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天翻地覆
作者:鬼与者      更新:2020-05-04 20:46      字数:2318

生活水平的提高就在于此吧,地方广了,人就稀了。就像小房子换成了大房子,人均所有的面积变大的同时,就是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拉大。你是喜欢挤在一起看电视嗑瓜子,还是喜欢独在一个大房间里敲电脑玩手机呢。想必各有各的喜乐和忧伤吧。

但是时代的发展并不容许人们回顾和后退,发展了就是进步了,进步了就是更好的。道路加宽了,街面整洁了,汽车不用绕道了,毕竟现在的街道是汽车的天下,自行车行人都得靠边站,哪还容得下小商小贩的聚集存在呢。改造后的他们,就都聚集到鑫隆市场、金伍兴商城去啦。但是记忆中繁华的茜街,依然在老菖苹人的心里占据着过往的一席之地,成为了老一辈人的执念。

鼓楼商场的西南侧,是菖苹唯一的一家电影院,里面很大,很黑。慕颜记得去看过几次电影:《井》、《妈妈再爱我一次》、《男妇女主任》,可能还有其他的。每次的感觉就是黑,只有屏幕忽闪着光亮。回头向上看时,可以看到座位上方有个方孔,从里面向外面照射着变换着颜色和宽度的光线到影院的大屏幕上。

那时候,其实慕颜最喜欢看的电影是小区里游走移动的幕布电影。记得还被妈妈用斗篷裹着抱在怀里的时候,就和邻居们一起去楼房的房山那里看电影啦!这里的房山可不是地名哦,是房子的侧边的意思,不知道这是哪嘎达的名词词汇,总之房山就是指楼房的拐角处就对啦!

由于这段时光尚且年幼,所以呦,根本不记得看了什么电影啦,总之都是些诸如《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红色娘子军》《鸡毛信》《小兵张嘎》《小萝卜头》什么的吧。那时候的人们的心还都是红的,公众的底线还都很高的,老少皆宜的大众影片总会让人们看得乐呵。

一听说哪个楼旁边今晚要放电影了,吃过晚饭,人们就各自搬着板凳拿着马扎聚在一起早早等位了,或是站在外围甚至趴在窗台一起翘首以盼,颇有其乐融融的大家庭的感觉。

放电影的不知是哪里的什么组织,因为那时候慕颜还太小顾不得这些,就知道有专门的人会在楼房一侧的墙面上挂上拉开的白色幕布,然后有一个架起来的机器发射着银幕电影特有的光线变换着影响。街头电影院就这样愉快地放映着啦。

人们一起激动着、嘻笑着,共同度过一个喧嚣热闹的夜晚,然后在幕布上大大的“完”字显示过后各自散去。这种移动的“电影院”似乎至今还在偏僻的乡间存在着,但是城区里是再没有这种娱乐可以消遣了。现在的人们都在电脑、手机上随时下载播放着想看的剧情和影片,再也不需要一群人挤在一起穷欢乐了。

后来,在政府街上还出现了录像厅,印象中也是黑黑的,也不知道人们怎么就喜欢聚在黑黑的地方喧闹。当时的片子也尽是些港台的武侠或是警匪的片子。同样感觉黑黑的地方还有鼓楼对面的迪厅。晃动的霓虹灯光、振动的声响、乌烟瘴气的空气,体温升高的人群。还有鼓楼东街的旱冰场,场内有几个宽大的柱子,穿着沉重的旱冰鞋,就在场内平滑的地板上围着柱子绕啊绕的,时不时地会撞到谁的身上或者失控着滑到一旁的围栏上。场内播放着流行的音乐,同学们手拉着手一起滑,还有小情侣们相拥而行地滑。

但是场面远不如法国电影《初吻》里苏菲玛索的画面浪漫动人,“法兰西之吻”果然不是任何人可以相比拟的。也许是因为少了《reality》这首曲调悠扬、浪漫动人的法国情歌吧!这首歌甜蜜温婉,听着让人陶醉,瞬间回到青涩冲动的八十年代……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曾经的美好吧!英语专业四级水平的作者倾情翻译——

dreamsaremyreality梦境是我的现实

adifferentkindofreality一种与众不同的现实

dreamsaremyreality梦境是我的现实

theonlykindofreality一种独一无二的现实

idreamofholdingyouallnightandholdingyouseemsright我梦见整夜和你甜蜜地拥抱在一起

perhapsthat'smyreality大概这就是我的现实

dreamsaremyreality梦境是我的现实

iliketodreamofyouclosetome我喜欢梦见你与我靠近

idreamoflovinginthenight我梦见我们整夜缠绵

andlovingyouseemsright而爱你是如此的美好

perhapsthat'smyreality大概这就是我的现实

——

但是同样喧闹的场内躁动的青春荷尔蒙气息是一样的,也成为了那个年代的青年人共同的独特记忆。后来,这些娱乐场所都渐渐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网吧、ktv、桑拿房、健身房等等。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乐子,人们总会给自己找点什么消遣。

说完这些主要大街的重要地点,下面说说当时的几家大的国有企业吧。萳口大厂、暖瓶厂、水泥厂、手表厂、面粉厂、衡器厂、钢圈厂、化肥厂等等。这些厂子生产的产品远销国内外,那时的工人真可谓是风光无限。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国企转型、计划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很多厂子逐渐衰落一蹶不振,最终走上了停产、破产的道路,工人们被迫下岗买断,工龄和自己的青春年华随着厂子的一笔买断费统统交付给了国家。

不管怎么说,上了半辈子的班,工作了几十年的工厂车间,一下子说没就没了。这让人到中年的工人们情何以堪。失望,失落,失去,失重,失业。买断的钱对于往后的生活费用来说就是一个起步费,今后的生活还要继续,中年人的心思有谁能懂。但是大多数人只有无奈的接受,双职工的家庭就更是捉襟见肘生活急转直下。头脑灵活资源广泛的管理人员还可以转岗再就业,老实本分勤恳劳作的技术工人大多就只有接受低薪跟着老领导另起炉灶或是选择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