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电池,几年前刚刚在实验室做出突破的一种新型电池技术。
应用到量产上还是有一点小问题,至今基本都是在炒概念,什么钠电池药丸、概念韭菜股之类的。
情形其实是在复制更早时的石墨烯电池故事风,说不定幕后利益团体都是同一拨人。
如果真的要量产,c国科学院某院士的团队在这方面更有发言权,他们已经在实验室完成钠电池全尺寸制作和全系测试,暂时和锂电相比的优势太小。
现在的钠电池,严格分析,量产中的性能优势极为有限,只是原料成本更低,不受锂矿分布的地理因素限制,成本更可控。
而在针对怪兽的武器开发中,钠电池、锂电池和同样完成了实验室制备的石墨烯电池都没排上号,胜出的是氢燃料电池。
所谓氢燃料电池,可以理解为一种氢气发电机,冲入氢气或液氢,经过逆电解输出电力和水。
氢燃料电池有两个分支,高性能和平价,高性能电池需要用白金做催化剂,能量供应效率比较高;平价线路就会比较笨重。
c国赶制出来的激光坦克能源车组,论证时有考虑过锂电池阵列,结果还是觉得输出电能差了些。实际部署的车组有一半使用氢燃料电池,另一半则是燃油发电机等电力设备。
激光坦克使用两百兆瓦的激光,每开启一秒使用约五十五度电。破坏力还可以,天气特别晴朗时能对二十公里外目标进行一定程度的打击,距离近一些就能形成瞬间切割。
缺点:过于庞大的车队,导致移动、射击准备的过渡时间有点长;激光天然受天气影响比较严重,尤其是大雾、雾霾情况;受限于大气环境,激光器前方有大量热能生成,为避免激光晶体变形,单发射击持续时间有限。
缺点一大堆,优点……还没实际打过怪兽,终究是不能作为作战主力,只能躲起来打阴枪进行一些测试。
实用度很有限,只是c国考虑到能源车队在出现替代后,还能作为灾区、工地移动电力中心使用,所以计划可以多造些。
游戏中新冒出来的《钠电池工程工艺发展史》,让事情产生了变化。
最早发现这本书的,是位于遥远城市深空工大的学子们。
正常考学位需要的教材只讨论理论、原理,这本书还是第一本涉及到工业生产工艺的,于是消息被迅速传开,立刻引起了各研究机构、大学大佬们的重视。
书似乎被人为修改过,所有的年代都被模糊了,但不要紧,内容看起来靠得住就足矣。
c国科学院迅速组织相关专业的人员,并邀请来国内最大的几家电池生产商技术代表,开会论证。
大家都是凡人,面对几千万字加图画的资料,没办法像幻想作品里的科技大牛一样,一夜间就消化并做出改进。
实际到论证会启动时,与会的所有人都还没看完《发展史》,这不是跳个几十章看起来也毫不费力的小说,更像是历史书,跳过几百个字就可能错过重大科技飞跃。
一边组织会议论证,另外还有一波人驻在实验室里随时跟着论证要点,做一些耗时较短的实验。
论证和实验并进,休息时间还得自己啃书,一时间把电池业大佬们忙的四脚朝天。
当一件事真正引起重视时,时间这东西挤一挤总是有的。
《发展史》论证会启动第二天,绝大多数科学家、技术代表都认为材料真实、可靠,相比大学里那些更深奥的理论,《发展史》上大部分工艺可以直接实现。
临时评价出来只过了四个小时,针对全新钠电池工厂的征地工作启动!
没错,现在还没决定要使用哪个阶段的钠电池,但这不妨碍开始前期工作。
征地、平整、挖基坑等都要耗费时间,只要在基坑挖好之前有个大概的工厂图纸,就不会出现工程浪费。
此时论证的重点集中在三个型号上,与现有的量产锂电池相比,单位重量可储存能量分别是4.2倍,8倍和11倍。
《发展史》上有低于4.2倍的,也有高于11倍的,在初步论证中都给放弃了,前者对高新武器的作用不明显,后者难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进入大规模量产。
主要还是时间比较紧张,如果时间更宽松些,或者还能找到各方面更匹配现有科技基础的型号。
但是怪兽不会等人,二级怪兽出来之前一定要造出能用的高端武器,否则一旦核武器没直接炸死,导致怪兽过于接近民众避难点,就只能等死了。
论证与实验同步进行,几十个小时后,11倍的先被淘汰。
这种名叫晶状钠电池的东西,其电解质为晶体状态,实验室初步培育晶体成果很不理想,晶体大小不一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其能量密度,在完全吃透相关工艺之前很难弄。
最后同时选定了4.2倍和8倍能量密度的型号,前者将由现有的锂电池工厂改造生产,后者则会放到已经进入土方工程阶段的新工厂。
于此同时,c国沿海所有有地铁的巨型、大型城市,全部进入人防改造阶段。
新的人防工程分为两个部分,地铁线改造和市外改造。
地铁线改造,主要是扩建地铁养护管理站,这种平时只有工作人员进出的站点,被要求扩建至至少能让一万人停留72小时,加上各地铁站的临时复层改建在内,短时间内可以收容整个城市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并保持地铁畅通。
市外,重点放在地铁总站附近,该征地征地,该填埋、铲平的赶紧做,每个城市要求至少要扩建出零点五平方公里的平地,用于建造疏散枢纽及野战医院。
网上有很多人表示质疑,问海运都要崩了,为什么不干脆放弃沿海城市?
这就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也有可能是领了外国工资的。
先不说沿海城市几亿人怎么迁移,就算集全国之力给他们迁走,这几亿人的淡水怎么供应?内陆铁路运力如何支撑额外数亿人口的物资需求?各城市排污系统能不能顶得住?等等等等。
至于海运,现在不是还有一定运力吗。
提到海运,就在《钠电池工程工艺发展史》进入各国视野的这几天,又有两艘货轮失事,与之前黄金运河事件的情况类似,都是被小小怪兽爬上去了。
而经过各方面的消息沟通,发现包括f国货轮失事在内的四起事件,货轮失事位置都在浅海或刚驶出浅海。
推测浅海海床上已经存在一定数量的小小怪兽,或许有群落存在。
处理方式就各显神通了。
a国在海运航线的各重要海峡都有军事基地,虽说除了几个流通量特别大的海峡、运河边,其他基地的规模十分有限,但可以帮忙排查一下嘛。
不过a国还是老脾气,所谓盟友求上门,先趁火打劫一番,开口就是多少多少物资、多少多少钱。
不愿意出资雇佣也可以,还有第二套方案,租借,历史经验证明,租借军事装备,非常赚钱。
另外两个重要集团,分别是西中洲的一群所谓列强。
他们有的只能拿出一两条军舰,有的能拿出麻雀大小的航空母舰,但是有海军力量的国家数量还行,凑合着也能组成几组护航舰队,通过集结货轮出行的方式,避免出事。
……很可惜,他们效率有限,方案早就有了,现在还在共同体会议上扯皮,落到实地还是各国各管各的。
另一个是东中洲的怪物房成员,c国,sk,j国,三个国家一凑,都能组成好多个护航舰队了,当然主要是c国近年舰队规模扩大比较快。
这边虽然a国表示反对,但没人理会,j国平时很听话的,可它是个岛国,海运关系到生死存亡,你a国不来免费给我护航,我当然要自己找活路!
三个国家很快达成护航协议,也不用管太远,把家门口十几个国家罩住就行。
这十几个国家包围着同一片海域,总计三十几亿人,多少还有一定文化共识,不容易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
唯一不好的是,这十几个国家产出全球90%以上的工业制成品,只用于内部,会有很多重叠产业。
但是不要紧,随着时间往后推,大家的产能很多都要转移到军事、能源、建筑工事上,过一段时间能形成新的平衡。
至于东中洲和西中洲的贸易……用铁路顶着吧。
黄金运河还没通航,就算通了,运河到东中洲东南海峡的几千公里也很难办。
土球军事体系对水下作战能力十分糟糕,能依赖的侦察设备只有声纳,这些声纳也不具备实时反馈立体场景的能力。面对怪兽,舰队护航只是图个心理安稳,当然有怪兽爬船可以当场打掉,但并不能解决水下的问题。
护航舰队更重要的任务,是随时支援航线上遭受怪兽打击的国家。
因此航线不适合拉得太长,不然舰队在另一头的时候这头被打,回航都要一个星期,如果来的是二级怪兽,这一个星期都够灭掉个国家了。
三国护航集团并不想管印大洋的事,但是c国有自身的需求,还得分出一支舰队,为东中洲至黑洲航线护航。
主要是东中洲的矿被挖了几千年,铜和其他一些矿产几乎挖干净了,不得不从外地进口。
这样一来,东中洲护航行为大概覆盖到四十亿人口,超过全球一半,海上力量差不多也到极限,只要这一半能活下来一部分,土球文明就算保住了,其他国家爱咋地咋地,自己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