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四方来降
作者:云开月圆      更新:2022-03-24 23:03      字数:4720

“什么?”袁尚闻言,心中不由得一惊。

他此前已经听到过苏由投降的禀报,没想到吕旷吕翔兄弟又降了,所谓五虎将竟然降了三个。

他不禁有种末日将近的感觉,再看向眼前的马延、张顗二将时,心中充满了怀疑。

既然苏由、吕旷、吕翔都已经背叛了自己,凭什么相信马延、张顗能够忠诚?

“主公,是否继续进兵邺城?”马延禀报道。

“且慢,”袁尚竟然没有勇气去正面曹军了,想了想道:“我军来回奔波,疲惫已久,先去中山修整再说。”

“可是……邺城正在遭曹军围攻啊,”马延感觉到了主公眼神中的异样,这种不信任的感觉让人非常不舒服。

“邺城不会有事,”袁尚严厉的道:“听从命令。”

“诺!”马延只得躬身领命。

……

邺城外,曹军营寨。

苏由果然把吕旷吕翔二人给劝降,前来拜见丁辰。

丁辰非常高兴,答应为二人请封列侯。

此时归降的袁军已经有八千人,战将三员,丁辰全都交给了夏侯惇指挥,并让夏侯惇率领前去截击袁尚。

夏侯惇虽然新败在刘备手下,但是军事才能比袁尚还是高出一大截的。

他率领新归降的八千军兵在去往中山的路上大破袁尚,马延、张顗随即率众投降。

此战缴获了袁尚随身携带的所有物品,包括印绶官服等等。

袁尚什么也顾不上了,中山也无法再去,率领残兵败将逃往幽州,母亲和妻子扔在邺城也无法管了。

夏侯惇率领军兵回到邺城,此时他收拢袁尚残兵,已经有一万多人。

丁辰在城下出示了缴获袁尚的物品,以打击城内守军的士气。

城头上的审配却对众军兵沉着的道:“诸位不必惊慌,这不过是主公金蝉脱壳之计而已,我等只需放心守城,主公只要去往幽州,必会率领大军前来救援,到时我等皆立大功,主公必有重赏。”

“正南先生,”旁边有都尉试探着道:“曹军新来时,不到两千人,可是这一转眼已有万余之众,咱们现在又不敢出城,城内粮草万一耗尽,该如何是好?”

“诸位不用担心粮草之事,”审配淡然道:“由邺城向西,毛城与邯郸分别由尹凯与沮鹄镇守,此通往上党郡之粮道,只要这两地不失,我等粮草就不会断绝。

再说曹军所控者,不过黎阳一地而已。

如今整个冀州所有郡县,不都还在主公掌控之下?

只等主公率领幽州之军前来,振臂一呼,四方响应,驱逐城外之军不费吹灰之力。”

守城的军兵听得连连点头。

审配说的没错,此时整个冀州以及幽州还都在袁尚手里,曹军现在就算发展壮大到了一万人,但是在幽冀两州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这么大的地盘,曹军根本就打不过来。

而袁军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他们淹死,所以不用担心这疥癣之疾。

……

“毛城、邯郸,直通上党郡,”曹军营寨内,丁辰站在舆图前面,严肃的对面前众将道:“这上党郡乃是邺城的粮仓,也是守军主要依靠。

只要拿下毛城、邯郸,切断运往邺城的粮道,则城内军兵士气必然锐减。”

众将微微点头,随时听候命令。

丁辰转身对夏侯惇道:“夏侯叔父,我想请你率军攻打毛城。”

“可以,”夏侯惇点了点头,感觉自从来到河北之后,打仗特别顺,几乎势如破竹,屡战屡胜,好像一辈子都没打过这么多胜仗,所以此时心气特别足。

“好,”丁辰道:“毛城不过是弹丸之地,如若攻城顺利,便继续攻打邯郸。

对于邯郸守将沮鹄,能活捉就活捉,捉到之后给我送来,我有大用。”

沮鹄乃是沮授之子,丁辰还指望用沮鹄来劝降更多的人。

沮氏是河北豪族的一面旗帜,只要沮鹄投降,则河北豪族必然望风而降。

话说夏侯惇率领苏由、吕旷、吕翔、马延、张顗等原来袁尚的“五虎将”,以及万余军兵进攻毛城。

毛城守将尹凯虽然奋抵抗,但此城实在是太小了,城墙低矮,连护城河都没有,守军人数也不多,被夏侯惇一击即破。

最终尹凯失踪,下落不明,或许死在乱军之中,或许逃离之后隐姓埋名,反正再也找不到这个人了。

夏侯惇再接再厉,继续率军向邯郸进发。

邯郸倒是一座大城,沮鹄麾下守军也有三千余人,在夏侯惇围困之下,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攻克了邯郸,活捉沮鹄,给送到了邺城外丁辰那里。

看着五花大绑的沮鹄,丁辰上前为其解开绑绳笑道:“沮先生既已被擒,何不早降?”

“要杀便杀,不必多言,”沮鹄虽然绑绳被解开,但是却一脸傲然之色,看也不看丁辰。

丁辰嘴角微微翘起,“沮先生乃是深明大义之人,试想当初令尊为袁绍出了多少良谋,袁绍但凡能听进去一句,也不至于官渡惨败。

沮先生父子对待袁氏也算仁至义尽,如今袁绍已死,是袁尚那无知小儿在河北自立,先生难道还要跟那小儿一条道走到黑么?”

沮鹄沉默不语,丁辰知道有门儿,继续道:“沮先生可知道,令尊如今正在许都,只要沮先生肯为朝廷效力,在下必会上表为先生请为列侯,到时迎令尊回河北,让你父子团聚,岂不美哉?”

“你真能放我父亲?”沮鹄突然出声道。

“那是自然,”丁辰道:“令尊当时被俘,之所以不降,乃是因为尔等家眷俱在河北,怕归降之后袁绍会对尔等不利,所以宁愿一死也不肯投降。

如今袁绍已死,眼看朝廷即将收复河北,公与先生即使归顺也没有什么顾虑了。”

沮鹄听说父亲为保护自己宁愿一死,他再也把持不住,拱手道:“在下愿归顺朝廷,还请将军放过我父亲。”

“那都好说,”丁辰坦言道:“如若令尊愿为朝廷出力,则丞相定会重用,若令尊不愿意为官,则在下保他回归田园,颐养天年。”

“多谢将军!”沮鹄听了丁辰的话,长长叹了一口气。

眼前这少年郎开出的条件,的确让人无法拒绝。

他只要归顺朝廷,就封为列侯,连父亲也能获得自由,想做官就给官做,不想做官就回归田园养老。

没想到曹操派来的这少年,年纪轻轻竟有如此心胸气度,就冲这一点就非袁氏父子可比。

看来袁灭曹兴也是天意。

沮鹄已经被丁辰所折服,主动道:“易阳县令韩范及涉县县令梁歧皆为在下莫逆之交,在下愿前去说服二人来降。”

“如此甚好,”丁辰道:“先生可前去告知他们,如若现在归顺朝廷,每人不失一个关内侯爵。”

沮鹄见丁辰对自己如此信任,竟丝毫不怀疑自己会逃跑,更是深受感动,感觉自己归顺朝廷是对了。

很快的,沮鹄前去劝说韩范、梁岐二位县令来降,俱被丁辰报到曹操那里,被封为关内侯。

此举在河北地界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就算此前袁绍待大家不错,可是现在袁绍已经死了,连继任者袁尚也已经套到了幽州,整个冀州现在算是群龙无首。

有韩范梁岐做了表率,就像推到了多米诺骨牌,顿时引来数十个县令纷纷前来归降。

甚至就连黑山军首领张燕,都派人前来沟通,商量归顺朝廷事宜。

张燕的黑山军最巅峰时刻号称拥有百万之众,连灵帝都拿他没有办法,只得封他为平难中郎将,使其管理黄河以北山区的行政及治安事务,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荐孝廉。

后来天下大乱之后,袁绍占据冀州,与公孙瓒大战,张燕属于公孙瓒一方,数次被袁绍击败,手下军兵散去大半。

不过袁绍却也无法完全灭掉黑山军,他们一直在山中苟延残喘。

此时张燕手下号称还有十万之众,但是丁辰猜测,大概以普通百姓居多。

这样一支势力,既然要投降,丁辰也不想与之为敌。

丁辰立即上报曹操,曹操上表封张燕为平北将军,安国亭侯,食邑五百户,听从丁辰调遣。

即使不算张燕军,有那数十个县令县长归降,又就给夏侯惇凑了万余军兵。

丁辰与曹操沟通之后,让夏侯惇率领这两万人,回过头来以背弃盟约为由,攻打袁谭。

袁谭攻下那甘陵、安平、渤海、河间四郡,屁股还没坐热,便被夏侯惇抢了去。

袁谭、郭图、辛评等人及其家眷也被押送到许都,听候曹操发落。

随即夏侯惇势如破竹,再接再厉,顺势东进,彻底扫平了青州袁谭的残余势力。

夏侯惇自从来到河北以来大发神威,不止击溃了袁尚,而且拿下毛城邯郸,如今有扫平了青州,算是彻底扬眉吐气了。

很快曹操派来的使者便到了,封夏侯惇为青州刺史。

至此,袁氏地盘的青州被划为曹氏版图,冀州大部分要么被攻克,要么主动投降,也大部分归顺了曹氏。

邺城周边,只剩下邺城这一座孤城还在效忠于袁尚了。

……

许都,丞相府早议。

曹操居坐正中,手中拿着一封书信,微笑着道:“据子文报来,冀州又有十几个县愿意归顺朝廷,元让已派兵前去接收。

看来不用老夫再往河北派兵,子文用一己之力便能平定冀州了。”

他犹记得,当初从河北撤军之时,留下丁辰驻守黎阳,仅仅是作为将来再次进攻河北的跳板。

当时还担心丁辰守不住黎阳,嘱咐了他撤军逃命的路线。

哪想到这不到一年的时间,丁辰非但没有逃命,反而把袁谭给捉到了许都,把袁尚打的逃到了幽州,而且拿下了青州,冀州也仅剩邺城一座孤城。

丁辰自己从不到两千人马,发展到了数万人,连黑山军的张燕也投降了。

这一年丁辰在河北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所立下的功业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夏侯渊在旁边笑着道:“兄长要是再不进兵河北,子文他们恐怕就要把四州拿下了。”

“他们现在还需要老夫进兵么?”曹操戏谑的看了夏侯渊一眼。

众文武一阵哄堂大笑,此时河北的兵力已经快要赶上曹军主力了,至少张燕手下的黑山军就号称有十万之众。

当然那黑山军恐怕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真正军兵顶多不超过两万,战斗力还极差。

但至少人数够唬人。

夏侯渊咧着嘴笑道;“看来是用不着了。”

要说在场众人最高兴的当属夏侯渊,此前他们兄弟屡战屡败,难免惹人非议,连曹操都无法再包庇下去。

可是他兄长夏侯惇自从到了河北,简直就跟神了一样,率军几乎百战百胜,而且独立拿下青州一州之地,这在曹氏诸将之中,除了丁辰无人能与之比肩,他们兄弟总算也能挺胸抬头了。

而在场众人最尴尬的则是曹仁。

他当时跟夏侯惇一样战败,可是如今夏侯惇已经用盖世军功彻底洗刷了过去的耻辱,他的耻辱却还在那儿挂着呢。

他不是不知道,夏侯惇去往河北作战,完全是丁辰为其铺好了路,夏侯惇都不用动脑子,只是去顺着路捡果子就行。

可也得丁辰甘心把果子相让才行啊。

这时候曹仁抬头,却发现曹操也正看向自己。

曹仁心中微微一动,咬了咬牙道:“兄长,小弟也甘愿去河北,听从子文调遣。”

“子孝,你真愿意去?”曹操心想,你总算放下身段了。

其实曹仁与夏侯惇是曹操最为信任,且寄予厚望的兄弟,奈何这两个倒霉蛋实在不争气,先后败在了刘备手下。

后来好在夏侯惇识时务,赶紧去河北扑下身子,将功赎罪,如此曹操也顺理成章的迅速将夏侯惇提拔起来委以重任。

可是曹仁却始终不表态,曹操也无法强行把他安排到一个小辈手下听命。

那委实有点丢面子。

可是争霸天下抢地盘,面子又值几个钱,能打就是能打,不能打就是不能打。

如今曹仁终于主动提出来了,曹操感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