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章 若有所思
作者:姗姗来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240

但后生仔并没有走的意思,又定定地在小木凳上坐了下来。

赵诗华想开口叫他走,但看着他的匕首,又不敢,犹豫再三。她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自己无论如何都打不过他,如果激怒了他,后果可能会不堪设想。

没有其他办法,赵诗华只得征求他的意见,是不是回到主卧室去,说那边坐起来会舒服些。毕竟,主卧室比厨房宽敞得多,有一把高椅子和一铺床可以坐,这样两个人就不必靠得太近了。和一个劫持自己的人距离远些,赵诗华觉得安全感就会多一些。

得到了赵诗华真诚的款待,后生仔似乎此时才意识到自己是个入侵者。到了主卧室,他不敢像刚才那样大咧咧地坐下,有点犹豫,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尽管赵诗华立即觉察到了这种变化,但也不敢赶他走,于是只得以主人的身份请后生仔仍在缝纫机前的椅子上坐下,并看着他侧身坐下之后,她自己才挨着床边坐下。这样虽然不能从正面看着他,但基本可以看到他的大部分脸部。

后生仔右手靠在缝纫机上,也不说话,只是转着那把匕首玩。

缝纫机台面上的石英钟嘀嘀嘀嘀地响,规规矩矩地走着,一秒一秒地走着,仿佛永远没有尽头。

这只石英钟是1998年赵诗华被评为白云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时获得的纪念品,背面喷有四行大小不等的红字:“奖给”、“先进教育工作者”、“白云市教委”、“1月”。

后生仔不再转动匕首,又盯着南山的相片看。

赵诗华一直注意着他脸色的变化,见他脸上原先绷紧的肌肉有所放松,紧张的情绪已有所放缓,便壮着胆子问:“你也是大学生吧,大几了?”

他并不回答,反问道:“你家里就你和你儿子两个人吗?”

赵诗华平静地说:“是的,我和儿子的父亲离婚了。我儿子在北京上大学,平时就我一个人在家。”

她想:“事情应该不会很快结束,我不如干脆告诉他就我一个人在家,先稳住局面,免得他轻举妄动,采取其他不必要的过激行为。”

赵诗华的这种态度,令后生仔十分困惑。他所见到的离婚女人,一有机会说到自己的不幸婚史,不管是有过错的还是没有过错的,个个都觉得自己是怨妇、是弃妇,不是怒气冲天就是义愤填膺,要不然就是哭哭啼啼。

后生仔稍微抬起头,静静地往上看。缝纫机上面的墙壁正中贴着一幅《**去安源》的油画,油画的两边贴着一副写在普通红纸上的对联,油画和对联的纸质明显不同,它们显然不是配套产品。油画和对联都有些陈旧,看来挂了好些年头了。

在画面上,蓝天白云下,年轻的**身穿蓝色大褂,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头微微扬起,颈部稍稍扭转,双眼直视前方,左手拳头紧紧地握着,右手挟着一把红色的雨伞。从画中可以看得出,年轻的**朝气蓬勃,踌躇满志,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为了革命事业,风里来雨里去,并且对革命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后生仔就这样注视着《**去安源》,陷入了沉思。

他想:“别人家里挂的都是老年的**像,绝大多数人家里挂的都是**城楼上的那幅**像,把**他老人家当作神来供奉,她家里却挂着年轻时代的**像,倒有些与众不同。”又看看对联,心中默默地念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之后,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又想道:“要是我早些看到这幅画,早些看到这副对联,早些领悟到其中的道理,也许──。可是,我再也没有‘也许’了。”

赵诗华看见后生仔注视着墙壁上的油画和对联,心里稍为放松了些。

她注意到后生仔的嘴唇似乎在动,但并没有听见他说了些什么。

尽管《**去安源》这幅油画是*时期的作品,但赵诗华十分喜欢,她特别欣赏画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神韵。赵诗华觉得,从新*主义革命时期的曲折历史来看,对联与油画的涵义倒是相辅相成的。

作者题外话:新年好!祝朋友们心想事成,万事胜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