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层层截击,保存实力的心思
作者:样样稀松      更新:2022-03-17 12:14      字数:4899

藤野英看着郭大靖,那侧脸显出男子汉的棱角,说话的语气更显出充足的自信,不由得微笑道:“等建虏发现打不过去,再改路而走,就更费劲了。”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如果再有千枝重火枪,在另一条路上也可以加以阻击。尽管全歼建虏有困难,但多让他们付出死伤,却是肯定的。”

“建虏人少,只要抓住这个弱点,进行持续性的消耗,就能使其实力大损,不复为患。”

郭大靖轻轻摇了摇头,很是遗憾。主要是人微言轻,再好的谋划,也不能使朝廷发动整个辽东明军,改变对抗建虏的大战略。

如果我是崇祯……

郭大靖苦笑一声,自己若是皇帝,还用这样吃苦?指点江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正是穿越者最擅长的。

转头看了藤野英一眼,姑娘掩嘴,打了个呵欠,显出困倦之态。

郭大靖伸手拍了拍藤野英的手臂,温声道:“你去休息,不用这般熬着。我是主将,没有让人干活儿,自己躺倒偷懒的道理。”

藤野英想说不困,可一个呵欠下去,眼睛湿润,泪水都快流下来了。擦了下眼睛,藤野英又嘱咐郭大靖也抽空休息,自去医护兵的营地。

郭大靖带着亲兵走下山坡,巡视着已经构筑好的阵地。

与在朝鲜用砍下的树木、冰块、杂物不同,现在所用的路障更加高级,且充满杀气。

底座用铁钉牢牢地固定在地面,又浇水冻实,一米五长的短矛整齐地插进固定槽,锋利的枪尖斜着45度指向前方。

一道接一道,间隔十余米,从空中看下去,就如同枪尖的密林。从正面望过去,也让人顿时生出无力和恐惧的心理。

路障并不是把路彻底拦死,中间错落着留出两人宽的通道,路边还有供探马传送消息的窄道。建虏如果不下大力气破除路障,就可能象走迷宫似的绕着走。

路障后架设车载佛朗机,还将有火枪兵,强大的火力不会给建虏从容绕行的时间。

这是背倚小黑山,在大路沿南北方向布设的主阵地。建虏要打到这里,至少还要冲过四五道小阻击。

所谓的小阻击,就是依靠有利地形,配合地雷等武器,不死抗硬顶,杀伤一定数量的建虏后,或在建虏从山林包抄后,主动撤退。

层层截击,既是消耗敌人,挫敌锐气,又增加了主防御阵地的缓冲和弹性。不断撤退的截击部队,也在不断增长着作战经验,越打越熟练。

使用佛朗机、重火枪抵挡建虏,尽管广鹿岛军队经过严格训练和多次演练,但应用于实战,还是第一回。

郭大靖边走边认真地察看,每隔几十米,便生着火堆,既给士兵们取暖,又烧水浇冰,加固防御工事。

天气还冷,挖土掘壕有困难,却能用浇冰的方式构筑工事。只要开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直向前走了五里多路,郭大靖才赶到了最前面的阻击阵地。

负责指挥的是刘兴治,阻击阵地已经基本完备,他还没休息,在巡视检查,要做到万无一失。

看到郭大靖过来,刘兴治赶忙上前见礼,口称“见过大人。”

郭大靖还了一礼,笑着说道:“布置得如此周到细致,可别一下子就把建虏给打退了。”

刘兴治呵呵一笑,说道:“大人放心,末将心里有数。总要让他们见识下咱们真正的实力,还不枉他们大远地跑一遭。”

工事虽然完备,但阻击的人马却不多,佛朗机炮只有三门,轻、重火枪兵各三百,弩兵两百,刀盾兵四百。

按照既定的作战计划,能够杀伤二百建虏,便可以适时撤退。顶得太狠,就怕建虏改道跑了。

郭大靖伸手指了指路旁的树林,说道:“也不必非要达到杀敌数,才开始撤退。如果建虏迂回,作战激烈的话,也不要硬顶。”

“建虏要钻林的话,有很多的地雷招呼他们。”刘兴治颇为自信地说道:“再配合无声的弩箭,杀伤也不会少了。”

郭大靖伸手拍了拍刘兴治的胳臂,眯起眼睛望向大路的远方,似乎是在自言自语地说道:“如果能干掉几个建虏的大头目,应该会更有利于作战。”

刘兴治赶忙出言劝阻,“大人不可行险,近万大军还要您亲自指挥呢!”

郭大靖稍显无奈地笑了笑,说道:“你说得对。”

身份地位已经与援朝作战时大不相同,职责任务也是迥异。只为了狙杀一两个建虏大头目,就离开指挥位置,显然是本末倒置。

尽管郭大靖认为他要是伪装潜伏,狙杀成功的概率极高,但对于战局的影响,却不好估量。

况且,他现在再杀什么贝勒、台吉,也不过是锦上添花,对于建虏实力的打击,还不如多杀十几个士兵。

现在,提升自己的部队,以及整个东江镇的实力,才是郭大靖最紧迫的工作。

满打满算,也不足两年,便是明金战略转折的历史节点。机会有了,可却因为实力不够,眼睁睁地瞅着却抓不住,才是最令人懊悔不及的事情。

见郭大靖听从了劝告,刘兴治稍微松了口气,转而岔开话题,也打消郭大靖的念头。

“三十人为一队,共派出二十队,专门袭扰建虏,定能让建虏不得消停。”

二十支袭扰小队,散布于几十里的道路周边,抽冷子就用地雷、弩箭、陷阱给建虏制造麻烦。

这样做不仅能拖慢建虏的脚步,消耗其携带的粮草物资,更能疲惫他们的精神。不用说能杀死杀伤多少敌人,就是多伤几匹战马,也对作战很有利。

一切能对建虏造成负面影响的招术,郭大靖全都用上,颇有些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架势。

唉,要说袭扰,自己才是最拿手的。可惜,没有表演的机会了。

郭大靖抿嘴微笑,说道:“这二十支小队作战经验丰富,定能达到袭扰疲敌的目的。”

不仅派出了亲手训练的夜不收,郭大靖还从随自己袭击鞍山驿、秀岩的部队中,精挑细选出了精锐官兵。

每一次战斗,不可避免会有伤亡,但烈火真金,更能培养出精英。

而每一次胜利,都使官兵们的信心高涨几分。心理因素很关键,也很重要。

郭大靖希望自己的兵,都能有“建虏不过如此”的鄙夷篾视,对建虏不是畏怯和保守,而是勇猛必胜的信心。

马蹄声由远而近,打断了郭大靖与刘兴治的谈话。

两骑哨探疾奔而至,带来了最新的情报。建虏入夜扎营,距此约三十里。

“大人请回去休息,明天的战斗,末将颇有信心。”刘兴治躬身请郭大靖回去。

郭大靖估算了一下,战斗打响应该在明天中午,或者更早一些。

“你和官兵们也抓紧时间休息,养精蓄锐。”郭大靖嘱咐道:“本将在第二阵接应你们。”

“是!”刘兴治目送郭大靖带人离去,立刻下达命令,除岗哨外,全军休息。

大战就在明天,谋划准备了大半年,明天便是检验效果的时候了。

郭大靖走出很远,不禁回头瞭望,临战的振奋、信心又油然而起。

………………..

从旅顺堡下撤退,已经是第二天,建虏还没走出金州。

没办法,猛攻旅顺堡所付出的代价太大。阵亡了一千多,伤兵也有四五百,只能坐着车辆撤退。

与辽阳的联系中断,邻近石河驿的建虏驻兵终于发现东江军的奇袭行动,并以最快的速度报告给了萨哈廉。

对此,萨哈廉不是很在意。在他的分析判断中,东江军又采取了类似袭击鞍山驿的袭扰行动。

丢失一个驿堡,损失了两百人马,这固定令人恼火,但萨哈廉却不认为敌人会死守阻击。

旅顺堡的防御设施和强大火力令萨哈廉望而生畏,可敌人想要在路上截击,他们能倚靠什么?

没有高大坚固的城池,冻天冻地又不能挖掘出大量的壕沟,敌人要硬顶阻击,萨哈廉还很是期待,决心用斩杀的首级,来挽回些颜面。

“安心休息,很快就会好的。”萨哈廉强颜欢笑,安慰着兄弟瓦克达。

瓦克达嘴唇干裂,翕张了几下,终是没有说出话,歪头避开了喂到嘴边的水,他缓缓闭上了眼睛。

一个想着要纵马厮杀、建功立业的年轻人。现在再没有了机会,希望破灭的难过,比杀了他还痛苦。萨哈廉能够理解,但却毫无办法。

说得难听,失去一条腿的瓦克达已经是废人一个。就是日后想骑马,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萨哈廉又安慰了几句,可他觉得话说出来是那么苍白,只好黯然起身,退出了帐篷。

能够捡回一条命,瓦克达还是幸运的,萨哈廉这样想,却不能这样说。

走到帐篷外,萨哈廉仰望夜空,长长地叹了口气。

“贝勒爷。”索尔诺就等在外面,迈步走近,躬身禀告道:“敌人袭占石河驿,可能兵力不少。否则,邻近的驿堡驻军就会赶跑他们。”

驿堡驻军也就两三百,但在索尔诺看来,如果是堂堂正正的交战,千八百的敌人也不是对手。

可现在,迟迟没有打通联络线,就很说明问题。经过旅顺堡一战,索尔诺对东江军的看法和评价又有了改变。

萨哈廉沉吟了一下,说道:“就算有数千敌人,没有坚固城池,也无法挡住我大军的通路。现在夜深,轻出人马的话,恐遭到埋伏。”

“末将准备率两千人马,天一亮便出发。”索尔诺请命道:“贝勒爷率大军在后,作为接应。”

萨哈廉点了点头,说道:“行动要小心,敌人已今非昔比,不可大意。”

旅顺堡下的惨败,损失的不仅是人马,打击的更是建虏的狂妄。

包括萨哈廉和索尔诺在内的建虏将领,都震惊于敌人火力的强大犀利。

特别是那无坚不摧的红夷大炮,视重甲于无物的重型火枪,更让他们心生凛惧。

尽管攻坚一向不是建虏所长,在宁远、锦州都伤亡不小、铩羽而就归,但在小小的旅顺堡遭到惨重损失,却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料到的。

出发时的希望有多大,信心有多强,失败后就有多颓丧,失望也更大。

关键是此次发动的准备并不充分,粮草物资携带的不多,既不能在进攻中取得进展,顿于坚城之下,又难以承受长途运输的困难。

就是兵力再增加一倍,恐怕也难以攻下旅顺堡。至少,建虏的伤亡达到三千,就已经是他们能够承受的底线。

等到莽古尔泰率正蓝旗拆毁锦州、大凌河等城后回师,或者皇太极征讨察哈尔后返回,应该能够再发动一次进攻。

之所以这么快就撤退,是因为萨哈廉知道不能拿着两红旗硬拼,看敌人那猛烈的火力,以及充足的兵力,就算能攻下旅顺堡,两红旗也废了。

尽管萨哈廉对于皇太极是拥护的态度,可也明白两红旗是他们父子的立身之本。萨哈廉还没有忠诚到愿意舍弃身家,甚至是命都不要的地步。

阿敏和莽古尔泰已经对皇太极表现出了很明显的忌惮和防范,各自所领的任务也能看出来,都不是什么会遭到重大伤亡的。

特别是在宁锦之战后,除了两黄旗,其它六旗都有损失。尽管摊到各旗头上,伤亡也不算大。但此消彼涨,两黄旗的实力会逐渐压过六旗。

而皇太极征伐察哈尔,外间传闻是为了传国玉玺,为称帝铺路。

萨哈廉对此倒不是很相信,可皇太极带上多尔衮兄弟的两白旗,摆明了作战就是他们的任务,两黄旗就是监督和护驾。

显然,外面传闻的传位遗诏,涉及到了多尔衮兄弟,也触到了皇太极的敏感神经,不带在身边看着,是不会放心的。

传闻?传闻!萨哈廉看着索尔诺远去的背影,不禁皱起了眉头。

什么时候多了这些传闻,或者说是谣言,好象是进攻朝鲜的时候吧?

这是敌人的离间之计,萨哈廉可以很肯定地作出判断。但吊诡的便是不得不信,不得不防。

皇太极不想当皇帝,不想唯我独尊?答案很明显,肯定想啊!别说皇太极,就是随便哪个人,难道没有飞黄腾达、荣华富贵的希望?

你别管是不是白日做梦,每个人都有登上人生巅峰的梦想和希望。

想想又不犯法,不管是喜欢山珍海味,还是喜欢金山银山,抑或是三宫六院的美人,当了皇帝就啥都有了。

“都存了保存实力,以求自保的心思啊!”萨哈廉无奈地摇着头,苦笑着转身而去,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这招儿真特么的厉害,搞得大金高层生出嫌隙,搞得皇太极的改革措施举步维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