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量权[1]
作者:陆明      更新:2021-11-26 13:36      字数:1629

原文

古之善用[2]天下者,必量天下[3]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4]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5];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货财有无之数,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君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之知睿孰少孰多?观天时[6]之祸福孰吉孰凶?诸侯之亲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变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便孰知?”如此者,是谓量权。

注释

[1]权:衡量。《礼记·王制》:“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在这里指度量权衡。

[2]善用:善于使用,这里指善于统治。

[3]天下:古人以为地在天的下方,故称地为天下。

[4]量权:度量、权衡。

[5]称:又作秤,天平。

[6]天时:天赐的时机。

译文

古代善于统治天下的人,必然首先衡量天下各种力量的轻重,揣摩诸侯的实情。如果不认真分析天下的真实权能,就不可能了解诸侯力量的强弱虚实;如果揣摩诸侯的实情不够全面,就不可能掌握事物隐秘变化的征兆。什么是“量权”?答案是:“测量尺寸大小,谋划数量多少。称验财货有无,估量人口多少、贫富,什么有余什么不足,以及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分辨地形险易,哪里有利,哪里有害;判断各方的谋虑谁长谁短,分析君臣亲疏关系,谁贤谁奸,考核谋士的智慧,谁多谁少;观察天时的吉凶,什么时候吉、什么时候凶;比较与诸侯之间的联系谁可以利用、谁不可以利用;检测民心离叛或亲附的变化,哪里安定哪里危险,爱好什么憎恶什么;预测反叛事,在哪里最容易发生,哪些人能知道内情。”能够做到前面叙述的这些,就是所谓的“量权”。

鬼谷锦囊

善于掌控天下的人,都会事先衡量各自的力量悬殊,掌握真实情况,同时还会进一步审视其变化,以便掌握一些隐秘的内情,从而判断出表面现象中的内在本质。

作为一名领导者,必须对周围的人进行考察,检验他们的智慧谋略,考核他们的办事效率,并对他们的品行、才能及优缺点进行比较,最后将其分类,谁贤谁奸、谁智谁愚、谁勇谁懦等便清晰明了了,成功也就指日可待了。

延伸阅读

“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如果不对各诸侯国的权能进行分析,就无从获悉各自力量的悬殊情况;分析了但却不全面,就不能知晓事物隐秘变化的征兆。此时,“量权”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国演义》中曹军中有个名叫蒋干的人,与东吴都督周瑜是旧交,于是向曹操请求去东吴刺探军情。

蒋干来到吴营,周瑜察知其来意,便伪造了一封曹操水军统帅蔡瑁、张允的投降信,信中声言:“不久我等将献上曹操的脑袋。”蒋干当即偷了这封假信,不辞而去。曹操见信,极为愤怒,竟然在毫无查证的情况下将蔡瑁、张允杀害。

曹军大多为北方人,不惯乘船,渡江中战船摇荡不定,不少将士也因此得了病,而熟知水战的蔡瑁、张允一死,则更难训练水师了,后来曹操才察觉到这正是中了周瑜的反间计,后悔莫及,悲痛不已。

周瑜又派庞统假意暗投曹操。庞统向曹操“献计”道:“把战船每30只至50只用铁环连锁成排,如此一来,不惯乘船的北方士兵就不怕水上颠簸了。”而曹操觉得,假如敌人采取火攻,那就无法躲避了。

庞统说:“用火攻须凭借风力,现在正是严冬腊月,就算刮起风来,十之八九也是西北风,而咱们在北岸,东吴在南岸,他们用火攻,岂不是自己烧自己吗?”

曹操中了庞统的连环计,将战船用铁锁连接起来。但由于没有内应,孙刘联军便无法接近曹操的船只放火。

周瑜又用黄盖上演“苦肉计”,最终将曹操的连环船烧成一片火海。

周瑜和诸葛亮用一把火烧掉曹操连营,其制胜的关键就在于其准确“量权”,这正是符合了鬼谷子说的“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不光在古代的用兵之道中讲究量权,在现实生活中也应该重视量权的重要作用。当你需要为某事进行抉择时,一定要避免情绪化,不骄不躁,对事情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衡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