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大象漫步
作者:何帆      更新:2020-08-28 09:11      字数:2213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测试,“天星一号”具有非凡的数据处理能力,让海东觉得非常满意。

于是,批量制作“天星”就提到日程上来了。

回想起制作“天星一号”时费的周折和付出的体力劳动,海东有点退缩。耽心批量制作“天星”会把自己给累垮。

这个事儿又没有办法借助别人的力量。

无奈之中,只能使用最省体力,但又是最费脑力的方法。——从一度半空间里把“天星一号”的副本克隆出来一个,然后再把变更过的代码重新写一次。

在制作的过程中,海东生怕有遗漏,再三确认,仔细修改。又熬了几个大夜,才渐见头角。

样本出来后,不甘心的海东又拉上天空放出来测试一次,没有问题再回收,然后放入一度半空间留置备份后,才放心大胆地彻底放出来。

按计划,“满天星”共计128颗,环绕地球正好一周。各星之间互为链路联接,数据的吞吐和计算能力将大幅超过现在的速度。

同时,各星覆盖的范围之间有较大的重复,更便于加速立体模型的运算和实施。

第一批制作了十六颗,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在海东测试的间隙,海东想到了一个专有名词:大象漫步。

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威武雄壮的呢?

某国那些带翅膀的f系列飞机,在这家伙的面就简直就是玩具一个,不值得一提。

一批十六个,意味着测试工作多了十六倍不止。

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后,终于测试全部通过了。海东体重能掉了至少十斤份量。

同样,在一个晴朗的夜空,海东带着他的十六颗星又升上了天空。

经过准确的测试和衡量之后,十六颗星遍布全亚洲的上空。

在建立了数据通信链路后,海东直接用卫生电话呼叫黑屋的值班人员。大家一起同时开始了新的测试。

在一遍又一遍地测试之后,十六颗星都在正常工作,

后来,把海东弄兴奋了,直接不用测试,一批接着后一批马上推出。

海东呆在“天上”,下不来了。

海东想着一鼓作气全弄完。

根据模型推算的空间位置,到达一个位置后,放出一颗“天星”,然后就地测试、编组。没问题了,再奔向下一个位置。

原计划是一组十六个,一共一百二十八棵分批次弄完,到最后,海东一时兴起,直接克隆一个安装一个,安装一个、调试一个,调试一个、联结一个。

就这样,在天上耗来耗去的,忙活了几个月,终于弄妥了。

第一次打开卫星网络时,连海东自己都惊呆了。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过如此的清晰、明了。

怀着激动的心情,海东踏上了回程。

因为给养不足了。来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要停留这么长的时间。

落地后,海东回到宾馆,吃饱、睡足,洗了热水浴。浑身舒坦多了。

然后,又把自己关在黑屋里,给系统做了一次终极的调试。

前后历时半年,“满天星”计划终于落在了实处。

另外,已经接受培养的第一批操作者也已经可以独立上岗工作了,以柯南为首的几个重点苗子陆续开始开枝散叶了,——海东给他们介绍了几个徒弟。

这天闲得无聊,海东又如第一天带他们时那样,出了几个题目考核了他们每一个人。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最后都能实现了目的,相互之间也有了一些配合。

又过了一段时间,海东委托大明白在澳大利亚东海岸买了一个小岛。

海东在小岛上仿造这边的大棚建造了一个小规模的“大棚”,不过里面这次没有种植蔬菜,全是园林景色。

经过一番建设后,在岛上的建设进入尾声的时刻。海东把这些技术组的人员全部弄到了澳大利亚东海岸附近的这个小岛上。

由于人员太多,而且这个岛是私人所有,所以海东还是按最早的计划,把技术组的人带上了那座飞机,然后直接“飞”到了海岛的小型机场上。

从此,技术组就在这个小岛上安营扎寨了。

所有往来的通讯都是直接接到卫星中转到国内各分支机构。

慢慢地人们都陆续忘了技术组的存在,只有海东每天保持着联系。所有的业务活动都是在内部的办公网络上进行的。人们也忽视了技术组的存在。

在国内的技术组留了一些人,只是负责拉网线、测数据这样的基本活动。

过了几年以后,陆续开始有一些人从技术组退下来,调排到了国内的技术组,每天拉网线、装电线这些粗活就交给了他们。

这是后话。

在日常的使用当中,经常遇到需要调节“天星”位置的时候,有时是为了避免在高空与其它物品相撞,有时是为了获取信息方便,海东又熬了几个通宵,搞定了在地面控制“天星”位移的功能模块。

然后,从技术组内部拨了几个人全天候二十四小时值班看护“天星”,及时躲避可能出现的风险。

就这样,一切都系统化、规范化起来,更多的是把规章、制度、流程固定下来。正式的成为了一个秘密存在的组织。

虽然这个组织只是为海东这个企业内部进行服务的,目前还没有发挥到它应有的作用。但是在海东的规划和方案里,已经逐渐排在了前列。

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功能,为企业创造利润去努力。

海东又用了几天的时间,去钻研新的业务项目去了。

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样啥时候是个头?

其实,也可能是他时刻在用繁忙填补着寂漠、空虚和寒冷的冬季。

在无数个通宵达旦的钻研后,一些新的规划和项目预算提到了日程上来。

随着队伍的不断扩大,一些对全国范围内产生影响力的项目将被陆续开发出来,海东对此信心十足。

暗地里扩大着企业的影响力,悄悄地储藏了许多相关方面的人才。

他深深的知道,新的世纪、新的启点、新的计划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才储备。

他把眼光盯向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