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她就是棒打鸳鸯的棒
作者:咸鱼三三      更新:2021-10-05 09:47      字数:2240

大虞的乡试每三年一次。

三年间隔之内,每个应试的秀才都必须提前取得参考资格,由本府的学政组织的岁试,就是一次资格考试。

考试不合格的生员,不仅不能参加应届的乡试,还会失去书院求学的资格。

江婉坐在冯小吏返回县城的马车上,心思却一直停留在李延睿写来的那张薄薄的信纸上。

信里只交代他岁试不过,已经准备寻一个私塾坐馆暂时不回家了,轻描淡写的几个字虚浮无力,已经乱了章法,唯有落笔处‘勿念’二字,沉重无比,饱含了他对家人的愧疚和自己正努力承受着的委屈、不甘还有些许挣扎。

但显然一切都是徒劳。

没拿到三年后的乡试入场券,还可以再考,但失去了书院求学的资格,就意味着学识无人指点,攻读也无法做到心如旁骛。

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李延睿已与科举仕途无缘。

就算他天赋异禀,又肯花费比别人多千倍万倍的勤奋,勉强中举那日,或许早已两鬓斑白韶华不再,终归是要蹉跎一辈子了。

这对一向心高气傲的李延睿来说,实属沉重的打击。

江婉倒是不担心他在读书一途上天赋不如旁人,毕竟按原著的走向,李延睿也没有参加三年之后这一届的乡试,后来还不是一样秋闱高中?

但是因她的原因,原著剧情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走向。

原剧情里,李延睿并没能参加此次岁试,自然也不会受到学识不合格的打击,哪怕停学三年,之后仍然一举获得乡试资格,并顺利拿下秋闱。

也正是因为这样,江婉担心过家里所有人的出路,唯独没有担心过李延睿的。

自回书院之后他写信回来,不仅有汇报学习进展,也时常请教世俗人情及四时农事,与家人的关系亲近不少不说,留在家里潜移默化的这两个月,肉眼可见他的格局大了很多,心气儿也更足了。

偏偏就在他意气风发、信心满满的时候,‘岁试不过’这个评定,仿佛一记闷棍,几乎能将人一棍打死!

书本上的知识有疏漏可以再学,三年之后再等三年也不是个事儿,但心气儿折了却非同小可。

不少一蹶不振的实例让江婉不得不忧心忡忡。

没有她的参与,李延睿尚且能一帆风顺,如今在她的支持下,他重返书院,结果却可能蹉跎一生。

虽然还不明白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江婉最不想看到就是,因自己到来的因由而毁掉李延睿一辈子。

跟李家人相处的时间虽不长,但她已经不知不觉中将自己代入了原主江氏的角色,不说将这些孩子全都视若亲生,但一家子努力活着的劲头,很令她动容。

“婶子要不要下车活动活动手脚?”

冯小吏实在忍不住出声的时候,从柳镇到县城的路途已经过半,由始至终,江婶子一言不发不说,就连姿势都维持不变。

这一路颠簸,也不知道她是怎么经受的住的!

冯小吏勒了勒缰绳,让拉车的马慢慢停下,将县衙里分派的敞篷马车靠边,摸出一个随身的水壶递了过去。

“婶子别担心,李家二哥虽此时时运不济,但胜在年轻,这一科赶不及下一科中举也是一样。”

冯小吏一早就知道李延睿之名,毕竟是柳镇唯一能进书院就读的秀才。虽然他不是取的案首,但却是县里有记录以来最年轻的秀才,被县令大人亲口夸赞过的青年才俊。

冯小吏选择跟李家交好,有机缘巧合遇到江婉的原因,也有仰慕李延睿的成分。

虽说李延睿此次岁试失利,但见到江婶子这般失魂落魄的样子,他还是觉得不至于。

“冯小哥,今日多谢有你帮忙。”江婶也不矫情,接了水大口喝了,“不歇了,咱们还是快赶路吧,早一点见到人我早一点安心。”

“我倒不是担心他能不能中举,而是他向来自负,怕他撑不住这一次的打击。”

坐在马车上想动一下脚,才发现整条腿早已麻木,微微一动就钻心的酸麻,江婉才发现不知不觉天色都晚了。

冯小吏没法忽视江婉脸上痛苦的表情,却也深深的羡慕李延睿能有这样一位真心心疼他的娘亲。

“给,您垫上试试。”他跳下车绕到车后,倒腾了下翻出一个垫子来。

他见过不少担心孩子的父母。

但能抛下功名得失,只设身处地考虑孩子心情的,仅此一例。

“李家二哥的才学,是县太爷都夸赞过的,照理说不应该岁试不过才是,婶儿进了城打算如何做?”冯小吏再次启动马车,思绪也不由自主的飘向县书院里去。

能进县书院就读的书生,才学上无不是同届翘楚,对他们来说,每年的岁试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真正被刷下来的都是没有资格进入书院的生员。

以李延睿在书生中的名望,都不应该是这般下场。

冯小吏自己没读过什么书,虽然身份也不高,但到底属衙门的编外人员,嗅觉比普通人要敏感一些,遇到事也有些章法,不至于六神无主。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我总觉得我家老二不应该会差到考试通不过。”江婉满心的担忧,决定独自上县城寻李延睿之后,就已经在思考对策。

“只是不知道书院能不能给查看试卷。”

哪怕出局,也总要弄清楚问题出在哪里,来年好规避不是。

尽管心里已经有了打算,但她还是把握不准,听冯小吏这一问,也很诚实的回答了。

这时候她很需要一个听众,哪怕没有回应的都好。

江婉不仅担忧李延睿的前程,更担心的是已经被改变了的,未知的未来。

查试卷。

这倒也是个办法。

冯小吏点了点头,“岁试的卷子就在书院封存,求了教谕大人,看看应该不是难事。”

“只是策论文章,就怕看了也说不上什么来。”

江婉也正是为此事烦恼。

大虞朝的科考只考策论文章不考数理化,根本就不可能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读书作文,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若李延睿此次考试出在人为的原因,她该找什么人帮着翻案?

“冯小哥,我正打算跟你打听,咱们县除了县书院的先生,可还有哪些出名的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