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铁甲城
作者:占争贩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594

悠悠岁月,转不尽冷暖人情。.上一回说到落拓书生陆子元,因研读鬼谷子而习纵横之术,平步青云,一路上受尽苦难,尝遍冷暖,最终被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兄弟背后放了两刀,流血不止。可也算是这书生福大命大,伍义走后,书生硬是用一条裤子死死勒住伤口,凭一股意志力坚持了整整一夜,最后被一个山中打柴的老年人救起,将息了半年时间,总算是拣回一条小命。

书生恨尽了天下人,看淡了人间所有事。但他知道自己绝不能就这么死去,或者庸庸碌碌的等到老死。他还有一件事情放不下,那便是为小师妹报仇。于是伤病好了之后,无以报答老人救命之恩,书生仍然一狠心独自走了。他的复仇之路还长。这一去,时间匆匆而过,便又是两年。

诗有云:烽火烟消镇节安,君臣作乐夜深阑。

幽辽未下中原患,忘却当年保治难。

自古说南船北马,讲的是南方多河流,北方多平原。其实看中国几千年内外,惯常有南北之分。说南经北政,南文北武,地势分南北,人文分南北。到了宋太宗赵光义这一朝,连国土亦有了南北之分。原本游牧于塞北地带的契丹民族突起,占了些江山,建国号为辽,据幽云十六洲土地与南宋对峙,称北朝。从此花花一片江山割成两半,宋辽各占一方。说不清谁对谁错,但南北对立之势已成。

对立则罢,可偏偏一山容不得二虎。于是宋辽两朝征战不休。辽国巴不得一路打过汴京,将花花江山统统括至囊中。而宋国则为十六州土地挂怀,日日夜夜想要夺回失土,将长城重纳于怀。可仗打得久了,便有些疲了。俗话说酒色暖人肠,王侯们夜夜笙歌,渐渐的便不把这些事情那么的放心头。且把今日酒醉,哪管有无明朝。上面这一段七绝,不知是谁所著,但暗中怨怼君王之情显然。在朝野不理,可民间仍然有那么一批人,还心系国家旧土,惦记着百姓危亡。

地势有南北,宋朝在南方,以汴京为都城。辽国在北方,以为上京巴林左旗南波罗城为都城。二者都是天下名城,一般的富裕豪华。

再分别以这两座都城为中心,四散蔓延开去。南北则是各有胜场。宋有洛阳苏杭,辽有西京高昌。一层层剥排开去,终于在大同府,宁延二州交界。这一段地带,无疑是冲突最为激烈,战事最为频仍之地。

宋辽两国,为了数十年相对峙的局面,都十分有默契的舍弃了雁门一带,金陵一带。而把宁延二州这一片平原开阔之地作为了一线的主战场。但大多是对峙则已,大规模冲突到是很少。这一带前线也有些好处,至少没有雁门金陵那么针锋相对,那么你死我活。这一片大地带拉开了,辽宋二国都纷纷筑拢城邦,进驻个几十数百万大军,你奈我无法,我也奈你不何。这一种局势,维持了双方十数年的相对稳定。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随着宋辽二国矛盾的不断提升,争斗的不断升级。这是属于一种暴风雨来临之间的平静。一旦二国彻底翻盘,爆发出来的大战,那么一定是空前惨烈,和空前的凝结。

就宋朝来讲,若要在国内评一个“天下名城”,那么绝对轮不到北宋都城汴京。看官若要问那这座城是哪一座城,那便是赫赫有名的铁甲城。

铁甲城本名遂郡,又称遂城。地扼幽蓟咽喉,又与河东太原三界交汇。如今看这大宋版图之内,北有契丹辽国,东有北汉刘钧。自宋太祖开国以来,遂郡便被认为是抵御辽国南下第一线的屯兵大镇,城墙修得极高极厚。最多的时候这片城里驻扎过百多万的大军,闲时常备军也有三五十万。遂郡被大宋朝廷称作铁甲城,又一称作演武城。城里的原居民早就被迁到别处,整座城市毫不夸张的说就是为战争而建,为战争而生。每日天不大亮,不论寒暑,满城数十万军人便已提刀拿枪的开始操练,演武喊杀声震天回响。城外三十里沙场一年四季寸草不生,闲时作校排乒布阵,演习兵法。数万人马在上边儿奔来跑去,哪儿能长得出草来。立在城跺高处看这一片土地,隐隐爬满了纵横交错,如龟裂一般的淡红色,这都是残血留下的痕迹。自幽云十六洲失陷辽邦,长城关山一带天堑尽失,中华平原一带便**裸的暴露在游牧铁骑之下。但面对如此凶狠残忍的契丹铁骑,华夏军兵并没有低下高昂的头颅。长城失,不足以为惧。十六洲沦陷,不足以伤卑节。这座铁甲城自有辽以来,首当其冲。早已数不清经历过多少大战恶战,埋下了多少枯骨。这是在真正意义上用生命捍卫祖国的一座城,是无比悲壮的一座城。远远的看四方城门垛墙高接入云,烽火终年不熄,积在厚厚的云层里铺天盖地而来,满城尽是杀气。路途偶有商贾,也是远远的绕道而过。在这样的一座城里,生命十分脆弱,同样也十分卑微。

在另一个意义上说,正是有了这么一座城,用无数军兵的鲜血砌成,才保住了华夏一脉,任江南一地数千千万百姓高枕无忧,日日饱食,不受这战火侵略。若哪一日铁甲城破了。那么身后江南一马平川之地,辽国铁骑十日既可奔袭至汴京,那时候自然免不了血流成河,生灵涂炭之苦。

铁甲城是悲壮的一座城,但不是唯一的一座。相反在辽宋交界的这一线,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城邦。每年都有数万的军兵牺牲在这些城邦里边。但数十年来,契丹铁骑也始终无法寸进一步。就在延州一线,还有三座城堡十分著名,分别是博城,洛城,与衡昌城,这三座城平时也都有数万常备军。

而辽国也一样,一线有五座防城,中间每十里便有四座烽火台。分别是云内,西平,沙城,大定,和辽宁。这五座城同样坚固,死扼幽云十六州,宋朝数十年千方百计也拔不下来。若辽五城破,则十六州唾手可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