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李自成汇合了闯王高迎祥的残部,重回陕西,很快推进到米脂,绥德一带,甩掉明朝官军追击,暂时得到喘息.这日,天气晴朗,闯军大营中间筑起一道土台,李自成登台祭天,正是宣布即位为闯王,并与众兄弟将领,歃血为盟,同生共死.
即位仪式在仓促中结束,大军流动作战中,一切程序简化,只是简单的重申了军纪,各部将领仍是统领其原来兵马,没有调整.大军停留数日后,继续西行.
北京城
在皇城正门承天门南边,用红墙围起的封闭的t字形广场,承天门就是后世的天安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顺治八年时更名为天安门.广场东西南各有三个券门,东西两侧相对的两个门称为“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两门结构相同,都是汉白玉须弥座为基础,券门三阙,为单层歇山式黄琉璃瓦屋顶,百姓称为左龙右虎。
明清时期,殿试结束后,由太监将写有名次的皇榜携带出宫,经承天门,转长安左门出,张贴在临时搭建的龙棚内,顺天府尹给状元插花、披红绸,新状元骑上御赐的高头大马,走过天街,以显示"皇恩浩荡"。这是唯一允许在长安街上骑马的时候,称为"金殿传胪"。读书人十年寒窗,此时一举成名天下知,如同鲤鱼跳龙门,故长安左门称为龙门。
于此相对的长安右门却是另一番景象,每年农历八月,皇帝在承天门外的千步廊处举行"秋审"。横列几十张大桌子,刑部,大理寺,按察院等各部衙门官员在此会审后,将死刑名单承予皇上,由皇帝最后御笔勾诀后才能执行死刑。刑部官员将监狱内的死刑犯全部提出来,由长安右门的南门洞走入,跪在案桌前等待审判,悲伤哭泣,犹如身进虎口,故长安右门称为“虎门”
与承天门正对的是大明门,是一单檐歇山顶的砖石结构建筑,是大明帝国的国门,平时不开启,只有遇到祭祀,出征等重大国事时才开启。在大明门与承天门之间是是用石板铺成的供皇帝出入的中心御道。
御道两侧是有连檐通脊长七百步的千步廊,廊边有朝房一百一十间,为内廷各衙门.其边上筑有高达六米的红色宫墙,墙外两侧就是外朝衙门,东宫墙外边是礼部、吏部、户部、工部、钦天监,西宫墙外为五军都督府、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等。这里是大明国的核心心脏地带。
赵胥北破格被任命为七品知县的任命已经下达。文官升迁改调由吏部文选司管辖,武将升职由兵部武选司负责。大明自中书省废除后,内阁成为国家决策机构,吏部成为外庭唯一能与其抗衡的衙门。吏部尚书称为天官。其下各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员,皆是见官高一等,优越感十足。
赵胥北送了十两门包才进入吏部衙门内,这里同样是一个个四合院结构,跟着令吏引领,来到一个小院,这里聚了很多官员,各依相熟之人聚在一起,无论官员品级多高,到了这里都得蜷着,就算对上普通小吏也得巴结奉承着。
赵胥北进了院里东侧的第一间小屋,里面有两个案桌,每个桌子后都有两名典史模样的小吏,拿着笔,忙忙碌碌的写着什么。其中一人头也不抬,只是拉着长长的官腔说道:“来者何人?”
赵胥北挺直身板说道:“本官资县新任知县赵胥北,字伯谦。”
那个典史抬了下眼皮,说道:“那边有张纸。先填个文书。”
赵胥北看上面有名字,功名,官职,事由四项。赵胥北规规矩矩填好,递过去。那典史看了一眼说道:“外面候着吧。”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赵胥北悄悄退了出去。
屋里另一个典史说道:“听说此人是新任兵部尚书杨嗣昌的准女婿。”赵胥北以秀才出身被破格提拔为七品知县,大明立国二百余年也没有过几个先例,这件事早在吏部里传开了。
刚才那个典史说道:“不管是谁,也不能坏了咱们这百年来的规矩不是?”
“对,规矩就是规矩”另一个典史站起来说道,接过纸条。按照吏部的规矩,根据官员的品级和事由收取不同等级的例钱,从上到下都可分润一部分。他看罢,走出屋子,朝龚房方向走去
赵胥北看有人出来,马上跟过去,转到僻静处,那个典史伸出四个手指。赵胥北早就打听清楚了吏部衙门里的规矩,从怀里掏出一张四千两的银票,递过去。那人接过来,说道:“候着吧。”
贪污受贿自明中期以来已经形成了半公开的传统,各方在近百年的博弈中形成默契,这四千两,尚书得两千两,主管侍郎得一千两,主事五百两,其余各办事官员吏员都有分润三百,二百两不等,就连打杂的杂役,门房都可以得到两到四两的分润。大明自上至下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划分清楚的受贿网络,正是无官不贪。
赵胥北花了一个半时辰才办完各种手续,出了吏部衙门,大口喘了口气,缓解一下胸中的怨气,在里面处处看人脸色,太憋屈了。
在外等候的顾麒麟,刘赣等人围上来,关切的问:“如何?”
赵胥北扬了扬手中的告身,大声说道:“走,回家!”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