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后的第二天,孙中山便带着同盟会的骨干们匆匆赶组临时参议院,并开始了大选前的准备,很多人都不明白他为什么走得这么急,就连同盟会的一些人也很是不以为然。很快人们就现,张文英和他的心腹们都被排挤在了未来的新政权之外,很有一些人为此事忿忿不平,当问及时,孙中山始终没有回答。
“孙大炮救作他的春秋大梦去吧,他想坐龙庭,还早一百年呢!一没枪,二没炮,三没人马四没钱,这大总统凭什么就他来作?”同样是同盟会的骨干,一向对孙中山不大满意的章太炎如是说,不过他们光复会的家当比起来本就更逊一筹,光复军的主力现在又在他同样不大服气的鉴湖女侠秋瑾手里,何况连张文英尚且没有说什么,他也就不过是痛快痛快嘴罢了。
此时的张文英仍旧在浦东练兵,马上就要北伐了,不过金山卫的日本人他总还是不大放心……
梁启回国了,不过他没有跟着他的老师康有为,也没有去见他曾经效忠的光绪皇帝,那次在南洋见了张文英后,他又读了不少书,对谭嗣同他还是像从前一样佩服,对康有为他也还像从前一样敬重,不过从前对光绪的那份奴才对主子般的忠心却淡了许多。中国不是一定要有皇帝的,即便是也不必非要姓爱新觉罗,在日本的时候他看了一本书,那是在国内绝对看不到的——《扬州十日记》。如果当初他没有去见过张文英,这本书他看过了也就是看过了。不过他现在的想法有了些变化——也许革命真地不是救国地最好的办法。不过满清不亡中国也许真的便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其实就在此之前他也已经觉得变法地路似乎越来越走不通了。
梁启来了上海,他没有立即去见张文英,却已经剪了辫子。曾在张之洞手下干过的辜鸿铭现在正在南京,曾与自己论战过的孙中山也在那里筹建新政权,梁启想过去看看……
新的消息接踵而来。
就在宋教仁已经几乎完全失去耐心的时候,一些南昌本地的士绅开始试探着和他接触。宋教仁起初还算是热情地,当他得知这些人来依旧只是试探,也就不在理会他们了。
“革命不是做买卖。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既然我的话没什么作用,就让汉军的大炮去言吧。”在送走其中一个乡绅时,宋教仁冷冷的说出了这番话。
很多人分明见到宋教仁已经开始打点了行装,有确切的消息传来,宋教仁已经买了去九江的船票。
“再不能犹豫了!”南昌城里,这句话似乎一下子流行了起来。
话是这么说没有错,不过事实上犹豫不决的终究还是大多数。他们从前指望着湖北新军,现在湖北新军大部分成了革命党。据说那个大有来头地黄兴已经奔长沙去了,等他到了,湖南的局势就不是大清的朝廷能控制的了,当然。他们还存着万一地幻想,黎元洪还在武昌。手底下的二十一混成协还有一定力量,汉阳还有兵工厂,卷土重来不是没有可能,更重要地则是北边袁世凯的北洋军据说还很是兵强马壮。
就在他们还抱着幻想的时候,形势已经不允许他们再犹豫了。孟天宇的汉军第三团打到了武昌城下,黎元洪起初还叫嚣着要做朝廷的孤臣孽子,可眼看着自己的手下一个个毫无斗志,而且也没有什么可用的重装备了,只是索在武昌城里不敢出来,眼睁睁的看着孟天宇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汉阳和汉口,现在他连补充弹药的兵工厂也没有了,应该是见到大势已去了吧,他还是带着部队出城投降。事后他才知道自己的选择有多么明智,在此之前,城内残存的同盟会员已经暗地里准备要里应外合了。
就在几天前而已,有关福建要生兵变的事还只是一般的谣传,不管是清政府还是革命党都没有太当回事,现在再没什么谣传了,因为福建已经兵变了,而且兵变的部队还占领了福州城,也许要不了几天,他们就能占领整个福建。
已经到了真的不能再犹豫的地步了。现在还不能说张文英就一定能够成功,可到了这一步,张文英要打过来早已是举手之劳,真到了天下大定之时,他们再投降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就在南昌的码头,即将登船的宋教仁被拦了下来——江西已经不再是满清政府的江西了……
张文英刚刚从练兵场回来。在他面前是一张大大的中国地图,全国最繁华的地方都已经不再是满清能够控制的了,就连一向偏远的西南各省也都暗地里派了代表过来,与清廷决裂大约也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甚至就连两广总督岑春煊也派了人来,当然,在北边还有袁世凯的北洋军,实力也还不算小,不过那也是清廷最后的救命稻草了。相比而言,浙江那边虽然闹得如火如荼,不过还当真是有一部分死硬分子,如果只是单凭光复军的力量,只怕还要花不少时间,他们当不是因为信任袁世凯,而是因为就在不远处的金山卫还有五千日本兵,在他们看来,洋大人还没有抛弃他们,洋大人也应该还是有办法的。
张文英正在考虑洋人的问题,洋人却自己送上门来了,而且来了不只一个,也不只一国,包括了英法俄日美五国的代表。
“还真是遵守列强一致原则呀!”张文英心里不由得揶揄道,不过他也知道,现在早已不是庚子年了,所谓的列强一致原则也早就只是名存实亡了。
各国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张文英甚至猜得出来他们大致会谈些什么,他心里清楚,解决金山卫的日本兵的时机到了,当然,他也从没有打算过靠谈判来解决,大炮才是最有言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