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派出专使前来道贺并对龙虎榜勇士和精英进行封赏。这颁奖仪式是最引人关注的场面,也是众多英雄最为期待的时刻,特别是那首奖,不知是什么样的古代名琴,是不是传说中的琉璃琴。
最后颁奖的结果是:龙榜第一名是天之骄子薛勇,奖品为古代名琴焦尾琴,副奖品为千里名驹飞云骓;第二名是名门圣子司徒雨,奖品为汗血宝马青龙驹,副奖品神兵雪龙剑;第三名是中原虎子南宫云奖品为血宝马花云豹,副奖品神兵流星剑;第四名是西京学子慕容城。奖品为神兵碎星刀;第五名,明月仙子花无期,奖品为神兵梅花枪;第六名是金刚狮子君莫问,奖品为神兵方天戟;第七名是佛门童子沈玉鹏,奖品为神兵大悲刀;第八名是西岳豹子叶子龙,奖品为神兵青锋剑;第九名是玄门才子孟亚俊,奖品为神兵风云锥;第十名是飞天鹞子欧阳春,奖品为神兵七星剑。
三十六名龙榜勇士和七十二名虎榜精英均有不同的奖赏。主要是闻名天下的兵刃,以及许多增强功力的大力丹,疗伤圣药还魂丹等等。
这次华山论剑充分显示了武林大门大派的深厚底蕴和发展潜力,龙榜前二十名中,除了杀出的几匹黑马外,其余基本为三大世家和八大门派的弟子所取得,之后便是四大名门和一些大门大派的弟子。这也充分证明了他们在武林中不可撼动的名气和地位,当然还有一些新崛起的门派,也使他看到了一丝威胁。
那些在比赛中名次比较靠后,以及被淘汰的一些门派,通过参赛既看到了自身的差距,也看到了其他门派的优势,更激起了他们奋起直追的雄心。而那些二、三流门派,虽然没取得名次,但通过参加华山论剑,增强了阅历,开阔了眼界,受到了锤炼,对自身的发展和崛起也有莫大好处,因此并无失落和遗憾之情。
当然,人们议论最多的还是那些奖品。比如对那首奖焦尾琴,羡慕者有之,忌妒者有之,遗憾者有之,对其不理解者也有之。
有人说这焦尾琴价值连城,天朝能拿出这等重宝,足见对这次比赛的重视,这也是对天下武林的尊重。
朱奉先向房钧海问道:“房二爷对这焦尾琴有何看法?”
房钧海颇有感慨地说道:“能得到焦尾琴这种奖赏,对武林人士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哦?房二爷居然如此见识,这怎么讲?”
房钧海看着朱奉先迷惑的神情,委婉言道:“这就要从焦尾琴的历史说起。”
“难道这焦尾琴和琉璃琴一样,有着神奇的传说?”
“不,这是两个概念,接下来朱掌门就明白了。据传焦尾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汉灵帝时,左中郎将蔡邕为人正值,敢于对灵帝直言相谏,多次顶撞灵帝,被灵帝迫害出逃。蔡邕逃出京城,隐居吴地,常抚琴,抒发自己壮志未酬反受迫害的悲愤,以及感叹前途渺茫的怅惘。有一天,蔡邕坐在房里抚琴长叹,女房东在隔壁的灶间烧火做饭,他将木柴塞进灶膛里,木柴被烧的“噼里啪啦”响动。蔡邕在隔壁忽然听得传来一阵清脆的爆裂声,不由得心中一惊,抬头竖耳细细听了一会,大叫一声“不好”,跳起来跑向灶间,伸手就将那块刚塞进灶膛的梧桐木,拽了出来。好在这梧桐木还很完整,蔡邕就将它买了下来,然后精雕细刻,一丝不苟,费尽心血,终将这块梧桐来制作成一把琴。这张琴弹奏起来,音色美妙绝伦,盖世无双。这把琴流传下来,成了世间罕有的珍宝,因为它的琴尾被烧焦了,人们便叫它“焦尾琴”。后世有联曰:“灵帝无珠走良将,焦桐有幸裁名琴。”
房钧海绘声绘声地讲完这段典故,听来生动,引人入胜。可在朱奉先看来平淡无奇,他却不以为然地说道:“一把古代名琴,珍贵是不错,那也不过是值些银子罢了,琴音美妙绝伦,那也不过是文人们表现风骚而已。而对武林人士来说有什么用?”
听了朱奉先这话,房钧海显得有些无奈,有些哭笑不得,如此人物,不懂历史传承,不知文化精髓,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弟子,又怎能把门派发扬光大?
“这样说吧,”房钧海苦笑道:“这焦尾琴作为首等奖品,不仅仅是一种名誉,一种风釆,而且也是一种文化象征,是一种精神体现,更是一种历史积淀的传承,它有着非常深刻的含义。”
“房二爷说得如此玄乎,是不是有些夸大其辞,我倒想听听这焦尾琴有什么样的象征和含义。”
朱奉先说罢,目视房钧海,等待着他的高谈阔见。
房钧海郑重其事,娓娓而言:“天朝举办龙虎榜赛,说明很重视武道,以焦尾琴为首奖品说明什么呢?说明对蔡邕的肯定,说明不忘文道,说明天朝崇文尚武,不偏不废,文武并举,相得益彰。也告诉人们要文武双修,武功文略都可为天朝的兴盛做出贡献。因此天朝今后用人之道绝不会重武轻文,也不会重文轻武。这是第一。第二,焦尾琴的典故是‘灵帝无珠走良将,焦桐有幸裁名琴。’这说明什么?说明天朝会给天下人一个开放的、公平公正的历史大舞台,这种公平公正不会使良将走失,名琴埋没,它会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第三,焦尾琴也说明天朝皇帝是一个开明圣君,他不仅重视忠臣义士,更重视那些像蔡邕一样直言相谏的直臣、谏臣。仅从这三点来说,焦尾琴代表着的天朝大气风范,是天朝兼容并包的文化象征,是天朝宏图伟略的光辉展现,是华夏文明的历史承载。”
“高论,阁下这一宏话真是见识不凡,难得,佩服!敢问英雄如何称呼。”
房钧海一看,一名中年人站在旁边,对着自己微笑,那人眉宇间透着英气,仪表不凡。
“在下关外房家堡房鈞海。”
“有幸相识,再会。”那人说罢,转身离去,身后跟着两名随从。
朱奉先这时笑道:“刚才那人对房大侠甚是佩服,我也很是佩服,可我觉得像房二爷这样的英雄人物,如果当一名谋略家,政治家,那必然是人尽其才,名垂青史。”
“朱掌门说笑了,房某只是有感而发,贻笑大方了。”房钧海一笑了之。
别说朱奉先这话还真说对了,这房均海后来果然走入仕途,成为一方地方大员,为官清廉,颇有名声。不过,他跨入仕途却与刚才那位中年人大有关系,这是后话,本书以自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