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大元帅府
作者:半瓶盐汽水      更新:2020-10-23 19:50      字数:2499

紫禁城,乾清宫。

朱由检高坐御案之后。

“卢象升听旨。”

卢象升闻言,忙跪地叩首。

而在一旁伺候的高起潜,闻言也赶快趴在地上,铺好宣纸,提笔准备记录皇帝的圣旨。

“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文武双全,世之罕见,今闻大名知府卢象升,文能治世,武亦优殊,公忠体国,深得朕意,擢其为大元帅府都督同知,专嗣练兵之事。”

乾清宫中,针落可闻。

卢象升、高起潜,原本历史上会成为仇人的两个人,此时,一人跪地听命,一人为其撰写任命的诏书。

外臣用命,内臣任事,景象着实有些诡异。

朱由检定睛看着这一幕,历史上巨鹿之战的惨烈,便充斥在了脑海里。

时崇祯十二年,清军入关,卢象升追击清军至河北巨鹿贾庄,反被其围。

卢象升即刻据巨鹿而战,并派兵向五十里内的高起潜部求援。

但高起潜以敌情不明、不可野地浪战为名拒绝了。

卢象升无奈,只得死战,最后身重四矢三刃,壮烈殉国。

时围困卢象升的清军仅有七千余人,而高起潜部拥军三万。

“陛下,奴婢拟好了,请陛下过目。”

高起潜的声音,将朱由检的思绪又拉回了现实。

接过高起潜拟就的诏书,朱由检逐句观看,须臾便道。

“善,用印后发通政司,备案即可。”

打发走了高起潜后,朱由检虚扶起卢象升,便见其一脸疑惑。

“卢爱卿似有不妥?”

朱由检坐回御座,轻呷一口雨前龙井后,嘴角轻轻浮起一丝微笑。

“回陛下,微臣无知,敢问陛下,此大元帅府乃为何处衙门?微臣离京前并未听闻由此衙门。”

“大元帅府非前朝衙门,此乃今日朕新设之。”

卢象升闻言,心里立时咯噔一下,但稳了稳心神,又问道。

“微臣斗胆,敢问陛下,此大元帅府乃何品级,亦有官员几人,皆是何品?”

“大元帅府无级无品,若卿非要较其地位,其位等同甚至略高于内阁。”

卢象升听到这里,直接就愣住了。

内阁之外,又设大元帅府?

但朱由检并未理会卢象升的失态,接着放出了更具爆炸性的消息。

“今大元帅府尚有都督同知一人,官居四品,其他官员尚在物色之中。”

卢象升听了,差点原地爆炸。

感情自己是大元帅府的第一个官,而且也是唯一一个官啊。

卢象升顿时想哭,想再回大名干知府,知府虽然是五品,但是却有一府七县八十余万百姓可以管理。

正四品的光杆司令,他依然是光杆司令啊。

卢象升有些欲哭无泪,收拾收拾心情,又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陛下设大元帅府,意欲为何?”

卢象升一激动,索性连敬称都忘了。

好在朱由检并不在意这些礼节。

“编练新军,复我大明之威,开疆拓土,重塑寰宇格局。”

朱由检意气风发的说了大元帅府的职责与使命。

如果在朱由检的前世,这句话将会被刻在公司正门迎客石上,美其名曰:公司文化。

但如此鸡汤却没有打动早已心凉的卢象升。

“敢问陛下,此大元帅府的最高长官,乃是何人?”

朱由检闻言,遂放下手中茶盏,起身面向殿外,肃穆而道。

“朕!”

------

两日后,卢象升便收拾好了心情,前往西山去执行朱由检交代的第一个任务。

随同其一起前往的,还有锦衣卫新设司的几名官员。

在骆思恭官复原职后,朱由检便命其改组锦衣卫,集中力量建设政保司和情报司。

政保司主要对内,而情报司则主要对外,目前的任务则是向后金渗透,建立初步的地下情报网。

而此次随卢象升同行的便是锦衣卫的政保司。

半个时辰后,几人来到西山煤窑。

在跟矿主们亮明身份后,卢象升便亮起了一块木牌。

上书:天子征兵,月饷一两,伤残抚恤,退军安置,不入军籍,不扣军饷,如有意者,速来报名。

西山,乃京城西郊太行之余脉,素来产煤,盖此处多矿工。

矿工者,好勇斗狠且吃苦耐劳之辈也。

《纪效新书》曾云:因其山矿之夫,石间挣命,辛劳异常,且多有组织,素习争斗,乃征兵之善也。

如戚少保所言,朱由检便将西山煤矿工人作为首批征兵对象。

而据东厂前期调查,西山煤矿工人月钱普遍在五钱到一两银子之间。

其人员构成则多为京城附近的失地农民和破产的小手工业者,以及历年来涌向京城的各地流民。

相比于朝不保夕的矿工生活,朱由检觉得月饷一两的军旅生涯对他们更有吸引力。

果不其然,仅三日,卢象升便招够了首批的一千军士。

初,实报人数亦有五千余人,但经朱由检制定的征兵标准衡量之后,便只余不足两千人。

这个时代的成年男丁,身体素质太差了,饶是以壮硕着称的矿工,亦是如此。

与戚少保只重士兵体质的征兵标准略有不同,此次新军的征兵标准则考察更加全面。

除身高体重、肢体目力、耐力体力等身体素质方面的考察外,朱由检亦令锦衣卫政保司的官员,对每名新兵的家庭状况、邻里风评、个人品质等方面,进行了摸底调查。

最后由政保司出具政治合格鉴定书后,卢象升才最终圈定这首批的一千人。

对此等征兵方法,卢象升亦感惊奇,但细细思量之后,方知朱由检所谋深远,遂躬身厉行,亦步亦趋。

在卢象升西山征兵的同时,一封诏书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檄大明两京十三省。

随之流传的,还有一首军歌。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

‘一呼同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胡虏不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