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的月光映照着弯弯曲曲的珠溪河,河水清澈,河岸两边有很多一楼一底和两楼一底的穿斗式木结构房屋,沿着屋旁满是泥垢的石板路上行,路尽头是一座中国传统风格的幽深庭院。庭院为三路三进的封闭式院子,右侧长廊西侧有三个跨院,从南到北分别是花园,家丁把式院,学堂院。花园中间有个两层的戏楼。院落虽然有些地方已经破败,但是打扫的很是干净整洁,仍显示着主人昔日的奢华。
此时已是子时,古人晚上睡得早,只有街尾偶尔传来一声犬吠,左路后院正房左偏间可见一缕昏黄的油灯光传出。屋内一床一柜一桌一椅,古朴典雅。床是紫檀曲尺式围子罗汉床;柜是双开门的方角柜,用上等花梨木打造;桌是条桌,上面雕有吉祥无比的如意云纹;椅是圆后背交椅。
此时乔伟涛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经过几天的休养,身体渐渐恢复。闲谈间他已经知道现在是崇祯八年正月初三,自己现在这身体的主人叫赵胥北,曾祖是赵贞吉,嘉靖十四年进士,穆宗时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掌都察院事、太子太保,参与促成了"俺答封贡"。生有三子,长子赵鼎柱,官历蜀王府左长史,次子早亡,溺死于沱江之中。三子赵景柱,以父荫中书舍人,赵胥北这支就是出自这三房,赵家世居内江,长子蒙恩荫任城内主簿,父亲是幺子,屡试不中,就搬到这罗泉镇经营盐业,仰仗父兄照应,没几年就成了大盐商,赵家迅速成为这里首屈一指的大士绅,乱世之秋,前年川军哗变,父亲不幸遇难。
赵胥北是家中独子,今年虽然只有17岁,但是自幼开蒙,苦读经书,经过县试,府试,院试成为生员,就是民间俗称的秀才,从此见官不跪,免于差傜。去年岁考第三名更成为县学里的廪生。曾祖一生为不能平息北疆蒙古扰边而抱憾九泉,留下家训,子孙要经世报国。赵胥北名字取自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前天去县学给恩师和学政拜年,回来路上遇上饥民,差点遇害,书童吴成拼死保护,挡了几刀,小斯郑远撒丫子跑回府搬救兵。幸亏家丁来的及时。
这罗泉镇可说是个千年古镇,相传三国时,蜀丞相孔明兴师南征,曾扎营在镇边的营盘山,因连续干旱无雨,山上水源奇缺,孔明遂派兵在珠溪河畔挖井取水,只几天功夫,挖井成功,井底涌出泉水。清澈透明,孔明见井中泉水涌出,井口似箩筐大小,即命名此井为箩泉井。大军在营盘山上驻扎两年有余,需购大量的物资,百姓遂建集市。最初搬进街市的不过五十户左右,后来随着盐业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大镇,珠溪河两岸十五里之内,密布着一千多口盐井,舟缉穿梭,马嘶驴鸣,罗泉盐通过水陆两道被运至中国西部各地。鼎盛之时,这里栖居着三百多户,有盐商、盐夫、船夫、挑煤夫、挑米夫、挑铁夫。天启年起,旱涝灾害严重,各地民变四起,蝗灾、水灾、瘟疫,百业凋敝,罗泉镇也跟着衰落了下去。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