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写吗?别太晚了!”妻子夏樱轻声地催促杨庚早点休息。
“嗯,好的,很快了。”杨庚顺从地停下写的动作,慢慢地关闭电脑电源,然后,收拾笔记本电脑。
杨庚很想写部小说,写一部疫情的像纪录片似的小说,当若干年后,后代们看着这本非常真实的小说时,仿佛回到2020年的春节。
因为,杨庚知道,在阅文集团旗下的起点签约的话,这本带纪实性的小说将要被永久性的被保留下来,于是开始构思如何写这部小说。
国家的抗疫,都有影像记录,而民间的抗疫,却没有任何记录,但是,现在科技发达,民间的老百姓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自己在抗疫期间怎么过的,怎么工作的。
当后代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肯定对自己的当下生活有很多的反思。
比如说,现在2020年五月的的时候,全世界感染的人数已经达到五百多万。
但是,你看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他们不以治病救人为重,一些政客反而嚷着要中国赔偿他们,他们认为这个疫情是中国传给他们的,他们非常的无耻,这就是政治意识形态的不同。
我们国家举全国之力,努力控制住疫情,科学防疫,全民都呆在家里,这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事情。
不管过去多少年,后人都会知道,这个抗疫史是中国人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就是中国人自己书写的历史,中国控制住了传染性非常厉害的xinguan肺炎疫情。
杨庚构思时,就以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朋友为原形,构思这部小说的情节,就是初期时杨庚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疫情一天天的加重的感受,然后,自己如何在疫情中度过的,最后,是看到整个世界的情况。
杨庚开始想用日记体的形式写,但是觉得有点流水账的感觉,于是,加了些情节在这部小说里。
今天是周六,杨庚就在自己家里创作。
就在这部小说写到这里的时候,杨庚午觉醒来,习惯地拿起手机看,杨庚单位的通知突然发来一个特别惊人的消息,杨庚的领导突然离世。
这个消息很让杨庚震惊,因为,就在昨天周五的上午,杨庚的领导还去单位的,杨庚和自己的领导还交流了几句话的。
杨庚领导的年龄不是很大,也就四十多岁。突然就这么突然的辞世,还是让杨庚非常吃惊,记得领导第一次生病的时候,也就是17年的一个早晨。
那时候,杨庚还没有辞去行政职务,自己的办公室就在领导的隔壁,杨庚想到局里去办点事情,必须一把手签字。
杨庚一大早就跑到隔壁领导办公室,等待领导签字。
领导签完字,然后咯血了,脸色很不好。
领导问杨庚:“开车来了吗?”
“没有,我车我妻子开去了。”杨庚对领导说道。
后来,领导被卫生院的一个副院长送到人民医院救治,杨庚是单位第一个到医院看望自己的领导的,再后来,杨庚和单位里的几个代表一起到医院看望领导。
时间过得很快,从17年到20年,三年时间里,领导说走就走了。
人的生命在疾病面前是如此的脆弱,让人唏嘘不已。
杨庚的领导,在xinguan肺炎疫情期间,也是多次亲临现场,杨庚碰到自己的领导,两人都会互相问句对方身体怎么样。
杨庚记得一个特别的晚上,领导的钥匙忘记带了,领导就打电话给杨庚,问杨庚在不在单位的宿舍里。
然后,两人共眠一床,聊了大半宿。
但是,这个消息还是很突然,杨庚发了一条消息,再次确认接替自己位置的办公室副主任发的消息是否如实,办公室副主任说她也不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但是,这个消息就是真的!
要在明天,也就是周日殡仪馆火化。
杨庚从13年到17年,做了几年行政职务,非常理解做行政的人,身心都累!
杨庚那时节,教授两个班级的课务,还要兼职行政,班主任,教研组长,自己不但要操心班级的事情,也要操心行政的事情。
其实,自己病根就是那时落下的,现在好,没有行政缠身!
杨庚周日上午要补课,因为省里统一规定的,因为疫情期间耽误了课程,毕业班可以补课的。所以,杨庚就向办公室副主任请假,自己参加不了领导的告别仪式。
杨庚自己也生病,但是,杨庚觉得,一个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作为人一辈子,最重要的是自律。
不管是哪个方面,要自律!特别是生活方面的,要自律!
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场精神的修炼!
很多东西,要顺其自然!只要自己尽力就够了,只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够了。
杨庚在自己的笔记本里继续敲打键盘,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记录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