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白发老翁
作者:土豆刘      更新:2021-08-18 22:25      字数:2585

司匡沉默了。

刘安说得不错,龙城之战看似赢了,其实输得很彻底。

他和卫青只不过是侥幸取得胜利罢了,且抓回来的俘虏也不过是普通的匈奴人,并非真正的匈奴精锐。

这一战,真正的战场还是李广、公孙贺、公孙敖这三路军。

除了一无所获公孙贺之外,剩下两路,体现的是汉匈士卒之间绝对的实力差距。

主动出击竟然导致一路全军覆没,一路剩余不过三千人……而匈奴那里,损失并不严重。

为何伊稚斜谈判的时候底气十足?

只因他们并未战败,反而占据优势。

若不是忌惮左贤王部数万匈奴平民的安危,想必军臣单于早就挥师入汉了吧?

公羊学派他们,走的确实太急了。

践行大复仇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们不懂兵法、不懂战术。

儒家只想着出兵。

至于能不能赢……完完全全扔给那群只会防守、不懂进攻的将领。

“虓虎,如此一观,儒家入世,对我大汉可有用?”刘安咳嗽两声,提高声调,诘问。

“有!”

司匡咬牙吼道:

“大王曾在《淮南鸿烈》中说到:仁义礼乐者,可以救败,而非通治之至也。夫仁者,所以救争也;义者,所以救失也;礼者,所以救淫也;乐者,所以救忧也。”

“学儒家入世,则天下百姓知仁义礼乐者,争相效忠于朝廷,本经皆明,大汉可存万年。”

“虓虎竟知我《淮南鸿烈》之文?”

刘安诧异的站了起来,

“不错,仁义礼乐者,利于大汉,然而,天下百姓四千万,具备此能者,寥寥无几。入世,弊大于利耳!”

“为何不培育之?”司匡反问。

“如何培育?百姓需劳作,岂能放弃本业,抄写竹简,昼夜诵读?若是如此,一年后,无粮可食!”

“若匡有传教于天下之法,大王如何取舍入世、出世?”

“传教天下?哈哈哈,虓虎竟然有孔丘之志,可惜,寡人认为不过是空中楼阁罢了。”

刘安摇了摇头,挥挥手,示意旁边侍奉的遂昌准备饭菜。

这场辩论,几乎结束了。

只要公羊不改变一味想着战争的观念,司匡就赢不了。

这便是空想入世的劣根性。

“恕匡斗胆,希望在此和大王做一个约定!”

“虓虎,坐下歇歇吧,本王累了。”刘安笑眯眯地摆摆手,“约定之事,汝直言便可,孤听着呢。”

“鄙人在胶西种地时,曾有幸梦一白发老翁,其自称羑里伯,传授二法,愿助我大汉。”

韩安国嘴角抽搐,“……”

怎么又是白发翁?

这么多白发翁怎么就单独找你?

司匡没察觉,拱手低头道:

“一法名曰造纸术,一法名曰印刷术。二者结合,三名工匠,一日可成书籍五十余册,可传三代之籍于天下之人。”

“造纸术?”刘安眉头紧锁,“寡人记得,纸早就有人制作,不仅价格昂贵,还不易书写,堪称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此纸非彼纸!吾所得之法,造价不仅低廉,书写起来,优于布帛。”

“天下还有如此神物?羑里伯究竟是何许人也?”

刘安对那人的身份越来越好奇,亦越来越疑惑。

他不相信有东西可以代替布帛,正如诺基亚不相信有智能机可以代替他的“开核桃神器”一样。

胡毋生闭着眼睛,思索片刻道:

“羑里,吾记得好像是……文王被囚禁之地吧?”

刘安呢喃细语,

“《庄子·盗跖》曰:‘文王拘羑里’,虓虎梦见白发老翁自称羑里伯……难不成是……”

“轰!”

董仲舒、胡毋生、刘安三人汗毛炸裂,迅速相互对视。

就连韩安国都睁开了浑浊的双眸,眼神中皆是惊愕。

周文王可是被称为西伯。

羑里伯岂不是……

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易者,可晓天下之事。

为何一代圣王无缘无故给一个乡野村夫托梦?

难道真的是为了令其匡扶大汉?

“虓虎莫不是知晓本王崇尚仙神,特意在开玩笑?”

刘安喘着粗气,右手情不自禁地捏紧龙头拐杖,

“文王托梦,不寻少府卿、亦不寻大农令,反而寻一农民……又有悖天道之理。”

“这匡就不知道了。”

司匡淡然一笑,

“大王,匡有个提议。”

“请大王给与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自当拿出造纸、印刷二术。”

“若匡拿出,还望大王与匡联名上书,在大汉各郡县成立太学,传授诸子百家之道,培育天下良才,以供中央之用!”

“不可!”

刘安还没出声,段仲猛地站了出来,冷声制止,

“稷下侯,太学之提议,可有教无类,符合孔子之道,在下觉得甚好。然而,那传授诸子百家之道……是否有待商榷?”

他一开始听到太学二字时,喜上眉梢,为董仲舒感到高兴。

董师也有这个想法,只不过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上书罢了。

如今司匡直接提出来,大家皆大欢喜。

然而,后面那句授诸子百家大道,让他背后发凉。

什么太学?

这不就是在长安的稷下吗!

百家争鸣场景,儒家不想看到了!

一旦再次形容这种盛况,天子哪天改变主意,来一次罢黜百家,独尊墨术、独尊杂术……怎么办?

司匡看着沉默的董、胡,以及气势汹汹的段仲。

笑道:

“段兄请放心,这个太学,以儒家为尊,之所以还传授百家之道,只为给百家留一个传承罢了。”

段仲否认道:“儒家为尊,何需其他学派?”

“匡可不这么认为。先秦儒家全盛时期,恰恰是百家争鸣之时。百家灭绝,对儒而言,无鞭笞之动力,儒家不怕步入杨朱之后尘?”

“天下皆学儒,我……”

段仲刚想反驳,一旁的董仲舒出声了,

“仲儿退下吧。这件事,为师考虑考虑。”

“董师不要一时仁慈啊!”

董仲舒摇摇头,抬手制止。

仁慈?

想多了。

公羊从来就没有仁慈一说。

他只是担心不这么做,刘安不会支持罢了。

失去了淮南王这个大汉顶流文豪的支持,太学想要得到世人认可,需要多花三十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