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夏日羊城35c的高温下,一场小小的无人驾驶汽车展示依然有足够的魅力吸引大批车迷。
左手随意放在车窗上,右手悠闲地摇着扇子,方向盘自主转动,坐在驾驶座的体验者由无人驾驶汽车带着去“兜了一次风”。“看来到了无人驾驶时代,人人都能成为老司机。”围观市民笑说。
除了无人驾驶汽车,来自国内外知名品牌的纯电动汽车、智能共享汽车、新能源巴士等正在2017第二届华夏(羊城)国际新能源、节能及智能汽车展览会上“会师”。
聊聊车的性能、打听一下车辆优惠、坐在车里体验一把……羊城市民张先生和妻子、孩子将车展“仔仔细细”地逛了一遍。“最近家里要换台新车,想买辆新能源的,就来体验比较一下。”张先生说,“电动汽车性能上提升很大,舒适度和美观度也毫不逊色,性价比很高。”
和张先生一样,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成为华夏国家庭的购车选择。据了解,2016年,华夏国新能源汽车迎来了爆发性增长,创造了507万辆的销售记录,继续领跑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而在5年前,华夏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只有1万辆左右。
本次车展上新能源商用车也是一大亮点,古色古香的电动旅游观光车已经在京城天全门附近“铛铛”开动;大大小小的电动物流车、冷藏车,外形和性能都十分抢眼;新能源智能公交车也吸引了一波又一波“乘客”上上下下。
“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就是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以及轻量化。”华夏国移动交通行业解决方案部总经理严茂胜说。
一句“小薇,你好”,便可唤醒车内的“智能美女”,车展上一款4g智能后视镜炫酷亮相。只需口头发布指令,小薇便可完成播放音乐、查询天气、智能导航等一系列任务。据介绍,该产品还内置adas安全辅助驾驶系统,以影像识别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前车碰撞预警和车道偏离预警,及时纠正错误驾驶行为,保障驾驶安全。该产品还支持微信互联功能,手机扫一扫就可以实现防盗监控、远程拍照、轨迹回放以及违章查询。
记者了解到,随着汽车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车载智能终端市场热度不断攀升,许多人工智能公司或者互联网企业也在进入智能汽车领域。比如,科大讯飞研发车内语音识别系统,喜马拉雅开发了车载智能音响,华夏移动针对车联网提出了全新整体解决方案。
“新的出行方式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未来也将重塑整个汽车行业。”响响租车执行总裁胡古月说。从事传统汽车经销多年,去年她决定创业进入共享汽车行业,已经投放的400辆车全部都是新能源汽车。
展示区的环形车道上,无人驾驶汽车一圈圈地缓缓驶过,吸引了众多目光。19世纪末,现在的传统汽车初生之时,也享受过这样的瞩目。当时的燃油汽车解放了马,而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将解放人。
这次展会上,大会组织方在宣传上,回避了笑视汽车在无人驾驶汽车方面的卓越探索,这也是出于无奈,与笑视汽车的小丫头系统比起来,华夏国内推出的无人驾驶概念车,所谓的智能操控系统还是比较粗糙的,它只能按照既定的指令来执行操作,看上去没有小丫头那种自动学习能力,缺乏灵气。
譬如小丫头可以和乘客谈天论地,扯扯明星八卦,谈谈美利坚府院之争背后的秘闻,顺便开开不靠谱总统的玩笑,但在包括华夏国等其他国家的无人驾驶汽车的智能操作系统,对此只能表示无能为力。里面的关键就是核心技术尚未突破。
丢一块石头到水里会发生什么?人工智能可以战胜围棋大师,却会被这样的简单问题难倒——对除了小丫头系统之外的人工智能来说,对自然语言的处理仍是一个待解难题。
23日在京城召开的第二届语言与智能高峰论坛上,业界专家就人工智能如何突破自然语言处理展开研讨,同时向公众展示了语言智能领域的创新成果。
“自然语言处理是当前人工智能研究的核心问题。”华夏计算机学会秘书长杜子德介绍,语言智能是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如果语言智能实现突破,跟它同属认知智能的知识和推理就会得到长足发展,进而推动整个人工智能体系的进步。
“自然语言是不精确的,字面背后还有太多意思,这也是为什么自然语言处理如此困难的原因。”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教授刘兵在论坛上说,自然语言处理若想突破,需要做出范式上的改变。
“图灵测试”被公认为测试计算机是否具有智能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人和计算机的问答就都是通过自然语言进行。华夏国工程院院士、京城大学教授高文在论坛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将图灵测试的问题内容拓展到视觉内容交互问答,换言之,讨论如何定义和设计图灵视觉测试,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推进人工智能的演进。
此次论坛由华夏国计算机学会和华夏国中文信息学会共同主办。华夏国计算机学会中文信息技术专委会秘书长赵东岩说,论坛旨在达成三个目标:讨论自然语言处理的核心技术问题;推动产学研互动;增加语言智能研究领域的显示度,给学者、创新技术企业提供展示平台。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近年来,从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到机器人保姆、能下围棋的alphago,人工智能的潜力越来越为公众熟知。日前出个台的华夏国首部国家级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更是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除了面临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突破瓶颈,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在人类的精英分子中也产生了分歧。
人工智能是否将成为人类未来最大威胁?长期以来,全球科技领袖就这一问题的看法大体可分为截然相反的两派。近日,脸书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与美国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就在网上打起了嘴仗,让这一问题再度引发关注。
在7月15日举行的全美州长协会会议上,特斯拉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马斯克再次警告说,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威胁人类,呼吁政府尽快开始考虑这一技术的相关立法与管控。他说,“一旦开始警觉,人类将陷入极度恐惧。”
为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威胁,马斯克等人于2015年12月启动非营利性人工智能平台openai。其使命是开放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和实践安全的通用人工智能。
对人工智能未来持悲观态度的并非马斯克一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比尔·盖茨等都曾在不同场合表示,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带来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