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七年七月,御医由太常寺卿升迁为户部侍郎。又立功了。
但是此前并没有雍正生病的记载。所以,雍正的病,应该是隐疾。
康熙朝,还是四皇子的雍正陆续有子女出生,但是从他即位起,直到雍正十一年,才有一子出生。这也是他做皇帝期间唯一的孩子。
雍正朝前期也没有选秀的记载,直到七年六月,才有一次内务府选秀。曹家女眷大多通过这一次选秀进宫。
内务府选秀同升迁前后相继,可能是相关事件。
登基后,雍正同时处于拥有权力的极度兴奋,以及失去权力的巨大恐惧中,这样的精神状态使他的两性能力出了问题,雍正七年,治好了他的隐疾,于是,有了这一年的选秀。
这一事件同时引发了多重后果。
一方面是曹家女眷入宫,另一方面,是升迁为户部侍郎。
当时,怡亲王总理户部,成了怡亲王的下属。七年秋冬,怡亲王生病,雍正令为其诊治。
另一次获重赏,是在雍正八年。
八年六月,雍正下旨:“上年怡亲王抱恙,迄今半载有余,伊以高年之人不辞劳瘁,往来趋走诊视医治,备极苦心。今年四月朕躬偶尔违和,伊悉心调理,至诚至敬,又值怡亲王之事,朕心悲戚,伊百计宽慰,以安朕怀,今朕躬大愈,眠食如常,着加太子少傅尚书衔仍管理户部侍郎事务,钦此。”
这是圣旨的初稿,在初稿上,又加了几处修改。
第一处,“上年”改成“去冬”。第二处,“怡亲王”改为“朕弟怡亲王”。第三处“四月”改为“三、四两月”。“偶尔”二字去掉。第四处,“朕心悲戚”后,加“方寸皆困,心乱,更觉不爽。”第五处,“百般宽慰”后加“情理明切”。第六处,“眠食如常”,改为“如常矣”。
怡亲王在四月病重,病重后,几个宫女立刻动手刺杀雍正。对应这道圣旨的初稿:“今年四月朕躬偶尔违和”,时间上刚好对上。
所以,圣旨所做的修改,都是为了掩饰某些不可见人的事情。
第三处和第六处是为了掩饰宫女刺杀案。其余四处都同怡亲王有关。
据朝鲜使臣尹得和向朝鲜君主汇报的记录:“皇帝之病,已无可为……最后服南方一医之药,颇有见效,故即拜其医为户部尚书云。”并评价说:“户部尚书,何等崇秩,而以为赏医之资,爵赏之紊乱,亦可知也。”
可见,这是非常破格的重赏。重赏的原因,一半是因为救命,另一半与怡亲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