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罗浮观内,一面黄绢布拉开来时,上面书写了雷部众三十六天将的尊讳!
在道门神系之中掌管天雷的是雷部,而大部分人听得最多的就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看过《封神榜》的人可能就会脱口而出是闻仲,但实际上按照道门神系,祂的来头并不一般。
就不展开多说了,天尊掌管雷部,而雷部之中有三十六天将,一般人叫得出雷公电母,可实际上祂们在雷部之内,大概是隶属三十六天将麾下的。
布电施雷,自然不需要事事都请这三十六位出马!
郑殊所得到的认证雷法的仪式,至多也就写及这三十六位天将,再往上可真没有,郑殊觉得只要能够得到雷法的认证,可以使用雷符之后,其他的都无所谓。
对他而言,雷法还是一种手段,增强自身实力的,有固然好,如果没有那就算了。
天空中雷声轰隆,郑殊念动书籍所载的口诀,在一阵雷光忽动,自那云霄至上,有一道火雷降下,笔直的劈落在桌案上。
同时郑殊耳边忽然响起影视行走系统的提示音:“叮,宿主受外力影响,您的【天官授箓】体质已经发生变更,请查看!”
他本人是没有感觉身体上有什么变化,但是系统既然提醒,郑殊还是先看看再说。
只见虚拟的界面上,原先的【天官授箓】天赋,现在出现的是【欻火授箓】。
再往下看这【欻火授箓】的内容:雷部三十六天将之首,欻火律令邓天君降命所赐,拥有使用雷法的天赋,拥有此体质,已受雷部授箓,其中玄奇自行探索妙用。
云里雾里的介绍了一堆,郑殊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拥有使用雷法的天赋,也就说明他现在可以用雷符了。
事不宜迟,正好桌案上黄纸颇多,郑殊当即跑进去又端出朱砂,备好的狼毫笔,在黄纸上一笔一画将一张最为基础的降雷符画出来,笔头上元炁不散,最后落笔时,郑殊福至心灵,在符头位置上书写出雷主律令的四个古字。
原本看起来还很普通的符咒上,写下符头之后,这张符上打眼看去就与普通的符咒有明显的区别。
感觉这符更“灵动”!
这符咒的威力郑殊并不怀疑,因为在郑殊符道已经到达一个高度之后,所画的符就是越耗费元炁的,威能妙用越是强大。
光是基础的降雷符,消耗在斩邪符三倍以上。
郑殊倒也没有好高骛远,现在他的目标是熟练的画出这降雷符,然后把它收入【通天箓】之中,以后说不准会成为郑殊常用的符咒之一。
目前还有很多需要他去探索,就刚刚画符的一瞬间,在符头添加的那四个字,很明显之前郑殊并不懂,而因为【欻火授箓】天赋的影响,他才能写出这四字。
反正还有的是时间,好好研究研究~~
…………………………………
夏去秋来,原本就离秋时不远,过去的这段时间,天逐渐变冷之后,路上的行人多多少少短袖换长袖,穿得更保暖些许。
郑殊自己在罗浮观中,重新订制了秋与冬换季所需的衣服,尽管他因为研究雷法,已经极少出门,但待在罗浮观,不至于连四季变化都感受不到。
他已经极少接需要出门驱魔的活,有什么在道观里解决,再不行多拿几张真武印符走就是了,可即便如此,道观的名声远播,已经不局限于一些周遭村镇的,远处的城市,例如南边全罗南道或者北边到江原道的都有一些慕名而来的人。
资金来源完全不成问题,即便手头上有了足以扩建比这道观大好几倍的资金,郑殊也没有打算扩建或添置。
现在其实挺好的,有钱郑殊就买上好的狼毫笔,或者买一些必用的朱砂符纸之类的,还有更多的钱除开日常吃喝,郑殊打算等自己功成身退时,就把这笔钱用回村落里。
现在的话,为时尚早~
今天的罗浮观前,一辆眼熟的车子停靠在附近。
迈巴赫!
在半岛有钱人的象征,寻常人也开不起这车子。
道观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随着车门砰的一声关上时,女孩的声音最先传来:“爸爸,就是这里么?”
“对啊,好了别看那些,我们进去拜访咯,记得要有……”
“礼貌”可爱的女孩立即答道。
有段时间不见的李社长,带着自己的千金李玉姝一道过来。
走进道观里面,周围都没什么变化,还是与往常一样,李社长牵着玉姝的手踏入大殿时,往右侧看去,郑殊于桌案上奋笔疾书,旁边一摞黄符叠成小山。
玉姝刚想说话,被旁边的李社长阻止,他做出了小声的手势。
嘘~~
愣是等到郑殊手中最后一笔画成时,他抬起头来,李社长笑着问候道:“道长,一段时间不见,可还安好?”
“托社长的洪福,过得有声有色。”郑殊这话是真心实意的,若是没有他慷慨解囊,郑殊谈何能够在这道观里待得如此的舒坦。
也托那一次襄助了李社长,罗浮观就此声名鹊起。
“玉姝,快向道长问好。”
“道长好!”玉姝萌萌哒的大眼睛看着郑殊,清澈的瞳孔里,是烂漫无邪。
比起上一次见到她时,有云泥之别。
“妳好”郑殊对此也回礼以后,他看到待在玉姝手腕上的佛珠,有了它之后,想来这段时间这小女孩应该过得还妥当。
“李社长日理万机,怎么有空到贫道这儿来坐坐?是否有什么事……”
郑殊开口询问,李社长连忙摆手:“没事,就是今天刚好工作早结束,去接了玉姝回来,才想到道长,就顺道过来看看,希望没有叨扰到道长。”
“社长客气”
李社长现在意气风发的样子,也比之前过来求助于他时,也大不相同。
“那社长请坐会儿,贫道沏壶茶来。”郑殊说着转身出门去,厢房里有茶具,泡上一些茶水款待也是尽了地主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