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初入涂山,道隐江南
作者:支离益      更新:2020-05-01 16:45      字数:3491

檀宇清与甘若怡两师兄妹与渔道人一同又回到了长江边。就在前日,与渔道人一起在此处登岸的伙伴,如今已不在檀宇清身边。

墨家的大船再没出现,渔道人在江边找到了一只小木船,这船小的也仅能容下这三人。渔道人坐在船尾,手持双桨,虽然水流湍急,但渔道人每划动一次,小船就会稳稳地往前前行一大截;檀宇清坐在船头,江风混合着水滴拂面吹来。望着江上往来如织的船只,檀宇清又怀念起与朋友们从荆州乘船逆流而上的短暂时光;他也在憧憬,位于长江南岸群山之中的涂山观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渔道人江上功夫娴熟,不一会儿,便把小舟划到了长江南岸。这江南的码头正对着江北两江汇流之处,由于这里是前往湘西、古夜郎和南中的水陆货运中转之地,码头与城镇仍旧是一派热闹繁荣的景象。

渔道人收了船,带着两名少年一同沿着往南的大道前行;长江南岸是典型的丘陵地形,开山修路不易,这约莫九尺宽的青石主路在山谷中曲折蜿蜒,城镇便沿街一路往前。除了各类商铺,这里还有大量的食肆与客栈,由于正逢盛夏,天气炎热,有的客栈还为南来北往的客商们提供免费的解暑茶;沿街也有挑着担子的小贩从附近村镇赶来叫卖货物。街道上不时有驮着货物的马队往来其间,从装束看,除了本地的汉人,还有不少苗人或从南疆过来的摆夷人。

渔道人一行走过一段官道,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涂山观所在的南山山脚,抬头望去,只见道观掩映在青山之中,沿山势而建,山门正对着滚滚东去的长江。虽然楼宇规模不大,倒是颇有一番气势。涂山观所在地为老君洞,也是道家在蜀东著名的洞天福地。

几人开始沿山路攀登,虽然道路变窄,但至少还有着三尺宽的青石台阶。几人加快了脚程,只用了小半个时辰,便来到了道观门口。果然这道观规模不大,顶多相当于蜀地小型士族的院落,和江南或者中原的大型庙宇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

渔道人带着檀宇清和甘若怡在道观里很快走完了一圈:正殿太和殿,内有道祖老君的塑像,此时也有稀稀拉拉的香客在敬香祈福。后殿为禹王殿,此殿祭祀的是大禹王和禹王妃涂山氏;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道士,虽须发全白,正神采奕奕地在殿外为一老妪解签。渔道人带两人上前行礼,那老道士微微点头,算是回礼,砖头继续与那求签的老者交谈。

檀宇清还想仔细观察这小小的道观,寻思着哪里才是众位师兄们的住所,渔道人却带着两人从禹王殿后方的侧门走出道观,又踏上另一条上山的小道。这山路变得十分狭窄,只能容下两人并肩前行,且崎岖而陡峭,几人很快便穿入了密密的树林之中。转过一座山头,一阵浓雾在密林中突然升起,四周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原来除了世俗中的道观,涂山观在山中隐秘处还有另一方福地,先祖火龙真人在此地按照九宫八卦的次序布下了迷阵,若无人指点,便难以继续深入其中了。

檀宇清和甘若怡于是紧紧跟随着渔道人,在浓雾中穿行,不一会儿来到了一个山洞入口。这洞口隐藏在一棵巨大的黄桷树后面,只容下一人弯腰进入。可一进入洞中,却发现其中别有洞天;这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巨大溶洞,但也有着人工开凿的梯级,不时有阳光从山顶的小洞透射进来,照得洞中山壁内的形状不一的钟乳石一片栩栩生辉,也勉强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沿着洞内的梯级往上穿行,洞中不时有流水涌出,汇集到梯级边上的深涧内。洞中有的地方狭窄,有的开阔,一路前行也能遇到有好几处分叉的路口。当然渔道人知道正确的道路,只是有的分叉路似是通往无尽的深幽洞穴,有阵阵幽凉的清风从洞穴中吹来,发出轻声呜咽一般的声响。有时往洞穴中望去,仿佛其中有着忽明忽暗的光线闪动,像是某种异兽在窥探着自己。这不由得牵动起檀宇清的心怀,突然有了深入洞穴之中一探究竟的冲动。

一边行进,渔道人也一边为两人解释这洞中通道的来历。原来在上古大洪水时代,南方的水系互不相通,蜀地更是一片泽国。禹王在涂山氏及其族人们的帮助下,在山中原有的天然洞穴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和连通,在南方的群山中建立起四通八达的地下水网。而如今走过的山洞,也是当年建立的大禹水道的一部分,里面的有些洞口还能继续深入;不过越往深入,越是难行,里面或许还有不少上古妖兽的遗种,甚至可能找到禹王留下的心法或宝藏。

听到了渔道人的解读,这禹王水道更加震撼了檀宇清和甘若怡,尽管好奇,但两人此时也只能跟随着渔道人一路前行。不一会儿几人总算踏出了洞口,却已接近到了山顶。山顶平台上有着一座凉亭,亭内一方棋局,此时已无人对弈。山上再无别的出路,只有一座铁索吊桥连接到对面云雾缭绕的山中。几人在凉亭中稍事歇息,便小心翼翼的走上吊桥;不一会儿,第一座吊桥便走到了尽头,此时已在另一座山的山腰之中。一条瀑布山顶倾泻而下,落入旁边的深潭之中,激起巨大的声响;从山腰的通道穿过瀑布,前方又出现一座吊桥,再次通向另一处的云雾之中。几人接着踏上了铁索吊桥,檀宇清此时已似乎稍微适应了吊桥的晃悠,于是脚步也便更加从容了。

连接两山的第二座吊桥与第一座差不多同样长度,几人很快走到另一侧桥头,便能望见这隐身于尘世之中的涂山观了。与世俗中的道观相比,这涂山主峰高耸入云端,山间云雾缭绕,参天大树林立,时有鹤鸣猿啸之声,果然是一个世外清修之地。

穿过吊桥之后,便来到一处广场。这广场规模与巴郡城中上清观殿内广场相当,这里也是观中道人们平日演武或切磋之地。此时,从广场前的第一间楼阁里走出一名青年道人,他不留胡须,皮肤白净,但却身材高大,笑吟吟地迎着渔道人走了过来。

渔道人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一阵寒暄之后,便让檀宇清和甘若怡上前来行礼。他说道:“宇清、若怡,这是你们的颜晗师兄,道号宇钧,在我们几个师兄弟里,他对道家正统符箓修行是最有天赋的。”

颜晗一脸惶恐,赶紧说着:“不敢当,师兄过誉了。”眼见着檀宇清和甘若怡过来行礼,颜晗又赶紧微笑着回礼,一开始便让少年们心中倍感亲切。颜晗正待询问这两名少年的来历,渔道人便已经先开口了:“颜师弟,事情经过待会儿我会详细告诉你。我们之前在山门已经见到了吴师叔,我想他很快便会返回。对了,顾师叔是否还在闭关?”

得到颜晗肯定的答复后,渔道人接着说:“那好。颜师弟,我先带宇清和若怡先去拜拜我们涂山供奉的禹王爷,还请你通知一下尚在观外的修行的几位师兄弟,请他们赶紧回来,有要事相商。”

颜晗点点头,他见到渔道人突然如此郑重地要把几位师兄弟们召回观内,多半和眼前这两位陌生的小友有关,心中对他两人的来历更加好奇。这时,甘若怡突然问道:“渔道人大哥,我想问一下,颜师兄是怎样才能通知在观外的其他师兄弟呢?”

渔道人笑了笑,回答道:“我们师兄弟间可以通过特殊的符箓,把简单的信息传递给观外的师兄弟们。不过传递的内容和距离,却和自己的道法修行有关联。要不这样,等下颜师弟做法的时候,你们也在一旁观摩一下。”

听到这小丫头甘若怡随口把大师兄韦恪叫做“渔道人大哥”,心中也觉着有好笑。不过大师兄对这两人还颇为上心,自己门派的道术对他们也并不避讳。

他们几人于是穿过广场,走进了涂山观的第一间正殿,殿内的景饰和一般的道观却略有不同。殿内供奉着的自然是大禹王,这是一座依托山势,在山壁中开凿的石像,石像有两层楼高。这涂山观第一殿禹王殿也正是依山而建,也算是为禹王时刻遮风挡雨了。

禹王石像看上去虽年代久远,但神态依旧栩栩如生。这石像所刻画的是在治理水患的关键时刻,禹王右手紧握着禹王神铁,虽有风霜之色,但眼中满是豪迈与坚毅。禹王石像旁还有另几座,身旁刻着一位与他并肩而行的端庄妇人,是大禹王妃涂山氏,她虽衣着朴素,但难掩秀美,身后九条长长的狐尾若隐若现。两旁边还刻着两只神兽,分别是应龙和玄龟,这两神兽辅佐禹王,为治平天下洪水也立下汗马功劳。

渔道人带着檀宇清和甘若怡,恭恭敬敬地向禹王行叩拜之礼。礼毕之后,渔道人又接着向两人介绍:涂山观的创始人火龙真人,道成之后云游四方,因为机缘巧合,发现了这隐藏在阵法之中的涂山主峰;这里山清水秀,灵气充沛,或许曾是当年禹王和涂山王妃的一处修行之地。当火龙真人初到此处之时,这里修行洞天已荒废多时,仅遗留下这几尊石像。火龙真人于是不忍见禹王道统中断,便重辟此处洞天,一面寻找禹王的传承心法,另一面开宗立派,以传续火龙真人的自己的道学心法。经过几代经营,此处尽管与龙虎山、青城山等道门名山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也算初具规模了。

听完渔道人的介绍,檀宇清心中对大禹王和火龙真人的道统更加向往,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也许涂山观正如渔道人所说,此处规模较小,在江湖中也名不见经传,但道法传承却更加纯粹,若自己能艰苦修行,必能有所成就,对未来也更加憧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