丝一毫的不敬重朝廷的表现,他们必然会说果然不出我所料,早知道他会谋反。
这种人渣几乎随处可见,但正经人根本又无从辩驳,不吭声会说你默认了,稍加分辨又会说是狗急跳墙,被这些人缠人,你就再无翻身之日了。
从局外的人角度来看,也是无解的,揍他犯法,忍让又不会让他们有悔过之心,似乎只能吃哑巴亏。
桓温显然就找不到一个权衡这两个思路的最佳策略,按他的话说,既不能流芳百世,还不能遗臭万载吗?
把一个铁血真汉子逼到这份上,也真是难为东晋的官员了,说到底桓温的一生固然有威风的时候,但更多的却是悲壮,很悲壮。
想要遗臭万年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桓温前五十年扮演的角色都是忠臣良将,年过半百,却忽然要推倒重来,要做的事太多了。
364年2月21日,桓温决定先把兄弟们带起来,任命弟弟桓温豁为荆州、扬州义城郡、雍州京兆郡军区司令,兼荆、江二州州督导官,桓冲为江州及荆豫八郡军区司令,二人都假节。
得知桓温的举动,司马昱有点不淡定了,前燕咄咄逼人,你不考虑反击,倒先布起局来了,是什么意思?莫非提前跳反不成?
这种事当然不能问了,司马昱虽算不是聪明,但也绝不是脑残,为了阻拦桓温的进一步行动,下诏让他到洌洲一起参加军事会议,讨论如何对付前燕铁骑。
桓温只得奉诏前往,但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