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这本书,竟然两轮评审都是满分?
现在,四本文学作品进入决赛,由二十位专业评审进行审核。
这次决赛的总审核,名叫曹成,是现在华夏文学协会的会长,平生获得大大小小无数的文学奖项。
他拿出打印好的四部文学作品,转头问道:“小李,有没有这四本书之前的审核单。”
“有的。”
秘书小李点了点头,迅速在一堆文件里找出了前两轮的审核单,将其交给了曹成。
看到前两轮审核单的瞬间。
曹成满脸震惊。
四本书,排名第一的正是《平凡的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两轮审核的评分。
第一轮审核:100分。
第二轮审核:100分。
这是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看过这本书的审核,全部打出了满分的惊人成绩。
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曹成将这份评审名单交给了其他十九位评审。
无一例外,其他评审在看到这份审核评分之后,纷纷震惊,一脸的难以置信。
要说第一轮审核达到满分。
虽然有些震惊,但还在情理之中,可以接受。
毕竟,第一轮的评审人员,对文学的了解并不深,他们很难理解文学的深层次含义。
看得一时兴起,给个满分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第二轮的评审人员,那可极其专业,都是一些高中,或者大学的语文老师,甚至教授。
在文学这方面,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造诣,看书绝不会看表面,而会去思考书籍深层次的含义。
可是现在,他们竟然也给出了满分。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能有这么大的能量,居然能将第二轮的评审都彻底征服?
现场变得彻底安静。
评审们满脸的不可思议,难以置信。
是啊,自从华夏文学协会成立以来,就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书籍,更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分数。
就连如今华夏文学协会的会长,也没有获得过这样惊人的分数。
曹成放下了手中的《父与子》,拿起了桌上的《平凡的世界》,然后看了看其他评审,认真说道:“开始吧!”
“嗯嗯。”
所有评审齐齐点头。
开始对《平凡的世界》进行最终审核。
同时,他们心里也抱着巨大的期待,想看看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部作品,才能获得这样的好评,所以看过的人都给出了满分。
曹成打开《平凡的世界》,认真看了起来。
作为华夏文学协会的会长,同时,也是这次评审的总审核,他并没有因为这样的惊人成绩而动容,而是保持客观的心态,开始认真阅读。
毕竟...好与不好,看过才知道。
他缓缓地打开书籍,看起了第一章。
这本书的第一章,首先采用的是一大段环境描写,巧妙地衬托出了孙少平的窘迫,而后,层层递进,给读者一种奇特的角度,去认识故事中的第一个主角。
“妙啊。”
仅仅看完第一章,曹成便不由得赞叹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
他彻底的被这本书所吸引。
对于一个喜欢、热爱、并彻底投身文学事业的人来说,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这本《平凡的世界》,就如同一个漩涡一样,将他迅速卷了进去。
深入其中,无法自拔。
或者说,不愿自拔。
这本书中,主要讲述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对兄弟,面对生活的重压,面对爱情的考验,面对友情的考验,所做出的一切举动。
毕业以后。
孙少平留在家乡教书,但他仍然心怀梦想,每天都在读书,每天都在了解外面的世界。
与其说是梦想。
倒不如说是想摆脱这样千篇一律的生活。
孙少平的心儿,就宛如囚笼中的小鸟一样,渴望着飞翔,渴望着外面的世界。
最终,孙少平选择从心出发,他放弃了家乡的美好生活,选择去外面闯荡一番。
从小工到建筑工,他辛苦至极,却从不吭声,最终成为了一名煤矿工人。
那时的他,正和女友田晓霞处于热恋时期,但是田晓霞却因为救人而光荣牺牲。
那一刻,收到消息的孙少平,心都碎了,他心中一直坚持的东西,也在顷刻间倒塌。
比起哥哥孙少安来说。
孙少平其实更像一名真正的知识分子,可惜的是,他却没有知识分子的命。
再说哥哥孙少安,孙少安头脑非常灵活。
在那个一切都在循规蹈矩的年代,他是第一批愿意接受改革的之人,他和上级贷款,建造了自家的砖窑,日子过的相当火热,从窝窝头变成了白面馒头。
然而,奋斗和改变的路上,绝对不是一帆风顺,有机遇就有危险。
因为技术的问题,砖窑赔了一大笔钱,村民都以为孙少安彻底垮了,可是,他却没有放弃。
后来,东山再起。
孙少安和妻子一家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但是,也就在这时,妻子却查出了癌症晚期,秀莲没有将这件事情告诉少安,而是默默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到最后,孙少安拉着得病的秀莲赶回了双水村,看着家乡天空中燃起的烟花,秀莲艰难的爬起了身,她多么希望自己没有得病。
如果说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可歌可泣,那么孙少安和秀莲的爱情便是真正的平淡,忠贞不渝。
总之,这本书里实在有太多的悲剧,不管是失去田晓霞的孙少平,又或者身患癌症的孙少安,他们都度过了艰难的时光,终于迎来美好的生活的时候,却意外突发。
这绝对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幸。
尤其是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他们实在是太苦了,不知道遇上了多少的挫折,一次次的被打倒,一次次的重新站起,为的只是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让人感动的是,他们最终梦想成真。
看这本书的时候,曹成几度哽咽,泪流满面,惊呆了一众评审。
这本书对于曹成的触动实在太大,让他不由的想到了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