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辑 信息科学
作者:雅瑟 编著      更新:2022-01-17 17:10      字数:15184

为什么说信息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信息就对人们的生活、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远古时代人们遇到猛兽,就通过各种形式把这个信息传播出去,减少受害的可能性。在现代社会,信息的作用更是难以估量,它的传播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例如你和好朋友在一起,当你遇到了某一件事情,他对你挤挤眼或摇摇头,你就会从中得到你所需要的信息。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越洋电话或计算机网络和远在国外的朋友交流信息。总之,信息在现代社会中处处皆是,你是生活、工作在信息的包围之中,你只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不等于数据,数据只是信息的载体,信息不随载荷的物理设备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医生为病人看病,先了解病史、病情,再把脉、测量体温,有时还看心电图、x光片、化验报告等,医生从这些口述、文字及图像资料中获得对治疗有用的信息。

气象工程师利用各种仪器记录风向、风速、降雨量、温度、湿度等大批数据,再绘制出气象云图,从而获得气象信息。

人利用眼、耳、鼻等器官感知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气味等的存在和变化,并从中获取信息。

总之,现代社会信息种类繁多,信息量极大。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大量原始信息,再对它们进行整理、精选,或用计算机对它们进行处理,以获得有用的信息。

知识点:信息、信息传播、数据

为什么飞机失事后要找“黑匣子”

在发生飞机坠毁事故后,人们通常要寻找原先安装在飞机上的“黑匣子”,以查明失事真相。这个黑匣子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原来,“黑匣子”里记录了很多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飞行状态信息,如飞机失事前的飞行高度、速度、航向,什么时候打开了副机翼,什么时候收回了起落架等,它是由传感器之类的仪器仪表记录的;另一类是机舱里的各种声音信息,如正、副驾驶员的谈话、与地面通信联络时的对话,还有警报声、引擎声,甚至飞机坠毁前可怕的撞击声、爆炸声等等,它是由一个防震录音器录下的。黑匣子能始终保持机毁之前最后三十分钟的这两类信息。黑匣子上记录的信息、资料,对专家们弄清飞机失事真相大有帮助。

那么机毁人亡时,为什么黑匣子会完好无损呢?这是因为黑匣子是用特殊的金属材料和特殊的加工工艺制成的密封匣子,它防火、防水、耐腐蚀、抗撞击,“牢不可破”。因此,可以说它往往是坠机后唯一生还的“见证人”。黑匣子一般被固定在飞机的机尾部分,以尽量减少飞机在爆炸、燃烧时给它带来的影响。

有了黑匣子是否就一定能查明飞机失事的真相呢?事情往往不是那么简单!黑匣子固然是了解飞机失事真相的一把金钥匙,但并不是灵丹妙药,有时由于它只记录了一个片断,反而使疑团加深。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当前采用了更先进的分析方法。专家们想方设法,巧妙地利用黑匣子所提供的信息建成一个“飞行模拟器”,逼真地模拟出飞机失事前的飞行高度、位置、状态等情况,通过这个模拟过程来判定飞机的失事原因。此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将黑匣子提供的所有信息与资料,制成“飞行动画片”,专家们可以直观地从计算机屏幕上看飞机失事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弄清真相。

黑匣子其实并不是黑色的,它的外壳一般都被涂成鲜艳夺目的橙色,这样,它不管落到陆地上还是水里,都容易被人发现。此外,为了让人们容易找到它,设计师在黑匣子中还安装了一种设备,它能不断地发出特殊的超声波信号,人们可以用搜索仪器迅速找到它。

知识点:黑匣子、飞行模拟器、超声波信号

为什么全自动洗衣机可以自动运行

如今,洗衣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再也不用面对一大堆脏衣服发愁了,只要把脏衣服、洗衣粉放到洗衣机里,接通电源,轻轻地在洗衣机面板上按几下就可以了,其他的不用再操心。等蜂鸣器发出叫声,打开洗衣机一看,衣服已洗得干干净净。

洗衣机为什么能自动运行呢?这要归功于计算机。全自动洗衣机通常是由控制器(主要由微处理器构成)、电机、进水阀、排水阀、水位开关、安全开关、电磁铁等部件组成。其中,“控制器”是控制、指挥、协调其他部件自动运行的“司令部”,里面有许多事先编制好的运行程序,洗衣机自动运行的过程,其实就是控制器里的程序运行的过程,也是按程序“打开”相应的电路、执行相应的命令、完成相应的操作的过程。

当我们接通电源、准备洗衣服时,首先启动“进水程序”,控制器立即输出工作电压,开启进水阀进水;当水位达到预定的高度时,控制器就关闭进水阀,并启动“洗涤程序”,驱使电机带动洗涤盘正、反运转,进行洗涤。这时,“计时器”开始倒计时。当预定的洗涤时间一到,计时器立即向控制器发出洗涤完成的信号,紧接着,自动运行“排水程序”,直到水位降到一定值(甚至排光)后执行脱水程序,然后执行“漂洗程序”;漂净后,又执行“脱水程序”,将洗好的衣服甩干。脱水完毕,控制器就关闭排水阀,命令蜂鸣器发声,宣告洗涤任务完成。先进的洗衣机,还有烘干功能。

目前,洗衣机的种类和型号很多,根据功能可以分为普通型、半自动型、全自动型三种。目前,以模糊理论为基础的新型全自动洗衣机已经问世,它将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欢迎。

知识点:全自动洗衣机、程序、计算机

为什么空调器能自动控制室内的温度

在炎热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天,我们都希望呆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温度适中、湿度不大、微风习习、空气洁净,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或工作效率很高。而空调器正是一种能自动调节室内温度的电器,它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空调器中实现温度控制的主要部件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温控器等一些与温度调节有关的部件。压缩机是使制冷剂发生变化的动力机;冷凝机将压缩机送来的高温高压蒸气的热量传送给周围的冷却介质——空气,并使它凝结成为高压液体;蒸发器吸收室内物体产生的热量,使室内温度降低;温度控制器由以微处理器为中心的电子线路组成,它将室内的温度与已设定的温度进行比较,然后确定空调器是启动、停止还是继续工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微处理器里事先编制了一套“专用程序”来实现人们设定的功能,如定时、睡眠、去湿、自然风、制冷或制热等等。要实现这些功能,操作起来十分简单。

那么空调器是如何判定室温的高低,并自动控制室温的呢?下面先看看夏天空调器是怎样自动工作的。

空调器里有一个感温器件,它能接收温度变化的信息。这个感温器件里有个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电阻值的变化,导致电路中某种电位变化,这个信息经过微处理器收集、加工处理后,变成命令来控制压缩机等部件的启动或停止。压缩机等部件在工作时,室内空气与空调器中的空气不停地交换,使室内温度不断降低。当室温低于预定温度时,空调器通过微处理器作出判定,自动停止压缩机工作,使制冷停止,或者只送出自然风。当室温慢慢上升超过设定温度时,压缩机又自动启动。空调器中的压缩机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工作,使室温始终保持在人们所希望达到的温度上。

冬天空调器的工作原理相类似,只是温度判断方法不同,且压缩机不是制冷,而是制热。

知识点:空调器、微处理器、感温器件

为什么电梯能自动运行

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电梯越来越多,越来越普及了。较大的商店、宾馆,或者高层公寓,一般都备有一台或几台自动电梯。进了电梯,你只要按几个按钮,电梯就会迅速而准确地自动运行,将你送到目的地,又省力、又安全。

自动电梯能自动运行,是由于它安装了微型计算机控制器,在这个控制器的内部,有预先编制好的控制程序,它能模仿人的思维进行工作。下面,看一看电梯是怎样自动上升的。

电梯在关门前首先要判断:电梯是否“超载”?如果“是”的话,立即发出“警报”,要求退出几个乘客,直到“不超载”为止。此时,电梯才关门,开始上升。电梯一边上升,一边要判断:到达上一层时电梯内是否有人要下去若有人下,到达上一层时,就自动停下来开门,让乘客上下。若无人下,它还要判断:电梯外是否有人要上电梯?若有人上,即使电梯内无人下它也要停下来,自动开门,请乘客上来。之后,继续上升。只有在既无人上、也无人下的情况下,这一层才不停。这个过程周而复始,下降过程与上升过程类似。

微型计算机控制器在电梯自动运行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是它及时地收集电梯内和各楼层乘客需要进出电梯的信息,然后迅速地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判断、处理,并发出相应命令,从而保证电梯能自动、顺利、安全地运行,忠实地为乘客日夜服务。

知识点:自动电梯、微型计算机、控制器

为什么地铁能够实行无人驾驶

为了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的局面,人们就把铁道引入地下。目前,许多地方的地铁已能自动运行,不需要人驾驶。

无人驾驶的自动化地铁,其实是由“地铁控制中心”控制的。地铁控制中心的任务是使车辆中各电力系统协调动作,使机车安全、准确地到达目的地。通常“地铁控制中心”建在某一车站内,与运行着的机车有一定的距离。那么,它究竟是怎样控制地铁自动运行的呢?

地铁控制中心装有与各机车电子控制网络紧密联系的大型地铁计算机网络系统,里面存储着地铁上运行的机车的有关信息,如载客容量、载货清单、出发时间、机车序列号等。计算机系统根据这些信息自动排好调度时间表,运行实时交通管理程序。到了该发车的时候,它就会自动、快速地搜索被调度的机车。一旦搜索到,就立即向该车辆的电子控制网络发出调度指令。机车上还装有电子测速器,不断地将测出的实际运行速度反馈给地铁中心。地铁中心的计算机根据这一反馈信息控制车辆运行速度,保证车辆安全行驶。例如:当车辆下坡时,下坡瞬间车速增加,若电子测速器实测速度超出安全范围,地铁控制中心便“下令”让机车自动减速运行。以上这一系列的反馈、控制及动作都在瞬间完成,安全可靠。这些工作若由人工完成,则会因机车速度快、情况复杂等诸多原因造成行车不安全。

有时我们会看到地铁机车上有几位工作人员,他们其实并不是在那儿驾驭机车,而是做一些日常的机械维护工作。当然,在机车发生紧急故障时,他们要做应急处理工作。

知识点:地铁、地铁控制中心、无人驾驶、自动化地铁

为什么雨天电话容易串音

一到夏天或梅雨季节,电话串音现象特别多,有时电话声音还变小,杂音加大。碰到这种情况,有人认为是电话机坏了,或是埋怨电话局没有把线路接好。其实,问题出在电话线路上。

电话线是有线电话的动脉,话音信号是沿着电话线传送到对方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要经过许多岔道和接头,线路越长,岔道接头越多。如果这些岔道处的接头没有进行很好的封接和绝缘处理,电流就会泄漏出去,这种现象就叫“漏电现象”。

在晴朗的天气或冬季,空气很干燥,干燥的电缆外皮对电流的阻力很大,电流会乖乖地沿着电缆传给对方。但是,在夏季或梅雨季节,,雨水较多,周围空气潮湿,电缆内的棉纱、接口处的绝缘胶带受潮发霉,使得绝缘性能降低,严重时绝缘胶带不但不能隔绝导线间的电流,反而发生漏电现象,在各导线之间搭起了“导电桥”。用户通话时,有一部分电流就会通过“导电桥”窜入其他线路,造成串音。有些地方的地下电缆井盖封得不严,雨水会顺着井口流入电缆管道,地面的积水也会渗漏到电缆井里。电缆中的铁线或铜线受潮生锈后,会挤破绝缘外皮,水汽便乘隙而入,导致通话中的串音现象;严重时电缆浸泡在雨水里,会使电缆短路,通信中断。

电话电缆并不都埋在地下,有些架设在露天,电话线上难免会有一些鸟巢,还可能缠绕上风筝。在雨季、潮湿的日子里,这往往会导致灾害,因为这些东西被雨水淋湿了,就会成为导体,使话音电流中途泄漏掉,导致电话声音变小,甚至话音电流接到了另一条电话通路上,造成严重的串音现象。

所以,夏天、雨季要加强电缆、电话线的维护,采取防潮措施,如:及时排除电缆井里的积水,用红外烘烤的办法排除潮气,使接头离开地面,以防串音、漏电现象产生。

知识点:串音、漏电、电话线

为什么一条电话线路上可以通多路电话

如今要想与朋友说说知心话,不必出门,打个电话就行;长途电话更是将相距遥远的人们拉得更近了。然而,建立一条长途电话线路的投资是惊人的,且不说敷设电缆、跋山涉水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单就所用的电话电缆而言,仅100千米长,就要耗费铜12吨、铅50吨。

在这样一条昂贵的长途线路上,如果每一对电缆线只通一路电话,实在是太浪费了。于是人们便设想在一对导线上传送多路电话。

1918年,美国最先研制成了载波电话机。从此,在一条线路上通多路电话的梦想得以实现。

那么载波电话机是怎样实现多路通信的呢?

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范围在300-3400赫兹。如果把3个人的声音同时送上同一条电话线路,那么它们相互之间准会“打架”,让收听者无法分辨。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人们想到了铁路运输货物的方式,要通过铁路把不同的货物运往远方,只要把它们分别装在不同的列车上,让列车载着货物跑就行了。如果我们把声音频率在发送端分别“搬移”到高低不等的频率上,再把它们送上电话线路进行传输,几种声音不就能在一条电话线路上各走各的“路”,互不影响了吗?到达对方后,接收端再把所需的话音信号从载波频率上“搬卸”下来,恢复原貌,送给受话人。在这个过程中,话音信号是经过几次变化才到达对方的,通话的双方根本感觉不到,就好像在打普通电话。这种话音信号通过变频处理,在一条电话线上传送多路电话的通信方式,叫做载波通信。

就像火车在铁路线上奔驰会受到摩擦力和空气阻力作用一样,电话信号在长途线路上传输时,也会遇到阻力,能量不断消耗,信号变得越来越弱。为了使信号不减弱,人们就在长途载波通信线路上,每隔一定距离设一个增音机,不断将减弱的信号放大,使它精神百倍地继续长途旅行,完成长途通话任务。

在不同材料的电话线上,载波电话的传输距离和通话路数不尽相同。比如,铁线只能传输12路电话,而同轴电缆最多可以开通4380路电话。

载波电话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节省了投资。由于传输时对话音信号进行了变换,因此载波电话保密性好,不易窃听。但是,载波电话是模拟通信,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通信的出现,载波通信将逐渐被光纤通信取代。

知识点:载波通信、频率搬移、增音机

为什么移动电话的声音没有普通电话清晰

电话铃响了。拎起电话听筒,传来了对方的声音,听起来很清晰。这是固定安装在室内的普通电话,它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通信方式。如果在外出途中需要打电话,可以使用便携式的移动电话(俗称手机)。但是,在移动电话里听到的声音,有时候就没有在普通电话里听到的声音那样清晰了。

固定安装在室内的普通电话,在打市内电话时,要通过电话局内的程控交换机和线路,才能将通话双方联接起来。双方在通电话时的声音信号,要先变成相应的电信号,在有形的金属线路中来回传送。这种电话在通信技术上叫有线电话。有线电话上的电信号是在封闭的线路中传送的,很少会受到外界环境中电磁的干扰,所以当电信号在电话机中还原出声音信号时,很少有干扰引起的噪声,听起来十分清晰。

移动电话通信是一种无线电通信。它在传送模拟声音的电信号时,不使用金属线路,而使用高频率的无线电波作为载体,在空间向四面八方传播,并与无线电基站内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及安装在每台移动电话内的微型收发信号器,组成无线电双向通信。这与使用普通电话进行有线通信是不一样的,它很容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而产生噪声。宇宙中的银河系、大气中的电闪雷鸣、工业设备和用电器具上迸爆的电火花等都能产生频率范围极宽的电磁波,其频率一旦与移动电话接收的无线电波频率吻合,它们就会长驱直入,被移动电话接收到而产生于扰噪声。

另外,由于技术和设备上的原因,移动电话还会受到两个相同或相邻频率的无线电波的同频或邻频干扰,产生讨厌的噪声。在高楼林立的大城市中,受到地理位置和建筑物影响,无线电波传播不到或只能传播到很少一部分的地区,移动电话的声音会很轻甚至听不到,而噪声会很大,使通信质量变差。

移动电话在传输过程中信号没有放大,这也是声音不清晰的原因之一。

采用数字电信号的移动电话(俗称数字机)比起采用模拟电信号的移动电话(俗称模拟机)来,通话清晰度已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将在移动通信全系统中采用更优化的设计。到那时,移动电话的通话清晰度就可与普通固定电话相媲美了。

知识点:电话、无线电通信、移动电话

为什么有些城市的电话号码特别长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电话号码的编排,你会发现,有些城市的电话号码特别长,而有的很短,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电话要互相接通,每一部电话机必须有一个电话号码,而且这个号码是电话网中独一无二的。为了实现电话间的自动拨号,各个国家电话号码的编排,必须符合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对国际电话号码编号的规则。国际电话号码是由国家代码、国内长途区号、电话局号和用户号码组成的,采用不等位编号。也就是说,国家或地区的电话容量不同,国家代码的位数也就不同。但是,总的号长不能超过15位。

我国的长途电话号码是由邮电部统一规划制订的。它由长途区号、电话局号和用户号码组成,最长不超过10位。为了使电话交换机能判别电话是否是长途电话,打长途电话时要加拨长途字冠:打国际长途时要加拨“00”;打国内长途时要加拨“0”。

有趣的是,一个城市电话网的号码编排,还与这个城市的地域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地位、人口数量及电话的普及率有很大关系呢。

一座城市地域偏僻,经济不发达,信息闭塞,电话普及率就低,电话数量就少,当然电话号码的位数也少。我国已统一规定,首位号码为“0”,用作长途自动拨号代码,“1”用作各种特别服务号码字冠,例如:112表示障碍台,119表示火警,168表示信息台等。故只能用2-9作为首位号,实际上只有80%的号码分配给用户。一个4位制的电话局,最多有8000个电话号码。依此类推,8位时,最大容量为8000万门。

上海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人口数量达1400万。这几年,通信事业发展很快,电话普及率近30%。按照专家们测定,一般电话交换机装容量达到号码数的30%-50%时,电话号码就要升位。所以,为了保证上海的通信事业有大的发展,上海于1995年11月15日,将电话号码由7位升至8位,成为继巴黎、东京、香港之后,世界上第四个实行电话号码8位制的城市。因为电话号码的长短受长途区号的限制,所以长途区号短的城市,市内电话号码就长。8位电话号码是世界上城市电话号码中最长的。

知识点:电话号码、电话普及率

为什么拨打“114”很快能查询到所需电话号码

查询电话号码通常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翻阅电话簿,一种是拨打“114”(电话号码查询台)。电话簿不是到处都有,而且查找起来也不那么轻松,而拨打“114”,只要你提出要求,它就会迅速而准确地告诉你答案,所以“114”查询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早期的“114”靠的是人工查询。专职查询员上岗前,往往要背熟成百上千个常用电话号码,身边还得准备不少分门别类的卡片,以备随时查找。当你问到她熟知的号码时,她便立即告诉你,否则她就得翻阅卡片,找到后再回答你。这样,你查询号码时往往需要等待一些时间。

现在的查询业务基本上由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机里存储了比电话簿上多得多的信息。当查询员接到你的询问后,她只要简短地在计算机上按几个键,计算机就会很快查找到你所要的电话号码,并通过专用的“模拟器”,模仿人的声音报出号码。

为了使计算机迅速、正确地完成查询工作,通常需要在其内部建立一个“数据库”,将千千万万个电话号码按一定规则、有条不紊地排列存储在里面,以备随时查询。

电话号码的排列方法有很多,如可按行业分,有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司法、文教、旅游等等,而工业又可分重工业、轻工业等,轻工业又可分纺织、日用家电等,日用家电又可分洗衣机、电视机等众多不同的专业。又如,可以把所有单位名称,按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当然,建库和查找方法还有很多,而且实际情况也复杂得多。但由于计算机运算速度极快,每秒钟在十亿次以上,所以这类查询即使再复杂,对计算机来说也只是“小菜一碟”,处理起来很轻松,瞬间就能给出答案,几乎不需要查询者等待。

知识点:数据库、查询、电话号码

为什么计算机又称电脑

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逐渐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工具和器械,这些工具和器械其实就是人的各种器官的“延伸”。例如:锄头、铁锹、锤子、钳子、车床、大吊车、挖土机等是人手功能的延伸,用它们可以改变物体的位置和形状;汽车、火车、自行车、轮船、飞机、宇宙飞船等是人腿功能的延伸,它们可以将人们方便、快速地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放大镜、电子显微镜、电子望远镜、传真机、扫描仪等是人眼功能的延伸,它们可以帮助人们看清楚微小或遥远的物体;电话机、收音机、高级组合音响等可以看作是人耳功能的延伸,它们可以帮助人们听到远处的声音……

那么有没有一种工具或器械可以看作是人脑的延伸呢?有!那就是电子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能代替人脑又快又准确地完成复杂的计算工作。你一定很熟悉圆周率π吧!π是个无理数,根据一定的法则可以一直计算下去。几千年来,多少伟大的数学家都为计算π的精确值耗尽毕生精力。19世纪,英国学者威廉·欣克花了整整30年的时间,将π值算到了小数点后的707位,把圆周率计算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然而自从1946年发明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亚克,值这个难题很快被攻克了。1949年,有人用埃尼亚克计算π值,只花了70小时就算到了小数点后的2037位,对照威廉·欣克的计算结果,发现小数点后第528位是错误的,由于这个错误他后面的所有计算被一笔勾销,他等于白白浪费了10多年的宝贵光阴。

电子计算机不仅能用于计算,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记忆储存、逻辑判断和逻辑推理的功能,而这些功能可以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人脑功能的延伸。人是种生物体,靠摄取食物维持生命,电子计算机依赖电“生存”,所以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将电子计算机称为电脑,把微型电子计算机称为微脑。

知识点:计算机、电脑、代替、脑力劳动

为什么计算机能和你玩游戏

说起玩游戏,一些同学可能会很起劲,但接触最多的恐怕还是电子游戏机。你可知道,在计算机上玩游戏,真是趣味无穷!计算机游戏五花八门,天上、地下、海中,人类、动物、妖怪、古代、现代、未来几乎都涉及到了。这些新奇的游戏,为人们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其中不论是模拟战争、探险还是下棋,无不体现了计算机的机智。

当然,计算机游戏也是一类软件,这类软件除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图形功能、声响效果之外,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人工智能的技术。

计算机游戏大体可以分为体育类、打斗类、桌面类、探险类、解谜类及博弈类。一般说来,在这六个类中,前四类涉及到的人工智能技术较少,主要是考验游戏者的反应和速度。这些游戏中设计了丰富的场景和动听的背景音乐,在不同的场景下,游戏者利用键盘或游戏操纵杆控制屏幕上的某个影像对象,例如赛车、飞机、王子等等。计算机根据游戏者在键盘或游戏操纵杆上的输入,使该对象在屏幕上相应地进行动作。这类游戏的设计重点是游戏场景和音乐,一般不需要游戏者动脑筋,只需要他们有快速的动作和随机应变能力。

一些简单的游戏,具有初步程序设计知识的人也可以设计出来,例如,“俄罗斯方块”这个游戏,我们可以利用程序设计语言来编写它。不过,不是所有的游戏都可以简单地设计完成的,解谜类游戏和博弈类游戏就涉及人工智能技术,没有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就难以完成这两类游戏程序的设计。“计算机下棋”实际上也是一种游戏,而这种计算机博弈问题是一个经典的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最后,我们应该看到,计算机游戏可以增加乐趣、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自己动手来改进或设计游戏程序,还能增进计算机知识,提高程序设计技能。但是,如果因着迷于玩计算机游戏而荒废学业,养成不良生活习惯,那就不好了。

知识点:计算机游戏、软件、人工智能技术

为什么要用鼠标器

长期以来,键盘是计算机使用的标准输入设备,但是人们普遍感到键盘很不直观。用键盘输入前,必须首先记住命令的内容,然后键入相应键才能让计算机执行这项命令,稍有差错,计算机就不听“指挥”了。如果能找到一种工具像人手一样在屏幕上自由移动,将会给计算机的使用带来极大的方便。鼠标器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它的外形是个椭圆形小盒,尾部拖着一条信号电缆,像一条尾巴,整个形状像一只小老鼠,故被命名为鼠标。早期的鼠标器结构上还有许多缺陷,如精度很低、反应不灵敏等等。直至1983年发明了机械光学式鼠标之后,精度和使用寿命都有了极大的提高。windows开发成功并广泛流行后,鼠标已成为pc一类计算机的标准外围设备。

鼠标的基本功能是将手的移动转换为屏幕上光标的移动,将手指击键转换为点取。虽然鼠标不能像键盘那样方便地输入程序、数据,发出各种高度灵活的综合指令,但鼠标能完成许多由键盘操作难以完成的复杂控制,弥补键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目前,鼠标在计算机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人机通信工具。

鼠标的发明使人机交流大为方便,被美国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列为计算机诞生50年来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当今广泛使用的鼠标器还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同样的计算机,软件配置不同,“本领”就不一样。许多人都知道,只有硬件没有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而裸机是台“死”的机器,不能做任何工作。只有当计算机配备了一定数量和一定质量的软件后,才能正常运行、发挥作用。软件分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系统软件有“操作系统”、“编译系统”等,它们起到了管理、使用计算机所有资源的作用;应用软件种类繁多,文字处理软件“word”、“wps”等,能输入、存储、编辑、打印文字材料;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能够高效地绘制、修改工程图纸,进行设计中的常规计算,帮助人们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计算机软、硬件之间既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又可以相互转化。

此外,当配备了网络软件且已联在相应的网络中,你的计算机便可以和其他机器一起,按授权规定,共享有关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

知识点: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网络软件

为什么会出现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和人体中的病毒不一样,它实际上是一些能破坏计算机工作的程序。它是由某些懂计算机知识,但缺乏职业道德的人编制的。这些人或者是为了“恶作剧”,以显示自己的“才华”,或者是出于别的动机,编了病毒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一旦计算机运行了这些程序,轻则屏幕上出现不正常的图像或文字,重则停止工作,或丢失大量重要数据,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计算机病毒的发源地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美国某公司的一群年轻科研人员,常常在工作之余,津津有味地玩一种他们自己创造的“游戏”:每人编一段小程序,输入到计算机里运行,相互展开攻击,设法毁掉别人的程序。这种程序,实际上就是计算机病毒的“雏形”。

计算机病毒在全球蔓延、传播得极快,超出了人们的预料,至今已发现上百种,我国也不能幸免。我国从1984年4月发现首例计算机病毒后不久,它就迅速地、悄悄地传遍神州大地,较为流行的病毒不下十几种,如:小球病毒、大麻病毒、黑色星期五病毒、巴基斯坦病毒、两点病毒、杨基都督病毒、磁盘杀手病毒、维也纳病毒、疯狂繁殖病毒、cih病毒等等。

计算机病毒常有以下一些特点:

1.破坏性。它能修改正常程序,破坏正常程序的原有功能,甚至使计算机作出错误的判断,造成的损失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例如:1988年11月3日,美国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因特网系统遭到病毒的袭击,使得6200台小型机、工作站都染上了病毒,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9200多万美元。

2.传染性。有病毒的程序会把自己复制到正常的程序中,使它们也染上病毒而不能正常工作。如果你用了带有病毒的优盘,你的计算机就会受到病毒的侵害;如果一个没有病毒的优盘,在有病毒的计算机上使用,该优盘也会染上病毒;如果一些计算机联成了网络,那么一台计算机上的病毒,会通过网络传播给其他计算机。

3.潜伏性。它可以在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几年的时间里隐藏在程序里“隐而不发”。一旦有了“触发条件”,如:到了预定的某个时间、日期,特定的某个文件出现,它就会像“定时炸弹”一样“发难”,但它不会使人受到感染。

知识点:计算机病毒、破坏性、传染性、潜伏性

为什么计算机能“思考”

“思考”是人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最能体现人的智慧。但计算机能思考吗?能。不过,计算机的“思考”只是对人脑思考过程的一种模拟。

大家知道,人们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总要以一定的知识为依据。计算机也不例外。为了使计算机有知识,首先要解决如何把知识表示成计算机能够接受、储存、检索、使用和修改的形式。如同人脑要对信息进行组织存储一样,计算机也要用有效的方法对所存储的知识进行组织和管理。再为其加上相应的推理机制,使它能根据已有的知识作出自己的判断,或者推导出“新知识”。

在计算机中,“思考”过程都转换为一条条计算机指令,依次执行这些指令,便可得出相应的结论。按照某种次序组合起来的这一条条计算机指令就是程序。这种程序是由计算机工程师设计,并事先装入计算机的。

计算机的“思考”过程,实际上是用符号计算的方法来模拟人脑思考。这说明,计算机能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人类的抽象逻辑思维过程。可以这样说,人的思维过程一旦有了规律就可以由计算机来(模拟)实现。但是,人脑在发展,计算机是人制造的,从这点看,计算机只能部分地代替人脑,而不能完全地代替人脑。

知识点:计算机思考、模拟、推理机制、计算机指令

为什么成千上万人在同一网络上

工作不会发生混乱

人类社会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21世纪,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热潮正方兴未艾,而作为国际信息高速公路雏形的因特网已遍布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的用户目前已有1亿以上。为什么这么多的人能在网上各取所需,不产生混乱呢?这是因为人们在网上通信时都遵守网络协议。

在计算机网络中,每台计算机在与其他计算机交换信息时必须遵守的一些规则和约定,就叫网络协议。

其实,我们打电话与人交谈时,也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一些规则和约定,例如:打电话时先拨电话号码,如遇忙音待会儿再打;接通后,介绍自己或询问对方,弄清是与谁在打电话等等。

显然,计算机网络也需要有一些协议。原因是计算机很死板,只能做人们预先编排好的事。计算机通信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如通信线路、传输技术、计算机硬件、软件、应用类别、安全等,比较复杂,因而计算机网络不仅需要协议,而且需要许多协议,这样,网上通信才会井然有序。

那么计算机网络协议是如何分类和管理的呢?在计算机科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分层次。举例来说,人们会话通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内容、语言和传输。在内容层上,关心的是谈什么和如何谈;在语言层上,考虑的是利用双方都懂的语言(如普通话)和词汇,如何把通话内容组织成句子;在传输层上,考虑的是通话手段以及如何用这种手段实现通信,如书信、电报和电话等手段。

可以看出,分层次的方法有许多优点。每一层相对独立,功能明确,容易管理。特别是每一层上可以相对独立地制订约定,而且可以针对不同情况制订不同的约定。上面的例子中,传输手段从电话改为书信,只需要增加书信邮寄规范,不必更改有关内容层和语言层的规定。

国际标准化组织给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制订了一个标准,称为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式。它规定,计算机网络中每一个开放系统(可以是计算机,也可以是个计算机网络)都应具有下述七层功能: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也分为这样七层,每一个网络协议都是各系统同一层之间的协议。

知识点:网络建议、网络协议、分层次、功能

为什么要用因特网

因特网是从美国本土发展起来的,现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网络。因特网虽然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但它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小网络组成的。

因特网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大。据1998年7月的统计,因特网已经覆盖212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全世界登记的域名达650多万个,因特网的用户有一亿多人。二是规范统一。因特网统一使用“tcp/ip”网络协议,为各种应用的开发提供统一的平台,因而已经有了许多标准的应用。

现在,上因特网已经成为一股热潮,政府、单位、个人、家庭都在纷纷上网。上因特网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因特网。那么,大家为什么要用因特网呢?

第一,因特网上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各种信息应有尽有,还有丰富的功能强大的检索和获取信息的工具,如浏览器、搜索引擎等。如果你愿意,那么你就可以立刻从网上找到你要的资讯。

第二,因特网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具。你可以通过因特网向你的朋友发送电子函件,可以通过因特网向国外朋友打长途电话,你还可以与许多朋友一起在因特网的聊天室聊天,也可以在因特网的新闻组里讨论问题,或者在网上一起玩游戏。

第三,企业可以通过因特网了解市场需求,及时开发适销的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还可以在网上做广告,开展网上营销。

第四,企业可以利用因特网来建造自己的网络。

正因为如此,这几年上因特网的用户数急剧增加,大约每十个月就翻一倍。

知识点:因特网、网络协议、信息、交流工具

为什么能用计算机管理城市管网设施

在城市建设中,需要在地上和地下架设或埋设密如蛛网的管网,如自来水管网、煤气天然气管网、排雨水污水管网、供电网、电信网等等。这些管网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由它们各自进行日常管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管网的管线长度需要不断增加,管径容量需要不断扩大。我们常常看到,马路今年开挖,埋自来水管,明年又重新开挖,安装煤气管道……这样填了又挖,挖了又填,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惊人浪费。据南京、重庆、济南等城市的不完全统计,仅此一项在城市中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就超过千万元。

为了使城市管网设施的建设与管理高效、合理和科学化,并由现代化的手段替代手工方式,管理者使用一种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将这个软件结合具体应用,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城市管网设施信息管理系统,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

用计算机来管理城市管网设施,在扩建管网时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例如,煤气公司要新铺设输气管线,在施工前就可以在计算机上查询,得到该段路其他管网的详细地图,这样施工时就能做到不误挖、不误伤。一旦管网中有突发事件,就可以用计算机辅助选择处理方案。例如,当某处自来水管爆裂时,计算机能帮助管理人员迅速确定截断水源的关闸方案;当排水管出现意外或地面出现大面积积水时,计算机能辅助制定导流方案等等。

此外,计算机管理系统还能帮助管理人员预测管网设施可能发生的故障及其影响的范围,做好管网设施的维护、保养和更换工作。

知识点:城市管网设施、信息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为什么有时收到的中文电子邮件是一堆乱码

接收电子邮件,偶尔会收到“一堆乱码”。这是发送方与接收方所使用的中文操作不一致造成的。中文电子邮件发送要经过编码,即将汉字编成ascii码方式进行发送,接收时又要经过解码,即由本地的汉字操作环境自动地将ascii码还原成汉字。所以发送方与接收方所用的汉字操作环境要一致,编码和解码的方法要相对应,否则就会出现乱码现象。

中文操作环境又叫中文平台。一般来说,中国大陆使用的是一种简体中文平台,而台湾地区使用的是一种繁体中文平台。假如将“沉默寡言、埋头工作”这句话从大陆发到台湾,那么接收到的将是“阉口口糗走晴。”。同样,将这句话从台湾传到大陆,也会得到一堆乱码。

那么在中文平台不一致的情况下,有没有办法接收到正确的中文呢?有。这就是运用汉字操作环境所提供的工具——文本转换器进行转码,这样得到的中文就和原文一致了。

当然,也可直接将发送文件扫描成图像文件格式,或用传真软件将它转换为图像文件,以图像格式文件放在e-mail附件中发送给对方,这样就不会因中文平台不同而造成种种麻烦。

知识点:电子邮件、中文平台、文本交换器

为什么防火墙不是万能的

防火墙和实际生活中采取的各种消防措施一样,只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而不能消灭灾害。近来,因特网上的“黑客”攻击程序大量出现,这些“黑客”攻击程序正常文件为载体,以病毒方式传播,突破了防火墙系统针对“黑客”攻击程序采取的防卫措施,巧妙地潜入并隐蔽在系统内部,开设后门,与外部“黑客”进行“里应外合”。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网络防火墙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

当前的防火墙技术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1.由于防火墙对信息流进行过滤的基本依据是网络主机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而这种主机地址比较容易伪造,且如果同一地址中有多个用户,防火墙也无法进行区分。

2.由于防火墙只对地址进行判别,没有双向身份鉴别,因而给伪造服务器提供机会。

3.防火墙对访问的控制是粗略的,不能管理信息流的传输进程。

4.防火墙的物理结构是防外不防内的,它不能防止来自内部的攻击,对进了网的用户的操作和访问缺乏审计能力。

因此,要更好地保证网络安全,除不断改进防火墙技术外,还要使用各种加密技术、身份鉴别技术,注重认证和授权,并加强管理,才能使网络系统有一个良好的安全的环境,确保本系统的信息财富不遭盗窃和破坏。

知识点:防火墙、黑客、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