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李鸿章入京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李鸿章
1900年10月11日――李鸿章抵北京,开始与八国联军谈判。
李鸿章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学习。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堂伯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他入选优贡并奉父命入京应翌年(甲辰)顺天乡试,一举中试;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第十三名进士,朝考改翰林院庶吉士。是科主考官潘世恩,副主考杜受田、朱凤标、福济,其房师则为孙锵鸣。
李鸿章在赴京途中,曾写下脍炙人口的《入都》诗十,为世所传诵。有“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一句。
五十三年前,李鸿章入京是何等的豪迈。
同样是进入北京。不过北京城已经不一样了,但是北京还是北京。作何感想,只有他自己知道,没有人知道。
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他最早引进设立中国的第一家兵工厂“上海机械三局”,几乎近代的洋务运动就是从他开始的,并且大力提倡,是他引导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中国近代军事体系的建立,是他通过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地方军事体系,并且这个体系,最后通过一些列的军事行动成功的在中国立足,在满清的八旗和绿营体系崩溃之后,李鸿章所建立的淮军体系,实际上已经成为满清的国家军队,并且最后催生出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强大的军事门阀联盟--北洋军阀。
当太平天国运动爆的时候,李鸿章给这他的老师曾国藩开始走上了文臣演武的道路。且不说太平天国运动如何,但是李鸿章的崛起无疑是通过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获得的。
但是,在这个镇压的过程中,李鸿章不只是盯着太平天国。几乎整个镇压过程,就是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的探索,也是对近代热兵器军队体系的探索。
所以当他成功之后,他的那支庞大的淮军,并未相湘军一样解散,而是投入到了更多的军事行动当中去。并且在不断的抗击外敌和镇压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中国事实上的国家军队。但是还是只听他的号令。
如果说近代史上有两个人可以推翻清政府的话,那么第一个人一定是曾国藩,而第二个人就是李鸿章。
可是这两个人都承载着千年的儒家忠君报国思想,这一步是怎么也不敢踏出的。
所以不管在怎么样的情况之下,他都选着了继续忠于这个腐朽的,但是他却认为给他极大恩惠的王朝。并且一路艰难的走了下来。
如果中国近代史到1900年有两条主线的话,那一定是一条以慈禧为主线,那么另一条则毫无疑问是李鸿章。
这两个人一个人,慈禧通过主政几乎主导了清王朝覆灭的一切条件,李鸿章着通过不断的小范围到大范围的变革挽救这个王朝或这个国家。
这两个人就像两个矛盾的对立体,一个拼命的毁灭这个王朝,而另一个则拼命的维护着这个王朝或说是国家。
当李鸿章晚年的时候,看清了这一切之后,他无奈了。最终他选择了支持孙文。他知道必须要变革了,但是他是多么的希望,这个国家能够平稳的过度,但是所有的一切都在跟他说:平稳,不可能。
于是,他支持了孙文,让孙文继续做他不敢做、不屑做、没有做的未完成的失业。
他知道,大变革往往就是大痛苦。
当他再次踏上和谈之路是,不止他作何感想。他这一生背负了太多。
10月11日,李鸿章入京了,当他看到一片萧条的北京,不知道他是痛苦还是悲愤,也许心里在想:这就是他一直试图挽回的那个王朝那个国家的京都吗?
李鸿章,进入北京的要务当然是要谈,和谈了。但是已进入北京,各国公使就把他晾在一边,继续着他们的抢劫。在没有足够之前是不想给他时间的。
他们正在商量,如何划分利益,如何瓜分中国。
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划分好自己的利益圈,然后才是就谈判中的条款系列出来。
经过努力之后,各国答应和谈了,可是当李鸿章12月22日收到刻毒的《议和大纲》时,整个人还是傻了一会。
议和大纲:
一、以最重要的律法将“祸”治罪。
二、向各国分别赔款。
三、派大员赴德、日谢罪,为克林德建碑。
四、滋事各地罚停科举5年。
五、炸毁大沽口炮台。
六、天津至北京沿途设洋兵卡。
七、各国使馆准永远屯扎卫队。
八、此后对仇害洋人负有罪责的大小官员,应永远开除不用。
九、禁止向中国运入与战争有关的材料。
十、治罪谕旨和告示应张贴两年,解散所有团匪坛会。
十一、更改各公使观见礼节,总理衙门只设主管大臣1名,以示重视。
十二、条件全部照允照办后,联军才撤兵。
这次,不知道怎么回事李鸿章有刻意犯了一次混。原本联军想要追究慈禧的责任,让他归政光绪,可是李鸿章却极力争取,才让联军罢休。
等到李鸿章拿到那分《议和大纲》的时候,还是傻了一会,这不是要灭了大清国啊,真恨不得,在跟他们打仗。可是他知道,这个时候只能把联军早点送走为妙,不然中国的损失必将更大。
所以,他极力为慈禧辩解,他太了解慈禧了,这个女人不会轻易的放权,如果联军要他归政光绪,无疑是在为联军自己找继续大规模驻扎中国的借口而已。
李鸿章真是看准了这一点,才竭力的,连自己都感觉到有点可笑的为慈禧在辩解。
李鸿章收到这封大纲之后,马上到军机处跟奕?等商议,但是还是决定,让慈禧看看先。于是电到已经到达西安的慈禧。
慈禧一直到李鸿章,争取到了联军不在追究他的责任,那里还管其他,只要自己大权在握就好,什么条件都答应。
1900年12月27日,西安,慈禧电给李鸿章等和谈大臣,全权接受议和大纲。
慈禧,在西安给出了李鸿章等最高指示::“敬念宗朝社稷关系至重,不得不委曲求全”,12条一概应允,只是要“竭力磋磨”详细条目,“补救一分是一分”。
11国,觉得预料之中,也预料之外,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回复了。这个有点让他们始料未及,他们自己还没有抢好呢,不能真么快啊,这怎么行呢?
瓦德西:我们德国不同意。必须拖延和谈时间。
西摩尔:有道理,我们英国也不同意,拖拖吧。
日本:好啊,好啊。
奥匈代表这次人模狗样道:我们,紧跟兄弟德国的步伐。
法国:不管了,这个你们看,我们现在就紧急作业,哎,不知道还能抢多久,真遗憾。
美国:随便。
意大利:我们要征服中国,我们这次带的53名士兵,可以征服整个北京。
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各位老大,你们商量,我们不管,有钱拿就行。
瓦德西和西摩尔相视一笑,心想:那我们就跟中国人慢慢玩吧。哈哈。
会议室里各种各样的笑声,这些笑声一点也不猥琐,反而很爽朗,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于是,李鸿章和八国开始了艰难的谈判,可是让他丧气的事,联军这次一场强硬,有些列出的条件,毫无转圜的余地。
于是不久有一份电报,达了慈禧的行宫所在,慈禧一看谈判进展急了。看来八国没有要走的意思啊。
最后,慈禧不得已,马上改变策略,祭出了她最大的法器,摆布了一项伟大的政策: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李鸿章,看到这份通电时机会要气晕过去了。可是,和他一起的其他大臣,可不这么看。
在李鸿章、奕?的竭力争取下,谈判开始有了一点点进展。谈判就这样,一点点的往前移动。
。。。。。。。。。。。。。。。。。。。。。。。。。。。。。。。。。。。。。。。。。。。。。。。。。。。。。。。。。。。。。。。。。。
时间进入1901年04月
此时,公孙云已经人在山西了,他正在配合正的慈禧宠信的新任山西巡抚岑春轩打击义和团。
慈禧觉得上任山西巡抚办事不力,自己明明让他剿灭义和团,可是他阳奉阴违,居然只是把几个带头的杀了了事,其他不予追究。
慈禧那里还受得了,一气之下,把上把刚刚封为陕西巡抚的岑春轩,掉到山西。而且,狠狠的告诉他,一个字:杀,杀。杀。
公孙云,自动请命全去配合岑春轩剿匪。
慈禧还是很看重公孙云的,能在危难之际,第一时间前来救驾,而不是逃避。慈禧心想,可见这个人还是忠心耿耿的啊。
而且慈禧,知道了公孙云,好像是还是个不论不类的蒙古人时,那就更开心了。好啊,于是直接把他抬旗了。抬旗知不知道,把公孙云从一个他认为的小蒙古平民抬到了满洲镶黄旗。
公孙云当时就郁闷了:哥哥我可是汉人啊,真的不能再真了,当然我什么都没有辩解,可是我没有辩解并不代表我很乐意你,把握变成八旗,八旗是什么,八旗在那个时代可都是废物啊。
末了,慈禧还没有玩完啊,她有个公孙云上了个雅号:哈尔巴拉巴图鲁。还给了他一见黄色的背心叫他穿着,公司云有点莫名其妙了,忘了谢恩。怎么可以这样呢?原来背心穿外面是这个时候开始的啊。
等到他满脸疑问的走出行宫大殿,看到李莲英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问了。他才知道,这玩意不是黄色的马甲,而是无比荣耀的黄马褂。
然后公孙云,大叫一声:啊也,太后给我黄马褂的时候,末将忘了谢恩,这可如何是好,当时末将满脸的疑问,这件衣服到底要怎么办呢。李大人啊,赶紧给小将通报一声吧。小将这觉的还是要过去,再跟太后说一声,末将知道了黄马褂。
李莲英:不用了,兄弟,这个老哥自当会为你办的啊。
李莲英能不办吗?公孙云可是整整送了他10万两银子啊。十万两啊。所以公孙云,就快没有钱了。
怎么办?钱没有在身边啊。
公孙云,一看这可是军功啊,恩,自己要争取,再说了义和团,好像很有钱啊。好在自己是勤王功臣,朝会时可以偶尔参加。但是想要觐见,那还是很容易的。
于是征得慈禧的同意,公孙云带上了他的2500人编制的西域军,开向了山西北部的大同,准备以那里为基地剿灭义和团。
公孙云对着义和团进行惨无人道的打击,只要是跑的那他就一直把你赶出山西边界,赶到内蒙古。然后在收拾战场。财财。
要是反抗的,那还得了,你以为公孙云现在2500条枪式纸做的不成。灭,全灭了。然后还是财。
不过,这些钱实在是太少了,义和团搞什么呢?钱都花哪里去了啊。
公孙云,又在想歪心思了,专门打听那些有钱的、而又没有势力的,而且还曾经勾结过义和团的大财主。你还别说,这种人还蛮多。
哈哈,公孙云,那叫一个开心啊,他也不杀人,要严明军纪啊。而且也要给地方官点好处不是,再说军功的人头,他有的都是。无非是报个数,我今天剿灭了多少人。
在抄了十多家这样的人家之后,公孙云实在是不好意思,再这样干了,地方官也不好意思了。大家一起贪的也够多了。不能太过了。
如此,公孙云又搞到了百万两银子,谁叫山西人富呢,那可是满清的十大皇商都在这儿啊。不过公孙云到还没有胆子打劫他们,但是别人就不行了。
老子不怕,你们告,老子真得宠呢。
而地方官们,则拿了好处之后,心照不宣。
如此,大家都财,就是老百姓倒霉了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