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秉忠见舒勇领着人马到来,便果断的放弃了第三次进攻,牛秉忠其实还是有机会再攻一次的,只是他却不能保证自己一定可以拿下赵胜,在一阵权衡之后,牛秉忠选择带着麾下的剩余兵马回寨而去。
牛秉忠这一战虽然没有取得预想的战果,但是以八百破五千依然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事。
回营之后的牛秉忠先是给葭州知州董宽报喜,然后又拿出酒肉犒赏与他一同出战的八百勇士,至于此战中不幸战死者,牛秉忠承诺重重的抚恤其家人,一时间官军的营寨里士气高涨,上至将官一类,下至普通士卒,无不是欢欣鼓舞。
只是轻松只是短暂的,快乐也不过是一时的虚妄,从击败赵胜后的第二天起,牛秉忠和他的士卒们就陷入了困惑之中了。
原来赵胜不再攻击官军的营寨了,而是沿着官军的营寨开始修筑半人高的土墙,想要把整个营寨给围起来。
牛秉忠对着手下众人道:“这不过是反贼的诡计,他想要引我们主动出击,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在那土墙之后,定然有兵马埋伏,看来反贼之中还有一二个懂兵法之辈!”
官军众人听到牛秉忠这样说,都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他们也认为赵胜修墙不过是想要引他们出战,化被动为主动,目的是报昨日战败之仇!
有了这样的基本判断,牛秉忠选择以静制动,任你百般诡计,我自岿然不动。
只是赵胜的修墙行动,从早到晚一直不曾停歇,眼看绕着官军营寨的土墙马上便要修成功了,可牛秉忠依然没有看懂赵胜的意图!
在牛秉忠看来,赵胜要做的应该是速战速决,毕竟如今纷乱的只是延绥一地,只要时间一长,朝廷必然从其他地方调兵平乱,牛秉忠认为义军之中一定有人认识得到这一点,从时间上来看,修筑围墙来攻城拔寨是最不利于义军的选择。
牛秉忠将自己置于义军的位置去思考修这堵半人高的围墙有何用处,可是想来想去,不利之处到是想了不少,有利之处却是一个也没有。
也许换做一个普通的大明将官领兵的话,此时便会嘲笑义军的愚蠢,居然想用半人高的围墙来围困官军,可牛秉忠与普通人到底是不一样的,他始终认为赵胜此举必有深意。
只是这深意有些太过于深了,使得牛秉忠花费了很多精力都没有想得通透,可事情的发展却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赵胜建立半人高的围墙的不利之处已然却显现了出来。
牛秉忠部已经连续三日没有与知州童宽联络了,书信的交流既然没有,那么人的粮食,马匹的草料,自然也是早就断绝了。
牛秉忠知道无论赵胜在围墙的后面有什么埋伏,他也必须要去试探一下了,因为消息的断绝,后续粮草没能送到营中,已然使得原本高涨的士气浮动了。
想做便去做,果断历来便是牛秉忠的风格,牛秉忠点齐两千人马,便向围在他们外围的矮墙冲击而去。
随同牛秉忠出击的将士,可谓是气势如虹,前几天随同牛秉忠出击的八百人马获得了丰厚的奖赏,而他们这些没有出击的人,早就是羡慕得不得了,今天终于是轮到他们出动了,自然也想复制前几天的胜利。
牛秉忠没有看懂赵胜的意图,他自己的内心焦虑得很,可是他没有让情绪影响到他麾下的将士,反而每天都鼓励手下,告诉他们义军的举动不过是黔驴技穷,他们只需养精蓄锐即可,从这个方面来看,牛秉忠算得上是一员良将了。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知己不知彼,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牛秉忠此时不知彼唯知己,所以把握也不过是一胜一负,只是他在麾下众将士面前的表现完全是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将士们,贼人之虚弱前日一战,我等尽知也,而你等眼前之围墙,高不过半人,诸位可愿随我前去破之!”牛秉忠高声的对手下众人道。
官军众将士听了这话,都大声的呼喊着“破贼!”“破贼!”“破贼!”,两千人的呼喊直冲云霄,赵胜领着人在矮墙之后,也听得清清楚楚。
赵胜闭目坐在离矮墙不远的地方,对于这一刻他等待得已有些久了,在矮墙开始修筑之时,赵胜以为牛秉忠会来进攻,可是他没有,赵胜以为牛秉忠会在夜间突袭,可是他也没有!
而眼下,赵胜矮墙修好了,矮墙的防御也准备好了,现在牛秉忠才想起来进攻,还是选择在白天来进攻,赵胜自认为他只需要在这里静坐,等待最终的战果既可。
负责矮墙防御的不是亲卫营,也不是左右营中的任何一个,而是从来没有在战斗中显现过什么战力的火器营。
火器营除了已经升任左营主将的舒勇外,确是没有什么称道的地方,可是赵胜对火器营看重不在亲卫营与骑兵营之下,这三个营头如今都在赵胜的亲自管辖之下。
当赵胜决定由火器营来负责矮墙的防御之后,众人都表示了反对,有的直接些,说火器营没有什么经验,有的委婉些,说如今火器营的鸟铳火炮不堪用,总之支持的人很少。
说支持的人很少,是因为除了赵胜外,还是有人支持的,在那场决定义军走向的议事中,火器营的现任主官吕青和刘希尧表示了支持。
火器营现任主官吕青支持众人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坐到了那个位置,他的一切言论都要以火器营为根本,可要是换个位置他却不一定会支持的,前任火器营主将舒勇不就委婉的反对了嘛!
刘希尧表示支持赵胜的决定,再加上这几日在营中流传的谣言,使得众人看他的眼神有些奇怪。
只是刘希尧的理由说出后,却是使得众人心服口服,刘希尧从明朝的军制讲起,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过后,众人才知道原来火器在明朝军队之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
刘希尧的话同样出乎赵胜的预料,赵胜只知道火器是未来的潮流,至于这个时代的火器处于一个什么层次他是不清楚的。
刘希尧的话让赵胜对火器的信心大增,更加坚定了他要用火器营的主意,而且不仅要用,还要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