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朝鲜(八)
作者:吃个土鸡      更新:2022-04-29 16:34      字数:2760

从晌午到傍晚,义州城头上都陷入一片诡异地寂静。

无论明军还是朝鲜兵都屏气凝神,紧张地盯着城外的建虏。

然而,建虏自从第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之后却没了任何动作。

“将军,鞑子怎么没动静了?”

一名明军军官满脸疑惑看向赵先。

赵先此时也在暗自纳闷。

建虏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不过他身为现在义州城内明军的最高指挥官,身上担负着替赵安守好义州的职责,自然是需要尽可能地谨慎。

“无论建虏有什么打算,想拿下这义州,须得踏过我等的尸首!”

赵先抬起左手将自己的战盔扶正,右手又将柳叶刀握紧了几分。

身旁的几名家丁闻言,目光也变得坚毅。

“你们去各门传令,所有戍守军士入夜就在这城墙上休息,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城。”

“诺。”

几人接到命令,分别快步前往各城门。

夜幕很快降临,各处城墙上都燃起了火堆。

大部分士卒便围在火堆旁歇息,另一部分则依旧警惕着城外,预防鞑子趁机偷袭。

金度此时与养子围坐在火堆旁,手里捏着二两羊肉,一张面饼。

羊是刚宰的,为了应对夜战,赵先特地下的命令,让人吃饱了打仗。

金度先是将饼撕成两块,将羊肉夹在中间,一同串在了刀尖上,放在火堆上烤。

周围的士兵也都有样学样。

待羊肉差不多熟了之后,金度自怀中掏出一个小瓶,里面装的是粗盐。

倒出些在手上,金度先是给周围的兵士、壮丁分了点,随后才是自己同养子。

走南闯北的他自然清楚同他人打好关系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战时,这里的每一人都可能救他一命。

随后,金度又拉着养子为众人都打了碗羊汤。

众人吃着饼喝着羊汤,腹中感到温暖的同时也多了些精气。

第一锅羊汤自然是滋味十足,很快便被分光,同一副羊骨,很快便“熬”出了第二锅、第三锅……

眼见鞑子依旧没有反应,朝鲜的宋虞侯却是有了提议:

“赵将军,建虏远道而来,应当是人困马乏,若是此时我军出击,必定会有不小的斩获。”

赵先心里发笑。

“不知宋虞侯可愿领一支骑军出城袭击建虏大营?”

“这是自然,如今危难之际,宋某自然也想为国立功,特来向将军请命,领兵出击。”

赵先心里有些惊讶,这宋虞侯平时表现地贪生怕死,没想到现在却有如此担当。

不过赵先还是摇了摇头,拒绝了他的建议。

“如今城内战兵不足,当以守为先。宋将军忠肝义胆,我自会向我家大人禀告。”

宋虞侯欲言又止,最终只得向赵先道了谢。

此次围攻义州的鞑军除了阿敏带领的镶蓝旗主力两千余人之外,还有老将费扬古率领的近千镶白旗士卒。

“若不是大汗带走了我镶蓝旗主力,你我早就站在义州的城墙上。”

阿敏看着喧闹的义州城头,有些愤愤不平。

不知怎地,他只要看见那些尼堪享乐,从心底总是会窜出一把无名的怒火。

“无需动怒,安费扬古使人传消息说,他们已经到了地方,想必很快便会领兵归来。”

阿济格却是不急,镶白旗名义上的旗主是杜度,可实际上一直是由“五大臣”

之一的扈尔汉掌控。

扈尔汉死在了萨尔浒,自己过来随便再领些军功,说不准过两年自己便能名正言顺地掌管镶白旗。

“他最好动作快点。”

阿敏冷哼一声。

若不是这费扬古又分走了他现有的一半人马,他早就令人攻城。

城内正军不过一千余人,就算仗着火器,也绝对挡不住他麾下的镶蓝旗健儿。

奈何自己现在只剩下一千多人,保险起见,只能憋屈地待在城下。

“天明去东边的村寨弄些肉食过来。”

对着一边侍候的奴才,阿敏大声命令道。

“喳。”

奴才连忙答应。

出了帐篷急忙使人连夜去抢东西。

何须天明?

对于主子的要求,他向来都是放在第一位的。

要让主子在天亮前就吃上肉。

这样他便会夸我好奴才了吧?

奴才是这样想的。

正当阿敏一觉睡醒,吃上新鲜的牛肉之时,自义州出发的信使也终于在百里处遇上了赵安军中的夜不收。

探马立马将他带到了还未启程的大军营中。

“什么?建虏围城!”

当信使将义州被围的消息通报给赵安时,后者大为震惊。

宽奠、镇江未失,辽镇明军主力尚在,努尔哈赤就敢领人打朝鲜,难道就不怕被朝鲜援军黏住,明军趁机反攻?

鞑子还在创业阶段,不可能如此冒险,八旗主力绝对不会轻举妄动,想来围困义州的应当是一支偏师。

义州城高,历来有数千兵马驻守,即便朝鲜兵弱,缺乏攻城能力的鞑子想攻下这里至少也得来个三、四千兵。

不过无论鞑子来了多少,赵安都必须救义州。

因为城内还有两百多明军。

这两百多人都是定辽右卫人,若是赵安真的抛下他们,那这兵也就没法带了。

但光靠这赵安此时手中的人马同建虏野战胜算太低。

必须要求援。

朝鲜援兵如今八成是靠不住,那就只能从自己家里调兵。

传令兵急忙吹号,召集军官们议事。

在赵安将义州被围的消息透露给众人时,他们的反应与赵安如出一辙。

“我等父母妻儿都在城内,还请将军发兵援助,若是建虏破城,义州必将血流成河。”

金洽的发声代表了大多数朝鲜军官的意愿。

“将军,建虏来势汹汹,光凭军中现有兵马,恐怕无力解围,贸然出击,恐怕会将大军置于险境。”

金应河冷静地分析道,不过他这一番话,倒是引得不少朝鲜军官的怒视。

而明军一方则没人说话,他们在乎的只是赵安的将令。

最终还是赵安一锤定音。

“赵金,你亲自去镇江调集兵马。”

“诺!”

“赵赤。”

“属下在!”

“你领三百骑兵先行出发,探查义州是否失守并查清建虏兵力,路上尽量避免与敌接战。”

“诺!”

三百人虽然人数不多,如果义州未失,这对于城内守军却是一剂强心药。

若是义州丢了,这三百人化整为零,也方便逃离。

“行军时,什长、伍长在前,哨官、队长在后。搀前越后、紧缓不同、稀拥不一、继绝不凑,有其一弊者,全哨重罚,朝鲜军中依如此例。”

赵安重重地拍打木桌,冷声道。

“诺。”

众将齐声。

骑兵出发后,赵安带着大部人马徐徐前进,等待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