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5 星外来客
作者:如羊      更新:2020-04-17 09:38      字数:5155

日、月体积并不相同,太阳直径约为月亮直径387倍,但月亮距地球距离的巧妙设置使两者看上去大小一样。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但已知的所有行星之卫星都会自转,而月亮与所有的卫星都不同,永远把同一面朝向地球。

地球绕太阳转一圈为一时间周期,谓之为“年”;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时间周期,谓之为“月”,日的升落为一时间周期,谓之为“日”。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绕太阳的公转产生四季及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对应风、霜、雨、雪,人类据此春种秋收。节气与时令对应基本准确。阳光与植物的生长有关系,四季与植物的生长有关系。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人及动物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两者的转换简直妙不可言。这一切的一切,只能理解为来自于某种有意的设置,绝非凑巧而成。

同时,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天体力学等等诸多学科的已知定理、定律、规定等等,以及自然界现已发现的诸多自然规律,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气候、地质方面数不清的例子无不说明,这一切绝非偶然形成,而只能出自于某种大智慧的安排,虽然我们并不明白这种安排的本意。

只有来自于主观的能动的巧妙安排,才能合情合理地解释这一切。无论是宇宙天体的变化还是人类社会的嬗变、发展,都是在某种安排中。科学探测和科学家的研究证实神的存在并非人的主观臆想一九六九年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归来后,在月球留有人类第一步的航天飞行家阿姆斯特朗,随即马不停蹄地访问了20多个国家,真诚地跟大家分享自己成功的感受和登月前后的思想变化。他告诉人们说:“我从小一直不信神,这次登上月球亲眼看到并欣赏大千世界的壮丽和宏伟,我感觉到了人类智慧的渺小。

从所观察到的错综复杂、千奇万妙、有条不紊的秩序中,我凭良知推断这一切如果没有创造者、统治者和规划者是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现在我们必须抛弃没有神的成见,坦率地承认宇宙有他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访问结束后他开始专心研究宗教,最终成了一名天主教神父。

不仅是阿姆斯特朗,美国有多名宇航员在登月后改变了无神的信仰,转而在世界各地传播宗教。阿姆斯特朗的转变并不是无缘无故的,有信息披露,当阿姆斯特朗处于月球轨道与代号休斯顿的指挥中心联系时,突然吃惊地说:“这些东西大得惊人,天哪!简直难以置信,我要告诉你们,这里有其它宇宙飞船,它们排列在火山口的另一侧,他们在月球上,他们正注视着我们……”之后,向世界直播的电波讯号中断。

为甚么中断?阿姆斯特朗看到了甚么?人们至今也不知道。事后,美国宇航局也没有作任何解释,但也没有否认。人们能知道的,就是当事人改变了自己的信仰,从此信神。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哈勃太空望远镜传回美国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一组照片,照片清楚的显示出,在茫茫的夜空当中,有一大片璀璨无比的天国城市。但美国航天局一直没有把这一发现告诉世人,还包括那些在宇宙中飞行的像星系一样庞大的仙女。

直到16年后,才由梅森博士把其中一张照片的副本公诸于世。她认为拍摄到神的世界决不是偶然的,她说:“歪打正着,超级好运之下,美国航天局哈勃望远镜瞄准了特定的地点、在特定的时间里,拍摄到了这些照片。我没有特定的宗教信仰,但是我并不怀疑是有某人或某事在影响着,让哈勃望远镜对准了某一个特定的太空位置。”“宇宙那么广阔,所有地方都是美国航天局可以拍摄探索的对象,为何会偏偏选中那里呢?肯定是有生命操控这件事情。”

宇宙奇观让人类第一次目睹了宇宙中曾经有过的神迹,也就是所谓的高等智慧生命存在的样子。可对人类来说,真正自己接触到宇宙高级生命,还是件遥遥无期地事情。哪怕是“旅行”最远的人类探测器“离家”40年,依然还没有摸到一丝关于外星智慧生命的信息。

“请开启欢呼频道……发送!”

美国航天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内,著名科幻影片《星际迷航》中柯克船长饰演者威廉·沙特纳8月5日向科研人员发出指令:将一条特殊的信息发送给距离地球约210亿公里之外,以每小时约6.1万公里速度奔向深空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

“在星际之间,我们传递友谊。你并不孤单。”预计约19小时后,从3万条网友建议中投票选出的这条特殊信息将被迄今距离地球最遥远的人类探测器接收,并向更远的星际传送。这一天,“旅行者1号”已“离家”整整40年。

不少人可能会认为,已进入星际空间的“旅行者1号”,恐怕早已“失联”许久。但事实上,即使“少小离家”,相距遥远,“旅行者1号”探测器仍在时常与“家人”通话,传递着有价值的信息。

比如2013年美国航天局宣布,“旅行者1号”探测器上携带的等离子体波仪器数据显示,它处于电子密度为每立方厘米0.08个的空间中,而计算模型显示星际空间中的电子密度在每立方厘米0.05个至0.22个之间。美国航天局因此认为“旅行者1号”已经离开太阳系,这是首次有人类探测器传回太阳系外的信息。

美国航天局副局长托马斯·楚比兴在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旅行者1号”项目之于深空探索,正如同将人类首次送往月球的“阿波罗11号”之于航天科技。他说:“这个任务不仅一直在更新已知,探索未知,更在不断重新定义人类的极限。”

1977年9月5日,“旅行者1号”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目前它距离地球约210亿公里,是离我们最远的人类探测器。同年发射的姐妹探测器“旅行者2号”目前距离地球约170亿公里。

“旅行者”探测器让人类首次得以近距离观测木星和土星的行星系统,还对天王星和海王星进行了观测,它们将数据和图像源源不断地传回地球,拓展了人类的认知。

美航天局的分析认为,在2012年8月25日前后,“旅行者1号”正式离开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类探测器。科研人员认为,“旅行者2号”飞出太阳系也只是时间问题,预计就在未来几年。

“旅行者”项目首席科学家爱德华·斯通此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太空是人类的新疆界。这位美国著名天文学家认为,“旅行者”的历程堪称人类迄今最雄心勃勃的探索之旅。

如同年迈老者,一生长途跋涉的“旅行者”身上,或多或少有了小毛病:“旅行者2号”已有点“耳背”,“旅行者”项目负责人苏珊娜·多德介绍说,现在每次都要给“旅行者2号”发送两个不同频率的指令,才能确保其能“听到”。而“旅行者1号”则出现了感知方面的问题,它携带的等离子体波仪器已失灵,也就是说它其实已无法直接“感觉”到太阳风和高能带电粒子。

为节省能量,科学家要在不久后决定,需要关掉哪些装置,好让两名“旅行者”轻装前进,至少将任务执行到2025年。

终有一天,“旅行者”将消失于宇宙深空之中,再无音信。但即使那天到来,它们随身携带的展现人类多元文明的金唱片仍将继续使命,其包含的上百张图片和多支乐曲,或将成为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了解地球的“最初印象”。尽管机会极其微小,但金唱片预计可在深空环境“保存”近50亿年,将保留希望。

可以肯定的是,能量耗尽之前,在寒冷黑暗的星际空间中,“旅行者”仍将坚持前行,与人类“保持通话”

东阳市小强公司的宇宙大观,并不仅仅是让人类见识到自己的渺小和对外星智慧生命探索的无能为力,在基础物理和天体物理上,它给了人类科学家极大的便利。可以说在宇宙大观这个平台上,无论是多么苛刻的实验,均可以得到现实的验证。比如提出某个关于星系间引力场的设想。做好实验模型后,只需要打起精神来等待宇宙大观自然出现的量子数据接收就可以了。

只要你这个引力场数学模型,真得符合宇宙常识,那么你最快可能二十四小时之内,最长在半个月内就可以观测得到。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人激动人心的?诺贝尔奖在宇宙大观这里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可以说,每一个获准进入宇宙大观进行科研的专家学者,他们随手可得足以震惊理论界的发现。

所以通过华夏科学院的提议,各国顶尖科学家一致同意,在宇宙大观内搞出的学术成果,一律不再参加诺贝尔奖评选。有人对此表示惋惜,因为华夏国本来得天独厚,可以通过宇宙大观获得许多科研突破。毕竟华夏国在诺贝尔奖项上,还没有其他发达国家那样的高度和厚度。

但更多的声音则指出,咱们华夏人最不耻地就是胜之不武,我们近年来开始科技大爆发,并不是在宇宙大观帮助下的,相反,宇宙大观作为全人类共同参与科研的平台,如果斤斤计较于获奖与否,就真是对不住这个天赐奇迹。

咱们华夏科学家,即使没有宇宙大观,也一定会获得越来越多的诺贝尔奖,这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这也显示出了华夏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自信和实力。

好像在为华夏科学家的雄壮豪情做注脚。很快,华夏国家天文台就发表了一项比较有震撼性的研究成果。

爱因斯坦错了?国家天文台研究团队发现动力学暗能量证据。

对于宇宙间神秘的暗能量,科学研究有了最新突破。华夏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一支研究团队近日发现了暗能量随时间演化的证据,这一发现表明,暗能量的本质有可能不是爱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宇宙学常数”。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利用其开发的暗能量重建方法,在3.5个标准差水平发现了暗能量状态方程随时间演化的证据。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天文》近日在线发表了该成果,并在随后刊发国际知名学者撰写的解读文章。

“这意味着暗能量的本质可能不是真空能,而是某种动力学场。”赵公博说。

目前研究发现,我们身处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胀。这也被宇宙大观的观测结果所证实。理论上,宇宙的加速膨胀可能由约占宇宙总能量密度70%并具有负压强的暗能量引起。揭示暗能量的物理本质,成为现代科学中最重大的课题之一。

暗能量的物理性质体现在其“状态方程”中,即暗能量的压强与能量密度的比值。在传统的真空能—冷暗物质(lcdm)宇宙学标准模型中,暗能量是爱因斯坦在1917年提出的“宇宙学常数”,即真空能,其状态方程为值为-1的常数。在此模型中,暗能量不具有任何动力学性质。

科学家也提出了不同的暗能量模型,如华夏科学家张新民团队提出的quintom动力学暗能量模型。后者与此次发现的证据更为吻合。

2016年,赵公博曾带领国际大型星系巡天“斯隆数字巡天三期(重子振荡光谱巡天)”合作组,利用最新观测数据和新方法,在宇宙演化的多个时期,以高精度测量得到了重子声波振荡信号。这一测量也成为此次研究突破的基础。

赵公博表示,暗能量的动力学性质还需要下一代大型巡天观测的证认,期待在未来5年至10年内,世界上最大型的星系巡天“扩展重子振荡光谱巡天”“暗能量光谱仪”“主焦点光谱仪”等项目将帮助人类揭开暗能量之谜。

就在人类科技界欢呼科学理论突破一日千里,人类越来越开始触摸宇宙真相的时候,十二年来最强太阳耀斑爆发的消息,被若有若无的忽视掉了。

华夏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监测显示,6日晚7时53分,太阳爆发x9.3级大耀斑,引发太阳质子事件和日冕物质抛射。这是太阳自2005年以来最强的一次爆发活动,开启了新一轮太阳风暴的序幕。

华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科研人员介绍,本次太阳耀斑由一个代号为ar2673的太阳黑子群引发,该黑子群从9月3日以来,5天时间内已引发了10余次太阳大耀斑,未来几天仍有可能产生大的爆发。

耀斑是太阳大气局部区域突然变亮的活动现象。伴随太阳耀斑而来的,是太阳风暴三轮“攻击”:剧烈增强的电磁辐射、太阳质子事件(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流)和日冕物质抛射(海量等离子体云)。这些“攻击”将导致地球一系列空间天气灾害。

据悉,太阳耀斑发生时,会不同程度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但由于本次太阳耀斑发生时我国正处于夜间,因此受到的影响较小。

此外,本次太阳耀斑爆发伴随的日冕物质抛射,可能于8日晚或9日到达地球,届时将引起地球磁层、电离层和高层大气的强烈扰动,可能会影响到卫星等飞行器的性能和安全。

科研人员介绍,潜在的影响包括:高层大气密度增加,增大了卫星运行阻力,从而加快卫星轨道的衰变;电离层暴可能会影响短波通信和卫星导航;热等离子体注入可引起卫星表面充电;高能电子暴可能引起卫星深层充电危害等。

毋庸多说,这次太阳耀斑,被当成了一次常规观测中的非常规现象,这样的耀斑爆发,在过去几十年内,是时常有爆发的,也是完全能被人类观测到的。

包括观测的科学家在内,没有人会对此忧心忡忡,以为这不过是正常的一次太阳的物理活动而已。可这次却确实不同,因为激发太阳耀斑的,是在遥远星际投掷过来的一束强烈束子流击在了太阳表面,然后太阳耀斑就爆发了,在猛烈的日冕物质抛射中,这个遥远星际抛射过来的束子流也藏身在内,准确地瞄向了地球上的华夏国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