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山间溪流,顺流寻潭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2-03-20 22:09      字数:2380

“庞局,这片连绵的山丘和林地,不是什么特殊区域吧?”吴夺接着又提及,“当时在环水山顶,我看到了有些地方有标识牌,只是隔太远看不清字。”

“噢,我还没有详细介绍,不是什么特殊区域,就是常规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庞统解释道,“不能采伐捕猎,不定时还有巡查人员;你们进去,到时候我会打招呼的。”

吴大志点点头,“这说明里头肯定有一些能走的路径,这倒是好事儿。”

庞统笑了笑,“有是有,就是不多。没路的地方,你们适当开辟一下也无妨,毕竟又不是故意采伐,而且简单轻微。相关部门每年也会巡山考察,收集样本。”

吴大志看了看吴夺和葛亮,又对庞统说道,“那就事不宜迟,明天我们三个先进去探查。”

庞统拍板,“好。明天我也安排航拍,这样齐头并进,效率够高。”

梅小梅举手,“那我们几个?”

“怎么,还不喜欢休息啊?”

“其实也没休息,我跟着宁霜搞古越国墓葬的资料,头有点儿大,还想活动一下呢。”

“有你们活动的时候,该分工就得分工。”庞统说着看了看权浩然,“是吧老权?”

“我倒是不想活动,扬州鼎有点儿特殊,有些事情我还没琢磨明白。”权浩然回应。

“我也琢磨了一点儿。”庞统好似起了兴致,“你说,这扬州鼎是阴火属性,当时藏于湖底,应该就是为了压制火性吧?它这个阴火属性,保存起来不会更难吧?”

“保存的难易程度和属性关系不大,属性的形成原因有点儿玄;而九鼎的材质配比,那是实打实的,也都是极为严密的,当初本就是为了永世传承。不过,从以往的得鼎来看,阴火属性比阳火属性对地气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权浩然说着便看向了吴大志。

吴大志接口道,“扬州鼎本藏于湖底,水火之间,其实还有土性间隔平衡。阴火对于地气的影响,确实可能很大。你们看,这古镜湖越来越小,从一个大湖逐渐变成零散的水网状,除了现实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应该就是:火气衍生的土气越来越重,导致水气减弱所致。”

吴夺哈哈一笑,“我只盼着不要冷不伶仃冒出什么红色怪蛇、青色巨蝎之类的东西了······”

“你这一说,我还得早安排布置,根据我们拍摄的各种资料,是要搞一个内部纪录片的。”庞统揉了透太阳穴,他要考虑的事儿确实也够多的。

······

第二天,吴大志、吴夺、葛亮三人驾乘一辆越野车到了山丘林地边缘,在一处标示牌前停车下车。

这处标识牌的一侧往里,有一条进山的路口,延伸的小路是在两座山丘之间,类似山谷,路很狭窄;类似山谷却不是山谷,路是随着两山之间的地势高低起伏的,最高处超过了山腰高度。

他们没有来太早,八点半才到,来早了雾气太重。

冬季在越州这地方进行野外探查,也算是好事儿,因为冬季雨水少;要是夏季,雨水密集,行动就会很受影响。

三人踏上了蜿蜒的山路。

这片山丘地带,山的海拔都不高,很快便沿着山路过了两座山之间的山口;往前变成下行,下行到一处类似山坳的地点之后,山路出现了分岔。

分岔在一座山体的两侧,一条走低,一条斜上。

虽然航拍图没有完成,但是他们之前也是掌握了一些资料的;斜上的山路绕过两道弯之后,会到一片山腰林地;而走低的山路会和一条溪流“狭路相逢”。

他们走的是走低的山路。

路不宽,但好在比较实,三人鱼贯而行并不艰难。

正当他们走得有些累的时候,终于迎面遇上了横在眼前的溪流。

溪流之间有错落的大石,可以借脚跨过,仍能继续前行;同时,溪流的下游一侧也有可行的小道,可以沿溪下行。

根据之前掌握的资料,这条溪流并没有流出这片山丘林区,最后会汇入一个水潭。

而此间溪流的上游,人行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多是峭壁,虽然不高,但溪边也无余处。

三人在溪流边稍事休息。

“还真是生态环境保护区啊,不仅植物长得好,动物也不少。”吴夺坐在一块青石上一边四下打量,一边说道。

冬季,很多野生动物会冬眠,而还在外头活动的,往往膘肥体壮;这里有野兔野鸡,而清澈的溪流中还能看到挺大的鱼,山上林间也不时有飞鸟掠过。

葛亮则走到不远处的一棵野果树下,抬手摘下了一个果子;实则也不能说是果子,因为秋季果子已经成熟,无人采摘大部分落地烂掉;而树上不多的没掉下的果子此时已然风干,成了类似果脯的样子。

“真特么甜!”葛亮一边说一边吐掉吃进嘴的“果脯”;差点儿被酸哭了,嘴上却喊着甜,活脱脱一副翻车的带货主播表情。

“这里居然白鹇!”吴大志则仰头指着一只飞过的白鸟。

吴夺顺势抬头一看,没太看清,只大概有红头白尾的印象,“和丹顶鹤有点儿像?”

“丹顶鹤是头顶上红,白鹇却是脸红。”吴大志介绍,“这种鸟儿号称林中飞仙,平时确实不多见,越州的这片生态环境保护区看来保护得真不错。”

吴夺点点头,接着又道,“爷爷,这条溪流,和地下河的走向,好像是垂直的。”

“嗯,地上溪流和地下河应该没关系,不过这条溪流最终汇入的水潭,是这片山丘林地唯一的典型聚水之地,我们必须得去看看。”

休息了约莫十分钟,三人在溪边顺流而下,寻找水潭。

溪边的路并不算是路,只是能走而已,比来时的山路难行。

吴夺走在前头,当走到一处山壁边上,溪流在此处形成一个水窝,断了路;好在水窝不大,直径也就一米半,吴夺顺利跨过之后,便回过头来等着他俩。

吴大志年纪虽大,跨过也不难。葛亮则是最后一个过的。

正当葛亮一跃而过的时候,吴夺忽而看到,水窝中原本没有波澜的水面上,突然间泛起了一片不小的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