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旧时代落幕
作者:史曾曰      更新:2020-03-19 03:53      字数:1374

公元779年6曰,一代雄主李豫逝世。

安史之乱中,李豫搜兵灵武,以天下兵马元帅名义平乱。沣水河畔,郭子仪领中军,李嗣业领前军,王思礼领后军,回纥兵马由叶护率领作为机动队伍,香积寺一战毙敌六万,从此揭开了大唐重整山河收复天下的大幕。李豫喜惧不形于色,宇量弘深,宽而能断,当即下令乘胜追击,敌军溃逃,京师长安沦陷安史叛军15个月后终于收复了。以一己之躯,阻挡回纥大军纵兵抢掠长安。继而率军东进,平定东京洛阳。以收复两京的天大功劳,被册封为皇太子。宝应元年,李豫即位。次年,安史之乱平定。

虽然平定了安史之乱,唐代宗李豫的江山仍旧是支离破碎。河西、陇右没于吐蕃;安西、北庭被阻断交通,苦苦支撑;四方异族交相侵攻;地方上平乱功臣、安史余部在内的骄兵悍将横行,割据一方;大唐的人口也从盛世时的九百万户降到五百万户,国力大损。大唐已无力依靠中枢维系全国的统治,初唐盛唐的中央集权已不合时宜。

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唐代宗不得不改变策略,安抚安史降将,养民为先,休养生息。也因此被无数人指责姑息养奸,不能借大败安史大军的余威,扫平安史余孽,荡平河溯,以致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尤以魏博为最。

盛唐时期最早开始设置藩镇,主要是因为为大唐帝国过度扩张,边疆地区需要强大的军力保障,从中原调大军去长期守护已无法满足需要,不得不设置藩镇。以安史之乱为转折点,大唐帝国的扩张之路终结,开始转为防守。安史之乱甚至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从此以后中原王朝都不得不以防御的姿态立国,时刻提防着北方异族的南侵,再也没有扩张的野心。

这个时候唐代宗在南方设置观察室,用南方的赋税去养北方的藩镇,北方的藩镇同样肩负着抵御吐蕃、回纥、契丹等异族的重任,地方藩镇对帝国的稳定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缓冲作用。从此藩镇便和朝廷官僚集团控制的南衙、宦官集团统领中央禁军的北司,一起构成大唐帝国的三大支柱,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大唐帝国的统治延续百余年。

唐代宗逝世后,太子李适继位。李适当上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尊郭子仪为上父,夺去他的兵权,任其裨将虞候李怀光为邠宁节度使、灵州长史常谦光为灵州节度使、振武军使浑瑊为单于大都护,分领其众。

自此平叛安史之乱的老一代,全部落幕。

消息传到魏博,以田廷阶为代表的老一辈将领都深感不安。刚继位的唐德宗,第一件事是将兵权集中到自己手里,恐怕不是简简单单的因为郭子仪功高震主。郭子仪秉承的是先帝的策略,安抚藩镇,稳定为大。新登基的皇帝恐怕要反其道而行之了。当下魏博的新任节度使田悦正在招兵买马,这个侄子的这一举动无疑会触动新皇帝的神经,他是真担心新皇帝先拿他们魏博开刀。

德宗李适十四岁时,爆发了安史之乱,次年长安失守,唐玄宗出逃四川,天下陷于大动乱之中。李适饱尝了战乱和家国之痛,亲身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考验,立志要荡平贼寇,恢复山河。唐代宗即位后,委任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他肩负起与安史叛军最后决战的使命。经过一年的追击,安史之乱平定。他要携大胜之余威,继续北进,剪灭安史余孽,这时唐代宗却下令停止进军,驻兵黄河南岸,这件事他一直耿耿于怀,无法释然。只能坐看河溯三镇不断崛起,与朝廷分庭抗礼,每念及于此,都咬牙切齿,恨不能生啖田承嗣、薛嵩、李宝臣之流。如今三人虽死,余孽犹在,气焰未减。

新生代之间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