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誓师靖难与攻伐四方
作者:何不言情      更新:2022-06-11 22:55      字数:7636

黎明的光乍现,洒在了前门楼子上,也洒在了甄武的身上。

甄武听完曹小满禀报的全城局势后,翻身从地上起来。

他走到城楼前,静静站着望着天边,看着这道划破黑夜的光,在慢慢的吞噬着黑暗滋养自己,心中突然觉得这一幕像极了他们正在做的事情。

不一会儿。

张武也走了过来。

甄武侧头看了一眼张武,问道:“全部解决干净了?”

张武咧嘴笑着点头,可笑容有点残忍:“干净了,倪谅全家一个活口没留,我终于算是把这口恶气出了。”

甄武点了点头,昨夜他让张武带五十人趁乱去倪谅家灭口,他们双方的仇恨已经无法化解,有些事他哪怕不愿意做,可为了家里人的安全,也不得不做。

像他这种注重家里的人,命门太明显,他只能尽量在树了死敌后,直接解决个干净。

“对了,这些事你别和二贤说,她那个人一点不像个北方姑娘,也不知道跟着我娘学的什么破性子,一点没有小六那般爽朗,她若知道后,指不定怎么为难自己呢,兴许就瞎往自己身上揽责任,又瞎琢磨着因为她徒增杀孽,哼,什么狗屁脑子。”

甄武语气很不好。

张武听了略微有点不喜,若是别人这么说他媳妇,他一准急,不过甄武说自家妹妹,他好像没道理反驳,只好老实的点头道:“我晓得,现下她还大着身子,这些事情定然不会说给她的。”

甄武侧了一眼张武,冷哼一声嘲讽道:“你晓得?以前哪一次不是二贤白你一眼,你就唏哩呼噜的全部说个干净?就说上次我从应天府回来的事,惹了蓝玉这种事情也是能和家里人说的?”

张武脸一红,想要杠两句,可他找不到杠的底气。

甄武没好气道:“行了,懒得说你,以后不能让二贤知道的,你就别告诉她,就说我说的,想知道就让她来问我。”

说完,甄武又看了看天色已经逐渐亮了起来,接着道:“不与你说了,这里交给你守着,我去王府一趟。”

“是。”张武领命。

随后,甄武带着曹小满几人,下了城楼向着王府而去,现下天刚蒙蒙亮,街道上没人,可今夜真正睡着的怕是不多。

甄武也不管这些,等到了燕王府,发现燕王府来了不少外人,甄武找到了一圈,见朱高炽还闲一些,就上前询问道:“这怎么回事?殿下呢?”

朱高炽笑了笑,仿佛一如既往的温和,他指了指正殿,亲切的在甄武耳边道:“父王正忙着在殿中和他们叙交情,套近乎呢,那些人昨夜怕是都被吓到了。”

甄武立时明白过来,如今燕王占了北平城,城中的一些官吏,定然是要站队的,要不然第一个清洗的就是他们,朱棣又不是初出茅庐的朱允炆,不会让大本营乌七八糟的,绝对是要打造成铁板一块。

“动作都够快的啊。”甄武念叨了一句,不过他也明白,昨夜遣散那么多军卒,消息肯定是瞒不住,甄武顿时也来了兴趣,好奇问道:“都谁啊?”

朱高炽往正殿望了一眼,也兴致勃勃掰着手道:“布政司参议郭资,按察司副使墨麟,都司指挥李浚,陈恭,还有一些卫指挥。”说完,朱高炽还笑意盈盈的冲着甄武挑了挑眉,表示着,他对这些人过来心中有多激动。

甄武听了也有些咋舌。

好家伙。

北平三司来全了啊。

朱棣的影响力还真的恐怖,若是这些人铁头似的非要和朱棣做对,他们整合北平城估摸着还真麻烦。

可现在他们除了占了个九门外,也就占了军械处和几处大粮仓,虽说这些地方也是最重要的地方,但是郭资他们连夜过来拜见朱棣,也足见他们对朱棣的感官,这其中不得不说朱棣在北平二十年,没白待。

他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朝廷的令,除了朝廷来的人,对其他人真不见得好使。

甄武脸上也浮现一抹笑意,这总归来说是个大好消息,有这些人配合,北平城的整合速度将会提升很多,而他们现在缺少的就是时间。

这时,朱高炽突然开口问甄武:“二弟呢?二弟怎么没和你一块回来。”

甄武摇头好笑道:“你还不晓得他?我们南城战事平了后,他就又兴冲冲的去了别处,估摸现在不知道和谁在一起吹嘘呢。”

朱高炽点了点头,眼中有些羡慕,不过也带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他突然回神道:“对了姐夫,今儿刚从道衍大师哪里得知,小外甥也要拜道衍大师为师?”

“有这么回事,怎么了?”

朱高炽顿时灿烂的笑了起来道:“这倒是好事,我本还担心瞻基一个人无聊呢,如此他们兄弟两个倒可以做个伴,也正好多亲近亲近。”

嗯?

甄武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头:“瞻基也要拜道衍为师?”

“对啊,姐夫没听道衍大师说起过吗?”

甄武摇头,他还真不知道,若是知道,当日就不会应承道衍,同时心中不由的琢磨起来,不知道此举到底是道衍的注意,还是朱高炽的注意。

这些人都有着八百个心眼子。

都属于那种有枣没枣打几杆子再说的主,自己儿子和朱瞻基混在一块,不管有没有用,怕是一不留心下他就会被儿子牵扯进朱高炽他们兄弟之争中。

这他娘的算是什么事。

若是意外也就算了,但若是被人计算的,那他娘的就太不爽了。

不过甄武想归想,面上却不动声色,反而还笑道:“那这可是好事,兄弟两个跟着和尚学本事,不无聊不说,还能相互扶持。”

朱高炽听了甄武的话,也很开怀的连连点头,随后他转眼问道:“对了,小外甥定大名吗?”

“没呢,最近忙也没来得及,只是听你姐的,定了个小名叫三月,你说这三月叫的,咋听都有些女儿气,不知道你姐想什么呢。”

朱高炽哈哈的笑了起来,他晓得甄武并不是真的在埋怨朱玉英,只是随口牢骚一句,毕竟满北平谁不知道俩人琴瑟和鸣,属于典型的两情相悦成就的好事。

随后,两人又闲聊了几句,便各自散去忙碌了起来,甄武也开始配合着,和其他将领去军营里,整顿筛选七卫兵马,重组成军。

……

三日后。

短短三日时间,甄武等人便把北平牢牢的控制在手,都司的三万兵马,在加入数千护卫屯田军后,经过筛选和重组,依旧只留下三万人,无数护卫军中的人,安插在三万人当中充当中高层将领,来确保全军听从指挥。

而北平城的全体军民,在燕王府张贴在全城的告知军民书中也得知了最近发生的事情。

朝廷有奸臣蛊惑皇上,残害皇上亲族,今朝诸王之长燕王,按照太祖皇上《祖训》中所说的,亲王治军统领而讨之,意欲锄奸恶,还朝堂清明,是为奉天靖难。

所有北平军民在明白后,大部分人都哦了一声,表示这得支持,一个个又恍然大悟,怪不得好几个亲王被皇上害了,原来是有奸臣。

那咱不能坐视不管。

甚至许多北平军民还很自豪的说着‘咱北平虽然离京师远,但也不能当俺们北平不存在,瞎搞是不成的,要知道俺们北平可是有燕王,是不会饶了那些奸臣的。’

普通军民有时候就是这么可爱,给他们一个正义的理由,他们便义无反顾。

而这场说是靖难,实为造反的战争,也在这时候拉开了序幕。

这场战争一旦启动,朱棣和朱允炆必然只能留存一个,不管朱棣真实想法是什么,造反的本质在这一刻便牢牢的定下,无法更改。

这三日中,甄武也回了两趟家,家里人也看到了告知军民书,不过朱玉英出身王府,她是知晓皇权争斗的本质,所以一下子便猜测到了她父王和男人走上了造反的路。

甄武见状也没有瞒朱玉英,不过当他告知朱玉英后,本还想安慰安慰朱玉英,可没想到朱玉英很坚强,可能骨子里也带着些朱棣的坚毅。

朱玉英立马接手了家中所有事物不说,还让甄武不要担心家里,主动的分担起甄武对家里的担心,好让甄武全身心的投入到正事上面。

甄武见到这一幕,感叹连连,这就是一个好妻子啊,不仅不会无理取闹,在关键的时刻,还晓得怎么帮助丈夫。

倒是张玉清听说这事后,特意寻到甄武好好的叮嘱了一番,只是这番叮嘱有些好笑,她让甄武好好帮燕王打仗,还说燕王的侄子和咱也是一家人,他被人蒙蔽了,咱不能坐视不管,有十分力就要出十分力,要不然也对不住燕王对咱家的照顾。

张玉清说的很是正义和天真。

或者说有时候的正义,就等于天真。

甄武笑着的应是,并且拍着胸脯保证,说为了皇上,肯定会出十分力气打他们。

说着说着,甄武忍不住更想笑,最后实在憋不住了,连忙和张玉清说了一声,就出门去了燕王府。

张玉清很不满意甄武的态度,和朱玉英唠叨着,说什么甄武不把这个当回事,让朱玉英往后说着点甄武,不用觉得不好意思,她娘家的事,就是咱甄家的事。

朱玉英也觉得好笑,不过朱玉英也不会和张玉清详细解释,只是仔细的哄着张玉清。

而甄武从家里的事情脱身出来后,便一心开始准备起接下来的战事。

九门之战后的第三日,在兵马整合完成后,一众将领在燕王府商议接下来要如何行动,他们围着一个巨大的北平都司的地图,各自提着意见。

道衍总结了所有人的意见后,提出了战略总纲。

“现在四个位置咱们必须要尽快占领,要不然任意一个,都有可能威胁到咱们北平城。”说着,道衍走到地图旁,一边点在地图上,一边说着地方名字。

“第一个就是居庸关,此处为北平咽喉,佥瑱从西直门败逃后,就驻扎在居庸关,而开平宋忠带着三万多兵马本来想趁咱们立足不稳夺回北平,不过听到咱们已经牢牢掌控后,退守怀来,一旦朝廷大批兵马来袭,宋忠可直入居庸关,来到咱们北平城下,所以居庸关必须要掌握在咱们手中,而且必须要击溃宋忠,如此北方基本无忧。”

“第二个,依旧是北面,密云的古北口,此处东连大宁,拿下此处,即可阻大宁进兵,又能和居庸关相连,有这两关在手,北方才敢说再无兵扰之忧,而且这两关皆险峻,宜急取,缓则会被增兵固守,再难攻下。”

“第三不是一个,而是一条线路,自北平东进,通州,蓟州,遵化,永平,先说蓟州,据消息称马宣自崇文门败退后,便召集兵卒驻防在蓟州,此人虎视我们北平,不得不杀,而且拿下蓟州,还需东进两路,一路遵化至松亭关,一路永平至山海关,松亭关北面便是大宁,一旦大宁进逼北平,行军路线定然首选松亭关,至于山海关,这也不需要多说,北连辽东,辽东兵进北平,必过山海关,更何况耿璇就在山海关,所以这两个地方如何重要,当不用强调。”

“第四可以稍缓,但也需尽快拿下,以阻朝廷大军进军,那就是涿州以及雄城,有这两城在手,我们才会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周旋和战略缓冲。”

说完,道衍看向朱棣道:“朝廷得到消息后,二十日可调集大军至真定,所以这些地方我们需要在二十日内,全部拿下,所以这导致咱们需要进行分兵进攻,而我们现在只有三万兵,还需留八千守北平,剩下的两万二,如何分配,又谴何将攻何处,还需殿下做主。”

朱棣陷入了沉思。

众将也都皱起了眉头,两万二分兵四处,平均下来一路五千多。

五千多,打鸡毛啊。

不说别的,五千怎么打居庸关,怎么打宋忠的三万人,又怎么从通州一路杀到遵化和永平。

张玉为难的开口道:“大师,守城兵马中,还能不能再挤出来点,这点兵马确实少了些。”

道衍想了想,点头道:“最多还能挤出两千人。”

两千?!

好吧,聊胜于无。

朱棣是军中老手,立马就想通这样不行,他摇头道:“这个兵不能平均分,居庸关和蓟州这条线,五千多人肯定打不下来,打宋忠至少需要一万人,东进蓟州这一路也至少要八千人才行。”

这两路要一万八,那剩下的便只有六千了。

六千再分两路,还玩啥?

就在所有人为难之际,甄武皱着眉头站了出来:“这样吧,给我两千人,我去打密云古北口,但是我只要骑兵。”

朱棣脸上一喜道:“两千?有把握?”

甄武点头道:“两千骑兵可佯装八千兵马,而且密云卫指挥使与我交情不错,以前对殿下也多为推崇,所以也许能直接招降,不用打,另外我要骑兵还有一个原因,只要我快速拿下密云,就可以从密云饶永宁,直达居庸关关外,如此和关内兵马内外合击之下,佥瑱守不住居庸关,到时候我们兵合一路,定能直接灭了宋忠,这般也好先确保北方大定。”

所有人脸上都是一喜,这倒是个好法子。

朱棣对北平周围的地形配置了如指掌,按照他的想法,两千人攻密云有点不太可能,但若是甄武带两千人攻密云,那还真没准能成。

至少甄武带两千骑兵的话,没有上万人,谁也拦不住甄武,即便打不下来,也能搅的密云自顾不暇。

这就是悍勇之将的好处。

兵少配悍将,这般倒可以弥补兵力不足,朱棣想着想着,突然把目光放到了朱能身上,甄武倒是给了他提示,能打就加加担子嘛。

朱能一看朱棣看过来后,心中立马就明白了:“殿下,我愿领四千人一路南下,拿下雄城。”

“好。”

这一下就盘活了,朱棣吩咐道:“张玉,你向来稳重善谋,我给你一万人,你给我把通州,蓟州,遵化,永平,全部拿下来。”

一万?!

张玉一愣,不是八千吗,不过瞬间他反应过来,朱棣肯定是想自领八千去打居庸关,这是怕他兵少,特意从朱棣自己的兵里,拿出两千给他,以防意外。

可这样的话,居庸关和后面的宋忠,就变成了最难打的了。

张玉试探道:“殿下,要不我领八千去打居庸关吧。”

朱棣摇头,坚定道:“不,我亲自去。”

众将见状,便不再多言,朱棣如果没有这种自信,这些年也不会屡屡打胜仗,只是他们略有些担心朱棣,不过朱棣倒是很满意这样的分配。

他用的最顺手的前锋大将就是甄武,一旦攻不下居庸关,便把甄武从密云召回来嘛,再说说不定甄武会很快打下密云,一旦他们合兵一处,别说宋忠只有三万人,五万人他也有把握破之。

宋忠,宋忠,哼,这名字就注定了什么。

“行了,就这么说定了,各自回去休息准备吧,明日殿内议事后,就直接去城外誓师出征。”朱棣拍板道。

众将俯身称是,一一退下,同时每一个人都开始思索起,接下来的战事要如何来打。

……

第二日,甄武等人先去燕王府正殿议事,朱棣坐在王位上,对着北平城所有文武官员颁布着他的法令。

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去除建文年号,仍称洪武三十二年,且开始自命官属,升甄武,张玉,朱能,丘福为都指挥佥事,擢李友直为布政司参议,拜金忠为纪善。

这种不必管朝廷,自己做主的感觉,让朱棣有些迷恋。

甄武也很爽,说出去以后也是都指挥了,这和卫指挥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可其中可有着天差地别。

而护卫军中其他人,也都水涨船高,谭渊,王真升任卫指挥佥事,张武,薛禄升千户,就连老三也因力斩齐化门守将,升为百户。

而且显而易见,这些人还会在很快的时间内,火箭似的往上跳跃,因为甄武这个都指挥和他们之间还差着很多官职。

这也是兵少的缘故,等到兵多了,不说张武等人,甄武估摸也还会往上走一走。

杀人放火金腰带,想要升官,真的莫过造反。

甄武一眨眼的功夫,从卫指挥,跳到了都指挥,这若是正常升迁,够甄武熬十几年的。

接下来,朱棣下令,原布政司参议郭资领观童,唐云,谢礼三人守北平,大军则四路进发出征。

而且事不宜迟,散会后,朱棣便带着众将来到了城外。

城外早已搭了高台。

朱棣等人登上高台,看着排列整齐的军卒,任风吹着招展的军旗,都颇有感触,以往是替朝廷替大明出征,如今则是为了他们自己。

朱棣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中的心情,然后声音开始在这天地间回荡起来。

“我皇考太祖高皇帝,起于微末,经艰难百战,才定天下,成就帝业,他老人家就想着传承万世,所以才分封诸子藩王,以巩固宗社,可奸臣齐泰,黄子澄包藏祸心,残害我宗族,周王,湘王,齐王,代王,珉王,不到一年皆被削夺,湘王犹为可怜,竟还被害的阖家自焚于室,此等人间惨事,闻者无不捶胸顿足,悲愤异常。”

“而今,我太祖存世之子之长,燕王朱棣,固守北平二十年,兢兢业业,无不小心谨慎,更是循公守法,遵循君臣之道,可奸臣犹要害我,命张昺谢贵入北平,迫我备受寒苦之疾,又诬告我试图谋反,打算取我性命于北平,这是何等的胆大包天,何等的奸佞之臣,而我本想念在孝康皇帝与我同父同母的份上,待陛下如太祖一般尽守为臣之道,从容赴死。”

“可是,我转眼一想,欲伐大树,先剪附枝,亲亲之藩如若灭亡,朝廷将孤立无援,如此不正合了奸臣的意,如此社稷在奸臣之下,岂不危矣,我又怎能对当今陛下不管不顾,任他待在豺狼虎豹身边,无依无靠呢?!而且《祖训》高皇帝有云:‘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所以,我不得不起兵,不得不带着你们帮大明朝除去那些奸臣,还皇上一个安全的所在,这也不单单是我朱棣一个人的事情,也是天下所有忠心之士都该去做的事情啊。”

“今日,我朱棣问众军士,你们可愿随我清君侧,去除奸佞?”朱棣嘶吼的问出最后一句话。

不知道谁先喊了一句:“清君侧,除奸佞。”

全场将士皆跟着喊了起来。

声势滔滔,直破云霄。

良久。

等到声音弱下来后,朱棣才压了压声音,沉声道:“好,等到事毕,诸位忠勇之名必被天下人千古所传诵,而我朱棣亦不会亏待诸位,燕王府已经备好了赏银和前程,只需众将士奋勇拼杀,博得荣华富贵。”

“现在,各军出发!”

随着朱棣命令一下。

甄武,张玉,朱能各自带着自己的人下了高台,来到属于自己的兵马前方,带着兵马开始动了起来。

二万多大军,陆续有序的奔赴四方,试图打造出一个安全的大本营,而所有将士也被朱棣的一口鸡汤灌的心潮澎湃,想着怎么努力拼杀,好拼出个荣华富贵。

而就在甄武等人动身的时候。

朱棣靖难誓师的消息,传到了大明各个地方,大宁的宁王,辽东的辽王,被贬往云南的周王等等,也包括京师的朱允炆,及京师当中的所有的朝臣。

听闻此事的人,仿佛都被朱棣惊爆了眼球。

不约而同都惊呼一声:“朱棣他怎么敢!!”

……

------题外话------

今天就这点了,我也休息一下调整调整,不过6600字也不算少吧,嗯~应该不算。

另外,感谢‘紫云棋’10000,‘白云龙1234’1500,‘我没有存款’500,以及‘超常的耐心’的打赏,感谢四位老板,非常感谢。

最后,最近好像净网呢,看不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