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大儒顾炎武
作者:俩菜一汤      更新:2020-12-01 06:46      字数:3482

炎黄子孙自古以来就无比重视衣冠服饰。

《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此法,虽有愚孝,但却是中华数千年文化之传统,岂能一朝改变。

而且,妖清那种发型,实在超出泱泱中华儿女的审美观!

除了妖清自身,没有哪个民族能够接受。

妖清成年男子把前颅头发全部剃去,只留颅顶后头发,编结成辫,小小一撮垂于脑后,主要是便于山林中骑射。而且,妖清人认为发辫是真魂栖息之所,视为生命之本,在战场上阵亡的八旗将士,必将发辫带回故里,隆重埋葬,称“捎小辫”或“金钱鼠尾”。

在妖清统治者眼中,前代少数民族政权中,前期基本上都是抵制汉化,保持本民族风俗,所以强盛。但后继者往往羡慕汉文化,而进行汉化改革或者自上而下提倡汉俗,导致数世而亡。

为了保护妖清的统治地位,就必须在禁止本民族汉化的同时,通过强制手段要求汉民族移风易俗,迅速地妖清化。

剃发易服,就是手段之一,而且效用无穷,近乎是统治九州的神兵利器。

妖清人在辽东、辽西的族人迁入关内后,也只有五十多万人口,并很快随着战争和“圈地令”的下达而散往中原、南方各地,而各地的汉人人口在五千万以上,这对实行“投充法”,“逃人法”等暴政的妖清政权来说,就产生了一个严重问题。

“剃发易服”就是一个无比狠毒,但却极其有效的方法,强迫关内各族人民妖清化。剃成妖清发式,使人难以辨别,达到其他民族不知道本地有多少通过“圈地”、“投充”的满族人。

同时以屠城立威,在“留头不留发? 留发不留头”为主的政策下? 妖清统治者清洗和杀戮了大量的潜在抵抗人员。这使有志之士无法组织和进行有效的抵抗,进而巩固对九州人民的统治。

为了推行“剃发令”? 妖清在江南杀至尸山血海? 嘉定三屠就是直接后果。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血海深仇。

赵佶看着老书生,略有沉思。

但因为障眼法的缘故? 凡人却是难以看到赵佶、郑八姑二人? 老书生自然也没看到有两个人在打量着他,饱含热泪跪在了黄帝像前,嘴里呢呢喃喃,似乎在忏悔? 也似乎在暗暗发誓……

说些“亡国、亡天下”的话!

“前辈? 那书生可是有问题?”

郑八姑敏感地觉察到了赵佶的精神波动,问道:“要不要弟子去查一查他?几十年身处大雪山,只知道外面改朝换代,却没想到变化如此之大,天下人竟要剃发易服? 背祖忘宗,可悲、可叹!弟子终于知道前辈为何要推翻妖清统治了? 如此下去,要不了百年? 我华夏必将沦丧。”

“亡国不可怕,可怕的是亡天下。我辈修行者? 有所为? 有所不为。这天下都亡了? 纵然成仙又有何用?轩辕黄帝在看着呢!古时大修行之辈争相为帝师,以苍生为己任,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修行人开始独善其身起来,害怕沾染红尘……不过,那老书生虽然剃发易服,心中倒是还有几分正气……”

对于儒家的浩然正气,赵佶熟悉无比,这剃发易服的老书生心中,着实有几分浩然之意。

可以说,尚且算是同道中人吧!

自然引起了赵佶的注意。

明朝的儒家,岭南大宋正在研究王阳明的心学,正与大宋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相互融合。

明末亡国的儒家门人也有几位在岭南为官,但俱都没有此人心中那股正气浩然。

那种浩然,似乎直达天意。这还是全凭本心释放的力量,没有修行儒家神通。若是修行了黄裳开辟的儒门神通,有大宋朝运为靠山,必是一代神朝大儒无疑。

而赵佶对明末清初的三位大儒,也还是有些印象的。看到这位心怀正气,但又剃发易服的老书生,赵佶又有些迟疑。

莫非是那三位中的一个?

“八姑,你去查一查那书生,我在后山等你!”

“是!”

没多久,郑八姑便领着那老书生走向后山,抱拳道:“前辈,这位乃是江南来的亭林先生!”

一个修行人邀请凡间书生一晤,简单得很,露一手就行。

郑八姑露了一手虚空凝冰的手段,老书生心中就已然明了,眼前是真正的修行人。

按照郑八姑所说的,他要见的乃是个老前辈,仙道中人,没想到一见面竟然是个年轻人,而且……他没有剃发!

没有剃发?!

好生让人羡慕啊!

老书生微微惊愕,作了个揖,说道:“南直隶顾亭林,见过……前辈!”

因为不知道该称呼什么,所以最终还是以“前辈”称呼。

“顾亭林?”

赵佶微掐手指,暗暗推算,一丝灵光在脑中一闪:“你是顾炎武?”

老书生苦笑着点点头:“正是!不知前辈唤我前来,所为何事?”

赵佶认真地看着这位干瘦清奇的老书生,说道:“你是我这次进入中原,见到的第一个心怀浩然正气的书生,所以寻你来见见。尝闻,人间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人,乃人间大儒,在黄帝陵与你相遇,真是缘分。”

“不敢,不过是亡国之辈,读了几本书,哪里能够妄称大儒?而且,前辈看我这金钱鼠尾的造型,整天用头巾遮羞,愧对先人!死后都没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啊,妄为读书人……敢问一句,如今人间已是异族天下,汉人尽皆为奴才,国破山河碎,天下将亡,不知修仙界如何?”

顾炎武带着热切的目光看着赵佶。

“修行界那些正道,都言仙凡两隔,惧怕万丈红尘,左右不过都是缩头乌龟罢了!”

顾炎武有些黯然,若是修仙界理会人间王朝之争,早便理会了,哪里会等到现在。

赵佶浅笑一声,说道:“我名赵佶,赵宋遗民,从海外而来!”

“赵ji?”

顾炎武有些莫名,既然为赵宋后裔,不该避讳吗?

赵佶笑了笑,说道:“你说这人间天下,妖清不过五十万人,我泱泱中华有近五千万之众,如何能被妖清夺得了天下?”

“唯汉奸众多罢了!若非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范文程、耿精忠、孔有德、祖大寿之流,这大好江山如何能被清人窃取?”

赵佶继续问道:“难道满朝文武没有问题吗?”

顾炎武紧皱起眉头:“辽东将门,养寇自重,致使妖清强大。朝内党争,内耗严重,亡了大明。这天下落入满清之手,我辈读书人有一半的责任。哎!前人若是看到眼前这模样,在九泉之下不知是何感慨!”

“那你还有没有反清的志向?”

顾炎武摇了摇头:“在亡国与亡天下之间,我感觉有更重要的事在等着我去做。”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颜面丧尽,不敢提横渠四言。但个人荣辱,与天下道德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顾炎武眼中的神色执着了起来,那是拯救天下苍生的意志。

赵佶明白他心中的道理,所谓亡国与亡天下:亡国是朝代更迭,这是天行有常,是帝王大夫们的事儿。亡天下是道德沦丧,伦理倾覆,以至于率兽而食人,乃至人将相食。

其实就是由华夏而蛮夷的意思,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现在妖清所做所为,就是“华夏而蛮夷”!

为了避免这种亡天下的命运发生,有志之士要做出抗争。怎么抗争呢?顾炎武还是挺实用主义的,赞同忍一时胯下之辱的做法。就是为了大丈夫的大志向,牺牲一些小节是可以接受的。

比如剃发!

这家伙强调的是留得有用之身,一朝得保青山在,不怕来日没柴烧。虽然一开始也有过好多年冒死守发的经历,但想通这一节后,顾炎武就痛痛快快把头发剃了。

他不再寻求反清,因为妖清大势已成,凭他之力做不到反清复明,也不认为这天下还有人能够做到。所以,他转而去曲线救华夏,不让华夏道德伦理沦丧在妖清之手……

可能,在未来,他做到了!

赵佶浅笑着望着这位未来的大儒,诱惑道:“随我去修仙,你愿意吗?”

“这……”

顾炎武深吸一口气,摇头道:“我曾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今国家亡了,天下眼见也要亡了,如何能够遁入深山,独善其身!”

“许你长生,也不愿意?可要知道,仙缘难得!错过了,这辈子就错过了。”

“不愿!”顾炎武说得斩钉截铁。

“哈哈!”

赵佶大笑着拍了拍顾炎武的肩膀,说道:“这口气不泄,迟早是个大儒。现在,我却是有点不想放你离开了,我大宋要灭妖清,需要像你这样的儒家门人。或许,我这次远来中原,遇到你才是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