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沐先帝和皇上雨露恩泽久矣,今皇上有捉襟之困,臣不能袖手旁观,愿捐献白银二十万两,以纾皇上之急!”吴世璠刚刚坐下,胡国柱便起身道。
“臣愿捐献三十万两!”吴应期接着道。
二人说完,嘴唇紧抿,胸膛急促起伏,脸上满是一副这可是臣等最大让步的表情。
这几天来,君臣间一直在较劲,胡国柱从最开始的五万两,提升到现在的二十万两,吴应期从八万两提升到三十万两;但与小皇帝的预期还有不小差距。
但这事急不得,吴世璠沉吟半晌道:“二位能有此等义举,朕心甚慰。但需要纠正一下,这不仅是朕遇到困难,也是大周遇到困难,二位身为大周柱石,理应为国家尽一份力的。”
顿了顿,又继续道:“方阁老前日派人送来书信,言大都督已顺利平定黔地蛮苗作乱,朱红珍部也退回老巢,后方趋于稳定。
另外,留都太庙已于半月前建成,择下月初八举行开庙典礼,朕作为一国之君,自然要亲临现场见证这一盛事。
二位作为宗室勋贵,理应同往!”
“臣等荣幸之至!”
待二人离开后,吴世璠立即亲拟了几份通告,让人分发到各处军营。
“本次犒军所需钱财甚巨,朕所携银两不足,先发放六十万两,剩余犒银及本月军饷,已在从滇黔运转途中,下月中旬一并发齐;诸位将士务必安守阵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如此,本次犒军风波暂时就这么处理了。
此次太庙典礼,各方大佬云集,正是自己趁机挤他们钱袋子的好机会。
只怕到时会有一场艰苦卓绝的斗智斗勇,比辰州外围保卫战还要艰苦。
但朕必须走出这一步。
朕是在走一条前人和后人都没有走过的路,即使再多人反对,再多人不看好,朕也必须要这么做。
因为朕没得选!
………
两日后,吴世璠召集一干将领,交代完防御事宜,即带着两位大将军,随行中枢人员,在五百禁卫军,一千关宁铁骑的护卫下,离开辰州城,经辰龙关入湘黔大驿道,沿原路朝贵阳方向前进。
此次辰州之行为期两月左右,收获还是不小的。
当初出发时,大周面临的军事形势严峻到了极点,几近崩盘;如今暂时稳住了阵脚,但局面同样不能有丝毫乐观。
没有足够的军饷和兵源,军事上暂时的胜利很快会被周清双方巨大的国力差距所消弭。
康麻子可以打多次败仗,但朕一次都不能,败一次就有可能再次陷入难以挽回的境地。
春播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沿途水田里长满了绿油油的秧苗,在濛濛细雨的滋润下,正茁壮成长;有农夫在田间劳作,一如既往的衣衫破烂,面黄肌瘦,与充满活力的秧苗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们终年劳作,纳着远高于清统区的农赋,全家老小却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
朕这算哪门子的大周皇帝。
而宗室勋贵,元老重臣们个个门庭奢华,齐聚富豪榜,无论天干地燥,风雨雪雹,依然能过着安逸奢侈的生活。
还是那句话,大周朝廷负百姓何其多也!
西南之隅,亦绝非龙兴之地!
一路派快骑回行宫报行程,方光琛等人一边操办盛大的迎驾仪式,一边掐指算着皇上归来的日期。非常精准的,在小皇帝到达贵阳一个时辰前,一众行宫大臣齐聚通道路口,翘首以盼小皇帝的归来。
一见皇上的队伍行了过来,众人皆喜笑颜开,一窝蜂的迎上去,一股脑儿的交口称颂起来。
“皇上此次亲征,大败清军,力挽狂澜,真乃亘古未有之伟业!”
“如今大周转危为安,百姓安居乐业,皆仰仗皇上之功!”
“皇上文治武功,亦不逊色于先帝也!”
一片令人肉麻的阿谀吹捧声中,吴世璠虽努力克制自己,但还是忍不住有些飘飘然。
“朕在前方杀敌,诸位爱卿镇守后方,亦功不可没。”
“尤其是大都督,顺利平定滇黔之乱,立下了大功!”
“此乃臣等份内之职也!”
在君臣之间友好热烈的互动中,人马欢快的进了贵阳城,回到行宫。
离开行宫两个月了,吴世璠有一种重新回家的感觉,看每一处景致,每一个人,似乎都充满了亲切感。
进到御书房,和几位重臣寒暄了一会,了解后方的一些政务事宜;便洗了个香汤浴,再去到后宫,检查郭桂芳和卫芙两位小妮子的读书进展情况。
夜幕降临,一场盛大的为皇上接风洗尘的晚宴在光禄寺开席,君臣间欢声笑语,亲密无间;吴世璠喝的酩酊大醉后,被人搀扶着回到御书房的寝宫。
………
因为六月初八是难得的吉日,所以回滇的行程安排的极为紧凑,第二天一大早,方光琛便安排人准备启程的事宜,完了,带着几位部阁重臣去御书房,恭请小皇帝启程。
来到御书房门口,却见门口挂着一块长三尺,高五尺的大木板,上面写着。
“今朝廷财匮,军需亟缺,朕自掏内帑以济军,两位大将军高风亮节,随朕捐献,现将捐献明细公布如下,望满朝诸臣知悉。”
“皇上:白银一百二十万两,黄金一万二千两!”
“吴应期:白银三十万两!”
“胡国柱:白银二十万两!”
重臣们面面相觑了一会儿,窃窃私语起来,心里自觉的开始盘算自家的财产。
望满朝诸臣知悉。
知悉之后该做什么呢?
木板如此阔大,三人的明细只占据那么一点点位置,余下的位置是留给谁的呢。
能混到这个层次的人,都是人精,岂能不明白小皇帝的意思。
正忐忑不安着,小皇帝精神抖擞的走了出来,叫了声:“来人,把木板取下,挂到朕的銮舆后壁上去!
诸位爱卿,朕已经准备好了,可以起程了!”
“好,好,起程!”
吴世璠上了銮舆,郭桂芳和卫芙合坐副舆,在一千禁卫军,一千关宁铁骑的护送,各文武大臣骑马或坐马车的陪同下,离开行宫,开启了回滇之旅。
小皇帝的鬼点子真是没得说,阔大的木板就挂在銮舆后,让后面跟着的众臣看的一清二楚;遇到坎坷不平之处,木板摇晃磕碰,似乎有一种暗示的意味。
出了贵阳城,向西行了十来里,小皇帝突然掀开舆帘,朝户部尚书来度招了招手,亲切的唤道:“来爱卿,上朕的銮舆来,朕有要事同你商议!”
“好!”来度脸色微变,催马上前,登上銮舆。
众臣见此,心中愈发忐忑不安;过了一会儿,来度心事重重的下了銮舆,又见小皇帝探出头,亲切的唤道:“方阁老,请你也上来一下,朕有事问你。”
“好,臣这就来!”
过了一会儿,方光琛下了銮舆,太师郭壮图又被叫了上去。
郭壮图之后,便是大都督吴国贵。
一路行来,小皇帝隔三差五的邀请臣子上銮舆叙事,更是搞的众人心神不宁。
但皇上单独招臣子叙事,旁人不可打探,只是相互间用狐疑的目光征询,你在皇上面前答应没,准备掏多少钱出来。
队伍进入昆明境地,云南留守总管线域早领着一干留守大臣在郊外迎驾。
小皇帝当然不会放过线域,热情的邀他上銮舆;昆明作为吴周根本之地,有许多事宜是要了解的,直到队伍抵达五华山脚下,线域才皱着眉头,忧心忡忡的下了銮舆。
吴世璠携两位后宫住进五华山的王府,不过已改叫皇宫了;其余诸臣各自回自己府邸歇息,自从随驾去了贵阳行在,这些人大多数还没回过一次家呢。
第二天一早,五华山皇宫宫门前便挂上了那块木板。
上面仅仅添加了两个人的名字。
“吴国贵,白银二十万两。”
“方光琛,白银十八万两!”
如此看来,小皇帝的一路谈话还是有效果的,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
………
注:一场战争写完后,脑子有点空;前两章写得质量不高,深表歉意;现已作了修订,力争节奏明快,情节合理;数百万字的网文,有章节写不好,在所难免,作者也有状态不好,卡文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