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者:王鹤英子      更新:2020-07-06 13:44      字数:3010

因为要投入一部反映家乡华北冀中白洋淀地区光辉革命历程的长篇纪实文学《英雄传奇·祭忠魂》的创作需要,在此前已就该部作品历经过长达多年前期筹备基础上、和现时业已进入到初始创作进行阶段,为了更深度挖掘与广泛探寻一向具有光荣革命传统以及普遍社会影响的这一地区的历史素材与信息资源,以更加充实丰富该作品内容,力求以全面客观、并生动详实地记述呈现该华北冀中白洋淀地区其史实历程与人文风貌,我们拟定于二〇一八年值金秋十月国庆假日期间,将再度前往家乡白洋淀,为作品创作而继续进行广泛深入采风。

按照行前所作详尽筹划,此次赶赴家乡专程采访其所涉范围将几乎涵盖整个安新县所辖区域的安新县城、三台、端村、安州等共五个行政大乡、以及多个白洋淀水、陆村镇。

除以上范围之外,作为我们此次家乡之行计划去往的最后一站,也即我们此行中所要特别访问的重点目标指向,即为在整个白洋淀地域中向因其所处地理位置偏僻、资源面积狭小而并不为人所瞩目、但多年来却始终令我每每想起即不禁心绪起伏激荡、萦绕万千情愫于其中的一个尤为特别之地—白洋淀水乡东田庄。

距安新县城东南方向远达十公里的东田庄位于白洋淀淀区腹地,为现今安新县属圈头乡所辖的淀中村、一个纯水乡。

作为一方圆四周以水环绕的纯水乡淀中村,该东田庄整体资源面积极为局促狭小,村域总面积仅260亩(合为0.17平方公里)、现时全村户数520户,全村总人口为1680人。

相对于向以水域浩瀚、辽阔广袤而闻名著称的整个白洋淀地域中,仅不足为0.17平方千米面积、不过只为几百余户居民的此一地小小东田庄看似完全微不足道,亦从未引人瞩目,若用今日之潮流语言来解读的话,当为一向绝少人关注,亦无具所谓任何存在感。

但正是这一始终并不为人所特别眷注的小小的水乡东田庄,它之所以多年来一直令我缠绕于心难以释怀、并必将它列作为此一次家乡之行所专以前往采访的重点目标指向,这其中却有着深埋于心底已久而并非为人所知、且极为蕴意深厚浓重、颇具一番特别含义的诸多历史渊源。

剖析其中主要因由如下有三:

其一,作为白洋淀逾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极具标志性的、同为以其辉煌灿烂光彩荣耀而遐迩闻名整个华北平原冀中地区的白洋淀八年抗战历程曾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大力书写下其磅礴浩瀚、波澜壮阔的不朽传奇篇章,而这一相对来讲始终并不起眼、不过小小的一地水乡东田庄却曾为当年白洋淀其卓越辉煌的抗战历程作出了她令人瞩目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也因而被称誉为当年的红色堡垒村。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历经当时抗战期间,向以资源面积狭小而位居白洋淀偏僻水乡的此东田庄全村仅不过百十户村民,而在这其中,既有十几户中的青壮年先后毅然弃家离乡从戎,纷纷奋勇争先,积极投入了抗战第一线,其中的众位英雄们为抗日大业凛然视死如归,抛洒满腔热血、以至付出奉献了他们年轻可贵的生命;而当时这里的村民们更是家家踊跃支前,不惜冒着生命风险、舍生忘死扞卫掩护八路军伤员、及保护我抗日军人家属等等……

在那段过往风云激荡、异常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岁月中,作为极具艰难与光彩荣耀的冀中白洋淀一地其整个抗日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作为位居白洋淀腹地的这一淀区水乡曾发生了许许多多一直以来虽自始鲜为人知、却充满大义悲壮,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生动感人故事。

而对于这些过往生动故事所进行的广泛深度挖掘,这既是用以实现对于过往风云岁月中那些胸怀民族大义与赤诚朴厚家国之情的乡民前辈们的深挚告慰与缅怀祭奠,而同时,这些前辈们他们当年为白洋淀抗战所作出的虽为默默无闻、但却显著突出且不可埋没的重要贡献,无论时代发展变化万千,作为一段尤为值得大力颂扬与永久珍藏的红色记忆,都不应为历史所抛却与遗忘。

而这,也正恰是我所要投入创作以记述家乡白洋淀地区其既往光荣革命历史与其时代人文风貌所要广泛挖掘、并用以记录呈现的珍贵资源素材。

其二,对于家乡这一白洋淀水乡东田庄,自多年以来,我本人始终怀有着思绪盘旋无以排遣名状、且完全有别于任一他人的一份尤其特殊情怀。

因为在此昔日当年、跨越长达整个白洋淀抗战期间,身为当地抗日武装以统筹组织抗敌作战的县委敌工部长兼锄奸团长、在堪为艰难卓绝的八年抗战中,始终战斗在这一闻名整个冀中地区的抗日根据地对敌斗争最前沿的我的祖父其本人作为白洋淀地区抗日组织领导人,而一向被日寇锁定为首要缉拿剿杀目标,甚至连同其家属同作为捕抓杀戮重点,置于残酷的斗争环境下,我的祖辈和父辈们不得不被迫弃家迁离世代久居、但为当时强势日军所重兵占据驻守的白洋淀新安城。在当地县委抗日组织协调安排下,于一九四一年春进入冀中抗战最为残酷艰难时期,即由原先期转移地、新安城外西北安新三台镇大北头村、又辗转到了位于城外东南的白洋淀腹地水域、与当时冀中军区主力部队机关以及当地抗日民主政府所在的该白洋淀地方抗战堡垒基地、即大田庄水域范围紧相毗邻的白洋淀水上乡村--东田庄。

自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二年在东田庄的这两年间,也正值于日寇针对华北平原我冀中抗日根据地所猖狂发动的五次所谓“治安强化运动”,也即冀中大扫荡期间。

在当时这一对敌斗争环境陷入尤为艰难残酷阶段,作为敌伪所重点指向目标,我的前辈家人们在东田庄其当地堡垒户的设法保护下,曾无数次隐藏躲避过了日伪敌寇的围剿搜捕与突袭扫荡。

但在白洋淀区域整体抗日形势进入史上最为严酷阶段、即时为一九四二年冀中“五一大扫荡”期间,在一次为紧急避险躲避敌寇对此东田庄的突袭围剿,我祖父的女儿、我的二姑不幸溺水于淀中猝然身亡。至此,时年仅为十二岁、尚处少年时代的我的二姑哑女多儿也即就此长眠在了这一水乡东田庄、位于浩瀚的白洋淀水域的堤岸边。

由此,这也即成为长久以来深深印刻在我们家族所有成员心中难以言状、永远挥之不去的无限悲戚与伤痛……

因而,我们此次东田庄特别之行,除为深入实地以为投入作品创作广泛搜集素材,同时作为家族后代,我们尤其还要对于处当年极其艰难困苦、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下曾屡屡冒着生命危险扞卫保护过我的先辈家人们的当地乡亲表达我们由衷的无尽感激之情。

除此诸上作为先期所酝酿考虑,出于我们个人情感因素,此行尚有尤为关键、亦尤具非常意义的一点,亦是对于当年处战争危难艰险竭蹶环境下、曾经在白洋淀水乡东田庄这里所不幸猝然逝去的家族先辈挚爱亲人致以我们深藏于心底的深切缅怀、并用此于特别实地凭吊我们长久萦绕于胸的无限追思与告慰祭奠。

其三,早在此前,我们即得知历来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白洋淀东田庄村自新中国成立后近七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尤其是经改革开放以来、以及在投入新农村建设中,又不断作出其尤为显著成绩,曾连续多年被评为该白洋淀地区的先进模范村。

二〇一七年四月,党中央以恢弘之举,提出建立国之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的总体规划,而东田庄连同其周围水域将被建成未来新区中的白洋淀生态核心保护区。随着这一宏伟规划的落地启动实施,东田庄村也即将连同周边水域的各个村庄进行整体动迁。

我要在该地动迁之前,借此次采风之际,对这里的村容村貌、乡土民情、历史遗存等等重点内容进行实时记述下来,唯望以此可作为对于这一特别之地留下可永久珍藏的、最为珍贵的历史纪念。

集诸上多重要义因素,正是促成我此次专程前往家乡白洋淀、并特别到访该水乡东田庄这一特为之行的动意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