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张杨於夫罗 上 “
作者:小a斯蒂芬      更新:2020-04-04 11:20      字数:4150

曹操打死不肯承认的客观事实,袁绍置酒高会不图进取的背后真相

小a短评三国风云人物之张杨於夫罗(上)“流亡单于”於夫罗

文:小a斯蒂芬

张杨,字稚叔,并州云中(今山西原平县西南)人。据三国志记载,张杨“以武勇给并州”被当时的并州刺史丁原任用为武猛从事。

汉灵帝末年,黄巾四起天下大乱。十常侍专政弄权,朝廷设立西园八校尉,任用小黄门蹇硕为统领,征召天下豪杰为偏裨将佐,以护卫京师。当时的曹操和袁绍都曾是西园八校尉之一,受蹇硕辖制,小说中曹操的典军校尉正是由此而来。当时的并州刺史丁原为了响应朝廷的征召,就派张杨领兵投奔到蹇硕的麾下,并被蹇硕任用为代理军司马。

实际上西园八校尉的设立,应该是汉灵帝为了削弱大将军何进的实力而采取的分权措施。不过这种措施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应为没过多久汉灵帝就驾崩了,而大将军何进与蹇硕在拥立继任天子的问题上产生分歧,在一场宫变中,蹇硕被何进所杀。而西园八校尉自然被何进接管。

何进为了巩固实力,就派遣部分属下去各地募兵,其中鲍信被派往泰山,而张杨则被派遣返回并州家乡去招募兵勇。张杨也不辱使命招募了一千多人完成任务,可是在返回洛阳的途中路过上党郡的时候被山贼所阻隔,无法前进。而这个时候何进被张让所杀,张杨曾经的上司丁原又被董卓害死,张杨去无可依被迫留在上党发展。不过由于实力较弱未能攻克上党太守所驻守的壶关,只能依靠四处劫掠而生存,最终发展成为数千人之多的军事力量,成为上党郡与河内郡之间的一方诸侯。

公元190年,关东诸侯讨董联盟正式形成,袁绍率兵来到河内,与河内太守王匡一起对洛阳北部形成压制。张杨就在这个时候依附于袁绍,这也是小说中张杨为第十五镇诸侯的依据。

不过张杨加入讨董联盟也同样没有任何的功劳,因为马上他就被人挟持起来。这个人就是流亡汉地的匈奴王子於夫罗。

栾提於夫罗这个人,在以前的一些篇章里我们曾经提到过,他本是南匈奴王子,在张纯张举之乱的时候率兵来到中原协助东汉政府平定叛乱。却没想到,在此期间南匈奴发生政变,於夫罗的父亲单于栾提羌渠被杀。

这场政变的起因正是单于栾提羌渠数次为东汉征召兵勇,国人害怕再次征兵,就在须卜骨都侯的带领下推翻了羌渠的统治。须卜骨都侯也被拥立为新单于。一年后须卜骨都侯虽然病故,南匈奴却不肯接受於夫罗归国继任单于,只以老王们代理国政。这样一来於夫罗就迫切希望得到东汉朝廷的支持归国即位。可是汉灵帝的去世彻底让东汉政府失去对天下的支配力量,更是导致於夫罗归国无望。自此於夫罗只能在中原北方四处流亡。

当袁绍屯兵河内的时候,於夫罗也随从张杨一起成为了袁绍的藩属。袁绍命他们屯驻在漳水,可是於夫罗不知什么原因很快就又背叛了袁绍,并且胁持着张杨向冀州进发。在他们走到邺城以南的时候,被袁绍派遣追赶他们的的部将麹义阻击。於夫罗被麹义打败,元气大伤。不过於夫罗依然胁持着张杨来到黎阳,在这里他们打败了度辽将军耿祉的军队,才勉强回复了军事力量。

这件事很是奇怪,於夫罗莫名其妙的投效袁绍,又莫名其妙的背叛袁绍,并且还莫名其妙的胁持张杨。尤其是胁持张杨这件事,张杨虽然在当时拥有一定的军事力量,但他没什么名望,胁持他并不会得到太多的政治利益。如果说只是为了兼并他的部队,那么将他杀掉,找一个合适的人率领他的部队即可,犯不上带着这个累赘到处奔波。从於夫罗的行进路线来看就更加奇怪了,他既然背叛了袁绍,就应该向袁绍的对立面方向投奔,比如董卓或者公孙瓒。可是他偏偏来了个自投罗网,向袁绍的老巢冀州飞奔,最后被麹义追上打败也就属于正常。

这件事在史书中的记载过于松散,而且线索极少。想要搞清楚这其中的真相有一定的困难,不过我个人还是依据一些史料现象做了一番推断。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张杨依附于袁绍并不是出于本心自愿。在《三国志公孙瓒传》中有一封公孙瓒给朝廷的上疏,在上疏中公孙瓒指出了袁绍的十条大罪,其中第七条是这样的“绍与故虎牙都尉刘勋,首共造兵,勋降服张杨,累有功效,而以小忿枉加酷害。信用谗慝,济其无道,绍罪七也。”由这一条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张杨依附袁绍是因为被一个叫刘勋的虎牙都尉降服的,并不是张杨主动投诚归附,很可能是迫于当时袁绍的军事压力而为。

既然张杨依附袁绍不是出于自愿,那么一旦有合适的契机,背叛袁绍也就成为了必然。而於夫罗的计划正满足了这种契机,所以於夫罗与张杨应该并不是被劫持的关系,而是一种联合,他们离开袁绍也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叛逃,应该是有组织有目的的进军。从他们的行军路线来看目的应该是要攻击袁绍的冀州后方,以牵制袁绍,减弱其对洛阳的压制,为董卓西撤争取时间。

看到这里恐怕很多人都要反驳我的观点,按着我的这一说法当时的张杨和於夫罗岂不是都成了董卓的盟友?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这种可能性非常之大!我前面之所以说这是於夫罗的计划,虽然是主观判断,却也不是捕风捉影。据《资治通鉴》记载“初,南单于於夫罗既立,国人杀其父者遂叛,共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於夫罗指阙自讼。会灵帝崩,天下大乱,於夫罗将数千骑与白波贼合兵寇郡县。时民皆保聚,钞掠无利,而兵遂挫伤。复欲归国,国人不受,乃止河东平阳。”从这段记载中“於夫罗指阙自讼”的字面理解来看,当时的於夫罗应该是亲自到了洛阳为自己辩驳,希望朝廷帮助自己复国。但是却正赶上汉灵帝驾崩,朝廷内部开始了争权的内斗,於夫罗的事情就被搁置了下来,为了生存他只能领着部队盘踞在河东郡境内靠寇略维持。一直到董卓专政,朝廷出现了短暂的稳定以后,董卓才开始腾出手来整顿河东郡。

河东郡是洛阳北部重要的屏障,境内的稳定直接关系的洛阳的安全。当时河东郡境内盗贼横行,以白波贼最为猖獗。公元189年,即中平六年十月,董卓派遣牛辅进剿河东白波贼,虽然并未取胜,但是牛辅在与於夫罗所部的接触中,一定会再次唤起於夫罗想要借助东汉朝庭的力量帮助自己复国的愿望。于是协助牛辅,投靠董卓,甚至再次进入洛阳向汉献帝陈诉自己的诉求,成为一种必然。

公元190年,即汉献帝初平元年春正月,以讨伐董卓为目的的关东义军联盟从南北东三个方向进逼洛阳。从历史记载来看,当时的董卓先后忙碌于与来自南、东两个方面的孙坚和曹操纠缠交战,而北方屯驻河内郡的袁绍和王匡则未见有任何军事动作。虽然后世史书一直认为当时的袁绍拥兵自重是打算座山观虎斗,以收渔翁之利。然而我想即便袁绍按兵不动,作为董卓是不可能不对这一方的压制做出反应和对策的。而於夫罗的军事存在很可能就是董卓抵御袁绍的北方力量,作为回报应该就是助其返回南匈奴恢复单于之位。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拨开历史的迷雾,还原那段被尘封的历史……

当袁绍将兵来到河内郡的时候,迫于压力,张杨和於夫罗先后降服于袁绍,并很快得到了袁绍的信任与重用,被派去屯驻漳水。开始的时候张杨是怀着为故主丁原报仇的心情真心依附于袁绍的,这就可以解释於夫罗胁持张杨的记载。可是於夫罗则完全不同,他是带着董卓交给他的使命投降袁绍的。

一天夜里,於夫罗向张杨摊牌,将董卓交给他的攻击冀州以牵制袁绍的任务和盘托出,并拿出董卓事后许给张杨封赏的诏书,在这里恐怕与张杨同是并州人的吕布或者李肃的信件也会一并奉上。

对于张杨来说,在袁绍的手下充其量也就是像从前在丁原手下一样,只是个从事或者军司马。可是这些年他自己称雄河内的经历告诉他,那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雄心。

于是两个人不再犹豫,马上动身挥兵向冀州邺城杀去。此时的袁绍正如他一贯的性格一般,慢了一拍。与张杨颇有些旧交的他并不相信张杨会背叛自己,他认为一定是诈降的於夫罗劫持了张杨。随即就派遣麹义领兵火速追赶於夫罗,支援自己的冀州老巢,营救张杨。麹义在邺城南部将於夫罗赶上,并将其击败。於夫罗和张杨率领残部又转战到黎阳这一军事重镇,靠着突袭击败了屯据在那里的度辽将军耿祉,这才保存了实力,有了立足之地。

而此时此刻的董卓早已经西撤关中,迁都长安。从这一点来看,於夫罗和张杨正在客观上为董卓西撤争取了时间。

曹操迎天子都许以后,曾经以朝廷的名义给袁绍下过一个责备其“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的诏书。当时袁绍也上书为自己辩驳了一番,《后汉书袁绍传》中全文收录了这篇袁绍的辩驳上书,其中有这么一句“又黄巾十万焚烧青、兗,黑山、张杨蹈藉冀域。臣(袁绍)乃旋师,奉辞伐畔”。袁绍的这句话很明显证明当时的张杨的确有过占据冀州城池的事件,而袁绍也旋即回师平定。

公元191年,在袁绍的强大军事压力之下,张杨、於夫罗以及黑山军所部,纷纷逃离冀州。於夫罗与黑山军入寇到了兖州境内。

公元192年,於夫罗以及黑山军被曹操在内黄(隶属于冀州黎阳郡,在兖州冀州交界处)击败。

公元193年,袁术率兵进军兖州陈留郡,与曹操展开争夺兖州的战争。於夫罗以及黑山军余部响应袁术,并且和袁术的大将刘详在匡亭与曹操交战,最终於夫罗兵败投降。

公元195年,於夫罗在兖州去世。他的弟弟栾提呼厨泉接替他成为新的单于。第二年,即建安元年,栾提呼派遣右贤王去卑协助汉献帝东归洛阳,并击退李傕郭汜。栾提呼又跟随汉献帝一起迁都许县,以此有功,终于被曹操所控制的东汉朝廷允许回归南匈奴本土。个人估计当时的南匈奴掌权的老王们应该也是相继过世了,所以栾提呼才有机会返回国土。

至此,这一支流亡汉地多年的匈奴部队终于回到自己阔别已久的家园。

於夫罗的儿子就是后来被栾提呼任命为南匈奴左贤王的刘豹,而他的孙子就是后来五胡乱华时期,汉赵政权的开国皇帝刘渊。

栾提於夫罗,在汉地流亡近八年,一直以流寇的状态生存,虽然杀掠不断,却也是出于无奈,其实他所诉求的只是回归自己家园的帮助。而造成这一切的正是那个已经摇摇欲坠的东汉朝廷,他即已经没有能力挽救自己,更没有能力去拯救藩邦外属。这是那个时代背景所造成的悲剧。於夫罗终其一生虽然没能归国,也没有正式即位过单于,但是史书中依然给予他单于的地位,他的尊号是持至尸逐侯单于。这一尊号是不是汉献帝所赐予的不得而知,不过这多少也算是对他的一点安慰吧。

那么,被於夫罗所“胁持”的张杨后来去了哪里呢?我们下一篇继续。

小a斯蒂芬写于2018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