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停刊
作者:三月三生      更新:2020-05-03 12:56      字数:2197

叶欢是一个行动派人士,有了想法之后就迅速开展行动,在下一个工作日的时候安排助理联系调查公司,关注联美电影公司的情况,等待下手的机会。虽然在邓莉君的助理那里闹了一肚子意见,叶欢还是能够弄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的,最近能够下手,而且能够买得起的电影公司也就联美这一家了,过了这个村就赶不上这个店了。

这个时代,由于美国的反垄断法造成了电影公司和院线之间的剥离,电影公司不得经营院线业务,当然,叶欢也没想要做院线这一个重资产且前景尚不明朗的项目。联美资产规模并不大,不然一部《天堂之门》区区4000万美元的投入打水漂就让它维持不下去了。叶欢看重的是联美在之前从米高梅接手过来的发行业务,有了这个业务,叶欢既可以发行电影获益,也有管道将华语电影发行到全世界。

自从李晓龙仙去之后,尝到过北美市场甜头的嘉禾曾经多方努力希望能够将电影发行到美国,可是不管是寻找李晓龙第二还是开辟新片种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叶欢拿到联美的发行业务之后,说不定可以借此剥削嘉禾呢。叶欢可是知道邹老板为了打开美国市场可是一改在香江斤斤计较的习惯,很是挥金如土,自己从他那搞钱虽然有些不地道,也不是完全没有补救的,至少让他的钱不要像叶欢前世一样打水漂了就是了。

不过在这个时间里,联美的一切表现都还很正常,还在好莱坞占据不菲的市场份额,能够为保险巨头泛美公司的年度报表增色不少呢。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向泛美公司的老总说联美将会掉进深渊,你们最好的选择就是趁它的价值还高的时候将它卖掉的话,那么他一定会被泛美公司那边认为是石乐志了。

不要说别人了,就连相当信任叶欢眼光的助理们也觉得叶欢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了。虽然联美自被保险巨头泛美公司收购以来就不断发生龃龉,但是泛美公司的人再怎么说也不会放弃下金蛋的母鸡,叶欢想要收购联美,这和虎口拔牙没有什么区别。

泛美公司对子公司联美频繁的发布电影感到不满意,并要求将所有印刷品和广告中联美的标志上删除泛美公司,母公司希望泛美能够将联美换成泛美影业,并将影业独立出来。由于没有和董事长谈拢,在1978年,公司关键人物出走并成立猎户座影视公司,泛美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让他们离开,这些关键人物涉及好莱坞金额数目庞大,在离开之后首先发送一份贸易文件警告了泛美公司。

但是,在美国人中间有着一句广为流传的话“businessisbusiness”,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两个人在某个领域杀得热火朝天同时又在其他领域完美合作。叶欢不觉得向泛美公司求购联美是对泛美的冒犯,而且泛美公司也不会因为叶欢对联美有野心而和叶欢开战。

对于尚未发生的事情,叶欢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也不打算解释,叶欢让他们就把这当成一步闲棋,当然为了掩护,叶欢让商业调查公司调查整个好莱坞影视产业的现状。

随着时间的流逝,叶欢接到了一个让他相当震惊的消息,一直被认为是英国的第一主流大报,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的《泰晤士报》竟然在1978年12月1日停刊,目前还没有复刊,而叶欢从来不知道《泰晤士报》竟然停刊过。而且《泰晤士报》的财政压力比较大,它的金主小汤姆森已经不堪重负了,很有可能会出售这家历史悠久并且相当有影响力的报纸。

而且,叶欢在穿越前曾经历过“窃听丑闻”,那时候他发现《泰晤士报》也在“小报大亨”鲁伯特·默多克的旗下,这让他有一种三观被刷新的感觉。这也证明了在小汤姆森之后,《泰晤士报》有过易手,要知道小汤姆森所在的汤姆森家族出身加拿大,而默多克则来自于澳大利亚。

好奇之下,叶欢也收集了一下《泰晤士报》停刊前后的消息,发现事情很有意思的。两年多以前,《泰晤士报》股份有限公司提出要采用新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包括由新闻工作者直接排字,并且要印刷工人保证不停顿的生产。而印刷工人工会则对裁减工人一事要求给予补偿,并且提出在新情况下各类工人待遇条件。谈了一年之后谈判破裂,资方宣布于1978年12月1日起无限停止出版。

1966年,阿斯特家族将《泰晤士报》出售给来自加拿大的大出版商罗伊·汤姆森,这时的《泰晤士报》已经不堪重负。汤姆森本是加拿大人,50年代到英国闯荡,创建了汤姆森集团公司,该公司是二战以后英国最大的报业公司,目前尚拥有五十多家地方日报、五十多家杂志。尽管由这么大的报团来经营《泰晤士报》但也没能挽救《泰晤士报》,老汤姆森曾为弥补报纸赤字花掉了80万英镑的家产。

小汤姆森叫肯尼斯·汤姆森,他经营有许多其他工商业,并非专靠出版《泰晤士报》一份报纸来赚钱。他决议停刊报纸,同工会一决雌雄,为此不惜承受暂时的经济损失。通过深入了解,叶欢发现这才1979年,欧洲的工会势力就已经这么强大了,为了采用先进排字印刷技术都要费这么大的力气,更别说其他决策了。叶欢发现英国工会权力太大,破坏了劳动力的自由市场,他们单纯追求工人福利,不关心技术进步和国家经济发展。

这也给叶欢敲响了警钟,穿越者不是万能的,至少在利益面前不是,他需要知道这是英国的特例还是整个西欧都是这个德行。如果都是这样的话,叶欢觉得还是要减少投资欧洲得好,自己身娇体柔的可侍候不来这帮欧洲大爷。

到这时,叶欢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国内资本在欧洲收购行为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要知道这个时候的欧洲工人还不像共和国崛起时那么大爷呢。也明白了为什么作为民族主义发源地的欧洲会大规模引进其它民族的劳动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