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处理政务
作者:岁月如梦      更新:2022-04-08 22:28      字数:5255

第153章

盛长天极其的紧张,这对他来说,太过于惊骇了。

武岳的询问,给了他无尽的压力。

实在是太过于惊悚了。

没有人可以质疑武岳的行为。

这就是武岳在给他们所有人灌输的一个标准。

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了一种绝对的执行力。

只要是武岳下达的命令,那么就没有人可以违抗。

李家的公候,在朝堂之上违抗武岳的命令, 所以,李家的所有公候,都被武岳给抓了起来。

要知道那可是公候啊。

可以说就是封顶的存在。

上无可封的存在。

长青候,无双候,宏泰候,长越候这样的公候,已经是顶级的存在。

虽然没有实封。

可是地位已经堪比诸侯了。

可就是一方诸侯级别的存在, 竟然被武岳给关押了起来。

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也可以想象, 武岳究竟在朝堂之上,实行着怎样的方略。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此时盛长天紧张的回答武岳。

整个朝堂之上的所有人都寂静无声,大气不敢出。

天武大帝。

堂堂九耀皇朝的皇主,万金之躯,却不敢多说一个字。

即便是天武大帝,作为武岳的父皇。

贵为皇主。

可是,在武岳捉拿李家公候的时候,一个字都说不出口。

在武岳对朝堂之上的文武大臣发号施令的时候,修闭口禅,不敢反驳。

这就是武岳贯彻在朝堂之上的准则。

武岳所发布的命令,就是铁令。

无人不遵从。

武岳盘做玄天台上,俯视着下方,尤其是盯着盛长天,道:“本君不希望三考之事,成为一大败笔。”

“盛长天,三千万官吏,是你当初给本君所保证的。”

“本君, 只要一个结果。”

“本君可以给你至高无上的权利, 那么本君同样可以让你……”

说到这里,武岳没有继续往下说。

而下方跪拜的盛长天,冷汗直流,心惊胆颤的急忙道:“臣,定不负星君所望。”

“三考之事,臣,一定秉公处理,为星君遴选可用之才。”

说完这句话,盛长天的额头直冒冷汗。

他是吏部尚书,全权负责此次三考。

一旦此次三考之事出事,那他无论地位有多高,权利有多大,第一个被开刀的,就一定是他。

这让他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这不仅仅是在他在朝堂之上的保证,也是他进行三考之事的保证。

武岳点了点头。

没有继续去追问三考之事究竟出现什么问题。

因为对他来说,他清楚的明白,科举、举荐、皇考这三大考试之中, 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

一定会有人徇私枉法。

也一定会有人作弊。

这其中的水分,能超过百分之三十。

甚至于。

他更清楚, 长青候李沧浪之所以敢在朝堂之上公然的反对他。

也是因为三考之事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皇朝的官员体系。

但是。

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他并不是不知道三考之事的弊端。

但是他还是将所有的权利都给了盛长天。

就是因为,现在对皇朝来说,对整个官员体系来说。

需要的并不是多么精明,强干,能力强的官员。

而是搭建整个官员体系。

也就是将这个万丈大厦的基础先搭建起来。

让这座大厦能够住人。

当然,质量存在大问题是不能住人的。

但没有房子,同样不能住人。

对于此时的九耀皇朝来说,他必须先搭建起这座浩瀚无边的大厦。

让这座大厦看起来岌岌可危,但就是能够住人。

等到他将周围的危险都清楚之后,然后在来倒腾这座危险的大厦。

甚至于,只要没有危险,大不了到时候他直接炸掉这座大厦,重新建。

这才是他真正的底气所在。

而不是一开始将这座大厦的地基,打造的能够抗住二十级地震。

这不可能。

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他来这里,严格来说,并不是来处理政务的。

而是来督促政令推进的。

司礼纠察部他不用再关心。

因为那是贾诩在督办的事情。

武者统一管理协会他不用去关心,这件事是他亲自负责的。

现阶段已经趋于稳定阶段。

他所实行的方法就是强力弹压。

而天下二十一战团的事情他也不用过多的操心,他相信皇甫天可以将所有的不安定的事情都处理掉。

真正让他关心的问题,就只有两个,三考之事和三司之事。

“谁能来告诉本君,都察院推进到了什么地方。”

因为都察院,刑部,廷尉都不在这里,所以他才有如此疑问。

户部尚书张成直急忙道:“星君,陛下,三司已经推进到了附近十州之地,目前在十州之地的边缘。”

“沧州,雷州,东州,通州,厉州,青州,徐州,镇州,霸州,越州。”

“在推进过程之中,有非常大的阻力,不过目前来说,并没有特别大的动乱产生。”

“而三司推进最大的阻碍,并不是世家,而是士绅,盘踞在乡野之间的士绅,基本上全面反对三司推进到城镇的。”

“甚至可以预见的,士绅一定会发生巨大的动乱。”

听到张成直简略的汇报。

武岳点了点头。

都察院主持审判,廷尉负责查案,刑部负责督促律法的实行,这种三权确法的方式。

一方面。

会冲击世家,权贵,封侯们。

但这绝不会是冲击最大的,因为对这些人来说,本来皇朝律法规定之中,这些人就拥有非常大的特权。

诸如普通百姓见到要拜见等等。

这本来就是特权阶层,没有所谓的公平不公平。

除非就是有贪赃枉法类的人,若不然,这些人初期是不会直接出面组织三司推进的。

但是对于士绅来说就不同了。

可以说准确的说,士绅盘踞在乡野之间,以宗祠为标准,以家规为标准,是完全无视律法的存在。

朝廷的律法管不到他们,反而是家规在约束着这些人。

而三司一旦推进下去。

谷辝

废除掉的是士绅的家规,推进的朝廷的律法。

这是直接打击到士绅乡绅这些抱团利益团体的。

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而且在推进过程之中,可以明显的发现。

越是靠近皇城,三司推进越是简单容易。

反之,越是远离皇城,推进的难度会以几何倍数增加。

这是必须要处理的问题。

武岳沉思片刻,当即道:“两个原则,第一,三司必须推进,不管是谁阻止,都要推进下去。”

“第二,不要出现冤假错案,宁愿不做,也不要乱做,现阶段必须要对那些铁证如山,却又让各级府衙难办的事情。”

“各级府衙迫于各种压力徇私,那就加强处理这方面的案列。”

“现阶段对于三司而言,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确立典型,立威。”

武岳说着,自然是对这其中的廷尉进行了重点的叮嘱,“廷尉就是门面,也是皇朝安定的关键。”

“可以选择让廷尉优先选人,只要户部确定没有问题,直接录用给予权利。”

“并且给这些保证,只要办案得当,累积功绩,可进行提拔。”

“对于持续表现良好的廷尉官员,直接录入皇朝官员体系,并给予朝廷正式颁发的品级任命。”

整个朝堂之上都寂静无声了下来。

尤其是张成直,葛青,盛长天三人。

被武岳的这条命令再次吓了一大跳。

因为这个问题,他们也商讨过。

甚至于因为这件事发生了非常大的矛盾。

形成支持不支持两大阵营。

而这两大阵营,最终反对阵营给全面压倒了下来。

这是动摇根本的问题。

总之,三人是持反对意见的。

而天武大帝也在此时不得不正式,竖起耳朵不放过任何细节起来。

这个问题,关乎到官员体系的稳定,不能轻易开启。

要知道。

皇朝经历一千二百年,早就形成了固有的官员纳入和升迁体系。

而现在。

这种方式。

就是在毁掉这个稳固的官员体系。

这是影响深远的。

他也没想到,武岳竟然直接提出了这个方法。

到此时。

天武大帝也是不得不佩服武岳的谋略。

朝堂之上之所以出现直接提拔,随意录用这样的方法,那是因为在三司推进过程之中,一道道的奏章之中,数万乃至数十万官员之中,有一名官员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才被朝堂关注,并进行商讨。

而武岳,他严重怀疑对方就是随便那么一想,就想到这个办法。

可这个办法,一旦实行,是会巨大问题的。

虽然。

的确。

任意录用,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廷尉缺少人手这件事。

因为廷尉从原本的府衙将衙役纳入体系,是远远不够的。

可这解决归解决,但不能埋下祸患。

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星君,此事老臣觉得不妥,是万万不妥!”张成直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都在颤抖,前车之鉴,李家公候就是反对武岳政令的下场。

在他说句话的时候,他都已经做好了被武岳关押的准备。

但是,有句话,他不得不说。

若是不说。

这就是天大的祸患。

“朝廷官员体系,自由升迁之道,乱而上下,必乱天下,进而乱人心。”

“决不能因小失大。”

“为皇朝千古埋下更大的祸乱。”

张成直已经算是豁出去的反对武岳了。

而此时,盛长天也近乎于豁出去的道:“星君,臣也坚决反对此时。”

“就算是廷尉人手不够,也不能随意的录用。”

“一旦用,皇朝千年体系就会奔溃。”

“甚至会给天下人一个假象,既然可以直接被皇朝录用,那读书有什么用。”

“那辛辛苦苦用功有什么用。”

“进而形成读书无用,反而形成了鸡鸣狗盗之徒坐上高位,溜须拍马之辈横行官场,真正有能力的人,反而空有一腔抱负,却被卡死上位。”

这瞬间让整个朝堂的氛围凝重了下来。

可以说。

这是迄今为止,武岳所有下达的政令之中,遭到最严重的一次反对。

究竟要不要从民间直接录用。

群臣给出了答案,不能。

“咳咳,朕也觉得,这件事还是要稍微考虑考虑的,不能轻易就开这个口子。”甚至连此时的天武大帝,也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当然天武大帝说完这句话,就后悔了,急忙解释道:“毕竟,天下可以大乱,治理天下的官员不能乱。”

“本来,咱们皇朝官员就良莠不齐,已经有乱的迹象,要是这么一弄,就更加良莠不齐了。”

“一旦大面积的出现卖官卖爵事情,那可就真完蛋了。”

天武大帝紧张的解释。

深怕因此触怒武岳,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当然,他敢保证。

如果现在武岳再说一句,实行。

他绝对不会说第二句话。

得过且过。

听到这么多反对的声音,而且个个都合情合理,武岳也是沉默下来。

的确。

从民间直接扩充廷尉,却是不是很妥当。

也的确会出现问题。

会让人的心态失衡,产生不良风气。

有道是学坏容易,学好十年功。

这要是整个皇朝真的歪了,那想要纠正过来,就不容易的。

但是,廷尉的事情,却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如果连廷尉都没有足够的人手维护秩序。

那么可想而知,天下会乱到什么程度。

整个大殿之中都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在等待武岳的决策。

而武岳,仅仅思考的片刻。

就直接改口道:“既然如此,那就从各地的县兵、府兵之中抽调人手,直接转调入廷尉。”

“按照镇级廷尉人数一百,城级廷尉人数五百,郡级廷尉人数三千,州级廷尉人数一万,直接进行分派调拨。”

“在原有基础上,各级廷尉进行统计,按照缺补多调、就近调配原则,进行调拨。”

轰隆!

就在武岳说完。

朝堂之上的所有人,都震惊的抬头。

天武大帝也扭头看向了武岳。

都惊呆了。

这个问题,困扰了他们好几天。

这些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而之所以产生直接扩充廷尉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廷尉总长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到处乱窜,这才整出来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