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称帝登基,封功赐爵
宣武三年冬,晋国兵马大多撤回国内,准备晋王登基称帝一事,北方的赵云、步度根夺回雁门失地,屯兵代郡城下。
河内失地也被黄忠夺回,齐国大军全力收缩,以大将军韩琼为首的齐国将领都撤回冀州全力应对魏国的兵马。
南方大都督周瑜击败越巂郡高定、焦璜,夺回了越巂郡,以徐庶督南中事务,阳群、邓铜为副,与牂牁郡对峙,因为刘备和诸葛亮已经撤回荆州,派大将魏延在此。
洛阳城中,今年已经二十七岁的王晨准备登基称帝了,如今以丞相阎忠为首的一群文人正在忙碌,处理在称帝登基大事。
王晨在书房中思考着如何封爵一事,不由得羡慕后世明太祖可以和马皇后商议,而他只能一个人,因为王后杨氏出身大族。
大族子女多少有些贵气,而且对自己家族定然有些私心,王晨伸了个懒腰,对着身边喊道:“穆顺,传一份参汤来。”
“诺。”一个二十出头的太监缓步离去,这是王晨的近侍太监,名叫穆顺,这是王晨在汉献帝刘协死后在皇宫里发现的一批太监。
而这个穆顺又是记载的忠义,只因为当时还小,没被汉献帝召为内侍,如今被王晨唤在身边,也是誓死效忠。
“传孤王旨意,召太师王允和太庙令王英及镇南将军王凌入宫。”
不多时,已然六十岁的王允在王英和王凌的搀扶下走入宫内,这三人都和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王晨很是信任。
“拜见大王。”
三人行礼,王晨急忙上前扶起王允道:“王叔且坐,孤王早有声明,你见我不拜,如何又这般多礼。”
“大王恩赐,但是臣不可因私废公,礼不可废。”
王晨苦笑着摇摇头,待几人坐定,王晨便是直接问道:“今日请叔父、兄长和彦云你们三个来,便是想说将太原的太庙就迁到洛阳来。”
“那太庙本就是我王氏祖庙,只因修缮一番改名太庙,如今洛阳的太庙已经正是建造完毕,可供奉列祖列宗。”
王允微微点头道:“可行,只是英儿你不妨入朝为官,从族中挑选个子弟担任太庙令便是。”
因为太庙令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官,王允也想让这个大哥唯一的骨血过得好一点。
“无妨,我本就才能不足,做个太庙令足以了。”
看着王英无欲无求,王晨笑道:“英哥不妨做个太常,如今的太常田丰我也有意让他做廷尉,毕竟廷尉郭鸿如今都近七十了。”
“臣多谢大王。”
这个时候,王晨又问道:“叔父,我想着王柔和王泽两位叔父是封王爵还是公爵?”
“王爵?”王允面色一变,冷哼道:“你这娃子脑子里乱想什么,我们与王柔兄弟的七世祖才是霸公,已隔了七八世,哪里还有王爵封他?”
王允沉稳的说着:“封个公爵已然天大的恩赐,若不是同为霸公七世孙,再加上你在并州的时候他们确实是相助良多,也最多值个侯爵罢了。”
“那北海王氏和琅琊王氏呢?”
王允略微思考,而后道:“王豹已经病逝了,留下个儿子王基,不过如今的家主是王豹的弟弟王翁,你时常说那王基有些能耐,不妨收为义子,再赐王翁一个爵位。”
“好,叔父此言真让侄儿茅塞顿开。”
王基那也是后世的曹魏名将,如今才八岁,给自己做个儿子也正好合适,毕竟自己也不能保证皇室子弟都是人才。
若是有朝一日自己死了,王凌、王盖等人必定是扛起大旗,只是他们与自己也都是一辈,还是要从后辈看起,这王基可再合适不过了。
王允又继续说道:“琅琊王氏的王融如今是宗正卿,他是王家家主,赐个县侯便是,至于王谊、王典和去世王叡留下的王雄,都封个亭侯算了。”
“好,此事就这样办。”王晨又对着王凌道:“彦云,那王融的长子王祥可是个人才,交给你带着,他今年也十七八了,卧冰求鲤的他天下至孝。”
……
月余后,宣武四年二月初二,这一日号称龙抬头,也是今日洛阳举办称帝登基大典。
“陛下到。”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在王晨的教导下,满朝文武也是学会了这句从后世则天皇帝开始的话,满足了王晨内心的喜悦。
穿着衮服龙袍,头戴十二旒冕的王晨大步走入宣武殿,缓缓坐上龙椅,微声说道:“众卿平身。”
“谢陛下。”
王晨看着满朝文武,轻声说道:“今日朕初登大宝,登基为帝,乃是普天同庆,大赦天下,今年减免三成赋税。”
“陛下隆恩。”
“穆顺,宣旨。”
大太监穆顺拿出金黄圣旨,走了两小步出列,对着满朝文武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登基为帝,当赏赐满朝诸臣。”
“王允为赵王,王凌为蜀王,王英为代王,李进为宁王,周瑜为湘王,刘循为韩王,刘民为汉王。”
“阎忠为齐国公,王柔为沛国公,王泽为英国公,戏忠为颍国公,黄忠为梁国公,杨彪为宋国公,裴羲为虞国公,裴茂为唐国公,陈宫为莱国公,张辽为鄂国公,赵云为卫国公,许褚为胡国公,典韦为陈国公。”
“太史慈为东莱侯,高顺为中山侯,糜竺为东海侯,马超为北地侯,张燕为临江侯,文聘为淮安侯,许定为广德侯,甘宁为江夏侯,田丰为济宁侯,沮授为广平侯,贾诩为延安侯,李儒为平凉侯。”
“史涣为江阴侯,阎行为靖海侯,张济为淮海侯,张绣为荥阳侯,段煨为南雄侯,华雄为巩昌侯,张郃为蕲春侯,高览为东平侯,张任为宣宁侯,吴懿为汝南侯,严颜为宜春侯,典杰为永嘉侯。”
“此乃七王十三公,二十四侯爵,其余伯爵封赏会送至府上。”
“谢陛下隆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