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书上所写六人,分别是吴王李运、魏王李弘胜两名皇子,又有唐国皇家宗室的滕王世子李修琦、临淮郡王李诱、嗣王康王李微以及最后的嗣王蜀王李诀。
这其中,蜀王李诀年二十三、康王李微年二十一,其余人年纪大多与永平相近五年前蜀王李诀是唐国皇室中除了皇子之外最年轻的王爷,但四年前老康王李元裕去世、长子李微承袭爵位之后,他就就不是了。
这六人中,前两个大家都相互不感冒,却还是必须占两个位置,因为你不能告诉唐皇他的儿子你一个也看不上。
至于五皇子平阳郡王李洛、六皇子庆王李元竹、七皇子乐良郡王李元痕三人,除非当真心仪,否则名单交上去,万一唐皇李言庆突然父爱发作,那也是件麻烦事儿。
相比之下选择吴王和魏王就简单多了,无需操心,这两位就会自己找人在唐皇耳边吹风细数自己不适合和永平公主联姻的一百种理由。
永平所选的余下四人,从昨日夜宴上所见和以往情报表示,也都是脾气温和的,地位在唐国宗室并非挑尖也非完全不受重视,容貌修养也算不错。
从昨日五十多名皇室子弟中选出这四人并不算奇怪,所以寒天更有必要去确定妹妹的想法,确定这些人中是否有永平所中意之人。
联姻是永平自己的选择,但是作为兄长,他自要尽力给她最好的。
什么是最好的?当然是最合她心意的。
......
寒自然睡醒时已是正午时分,阳光从树叶的间隙中落下,睁眼时微有些刺目,她伸手挡了挡,坐起身来。
“竟是睡了这么久么。”寒叨念了一声,看向长生,“昨夜可无事?”
“一切尚好,有几只小兽经过,因着主人布置的药粉,也很快离开了。”长生回答道。
“长生,你唱歌果然很好听。”寒轻笑。长生不仅容颜绝世,声音也是极为好听,明明是优雅从容的样子,开口却常常自带魅惑,若非有契约在身,她怕是早就被迷得移情别恋了。
所以说,昨夜突然央着长生唱歌,显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早有此意。
“那歌印象不深,唱错了许多处。”长生轻声回道,并无尴尬羞惭之意。
“又不是表演给人看,管它对错,高兴便好。”寒笑道,“真是遗憾,以你的见识,若有实体,古琴造诣必定远超于我。”
长生虽是魂体,但能持剑战斗,自然也能抚琴,但没有肉身便没有五感,单用灵力控制拨动琴弦的话,费力消耗大且不说,效果也必然落了下乘。
这便是长生昨夜不愿意抚琴的缘故了,若是做不好,索性不做。
寒显然不是那种醉酒醒来就断片将一切忘干净的人,昨夜的一切,连细节她都记得。
说起来......昨夜流着泪低声倾述的样子也有些丢人,幸好没有外人在。
然而过往之事,酒后悲伤也就罢了,如今醒来,该如何自然也要如何,并不因此变化。
闲聊几句之后,嘱咐长生暂且在外面等候,寒独自入了空间中的小楼,将一身略显繁琐的仙裳换下,穿了一身简单些的浅粉色烟纱散花裙,这才从空间中出来。
“竟跑了这么远?”调出地图看了之后,寒道。
昆仑弟子下山历练,每人都会在九重增城领取一份东篱洲地图,其间凡有人迹之处,基本都有记载,比之凡间国度的军事地图更加详尽许多。
从蜀州到江州的那些天,一时无聊,寒便和长生一起用系统的地图功能将东篱洲地图做成了电子地图,用起来一下便方便不少。
而她此刻所在位置,距离盛京城已有六百多里,到了襄州境内,此处山脉名叫小华山。
“《东篱山水异事》有记载,小华山,山上的植物多荆棘类,山上的野兽多是野牛,山的北面有很多适合制磐的石头,山的南面有很多暖玉,山中的鸟类多是红色的锦鸡,可以防火,山中还有一种叫薜荔的草,形状如乌韭一般,生长在石头上面,有的也攀援树木生长,吃了它可以治疗心脏类疾病。”寒稍作回忆后,“可惜了,如今所见不过是凡间山水,真正的小华山却隐匿不见,无处寻找。”
“主人是想起李承钰的疾病了。”长生问道。
“确实如此,《昆山药典》中对薛荔也有记载,言道它对于心脉、心脏损伤的修复最有奇效,只是真正的小华山从上个纪元灭世天灾之后便已经无处可寻,近几千年来薛荔也成了无处可寻之物。”寒点点头,“以孙思邈师伯对于钰师兄的重视,未必没有来这小华山寻过,怕是想来结果不尽人意罢了。”
长生道:“既如此,主人可有意寻找一番?”
“永平最多几日便要出嫁,我不便缺席,连孙师伯也无法,如何能被我轻易寻到?”就算她有那个气运,怕也不是一两日的事情,寒摇摇头,“只是,既然昨夜随意飞行便到了此地,焉知不是缘之一字。”
“主人既然有犹豫为难,不如我出个主意?”长生笑道。
寒道:“说来听听。”
“我方才看了地图,我们应当是在小华山山脉的西边,小华山从西到东不过七十余里罢了,以主人如今实力,用风行万里行走,也不过半个时辰左右便能穿越。此过程一直开启的‘洞微’的话,消耗虽不小,却尚能承受。”长生道,“何不如此先做一番粗略查探,我也可同时将小华山详细录地理入地图之中。”
玉清观弟子低阶时修炼的身法有两门,纵云术偏轻身行动,风行万里善长途奔走,只是寒突破筑基后可以御剑飞行,用于赶路的风行万里自然也就不用许久,长生不提,她一时都想不起来。
“你这想法,倒也可以,一切皆由天意。”寒点了头。既无足够时间,便不必刻意去做,先粗略查探一番,若有了收获自然最好,若无收获,便日后再提。
修道之人,修的是顺应天意,如此做法并无不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