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星沉破罐破摔,尖着嗓子扭了扭腰肢,“奴家刚到世子府,还有许多不懂的事情请教韵儿姐姐。”
柳韵儿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随手给他来了一下。
孟星沉沉甸甸的胸上一抖,滚落下来个色泽鲜亮的大梨子。
啧,这场景格外熟悉。
云琯琯接到手里,啃了一口,只觉得心情大好。
她这边处理得还不错,只不知道朝堂那边又有什么新花样在等着她男人呢。
……
东陵的议事厅。
司明朗看着吵成一团的大臣,额头青筋直冒。
今日上朝,他提出了要加开科举一事。朝廷之上他的人并不多,现在虽然获得了徐文言的支持,可他到底还是应该加派点自己的人手。况且他今年大婚,正是一个加开恩科的好理由,是以就在今日的早朝上直接提出来了。
刘秉臣的儿子刘泽文官拜吏部侍郎,这件事一直都是他负责。他们父子俩,一个管着国都的兵权,一个掌管着官员的调任和选拔,从这中间,很难看不出刘秉臣的心思。
“殿下,要开科举是好事,对于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来说,这是他们报效国家最好的机会,但是近年来科举舞弊严重,频频发生捐监生的案件,如果不能杜绝舞弊之风,那么就算再开科举对于学子来说,也只是加重了他们的负担而已。”
侯期上前一步,面色凝重。
捐监生,就是买官卖官之事。
最开始的时候这种事情只是为了充盈国库而生起的下下之策。在司明朗父亲还在的时候,国库空虚,世家大族有些不学无术的子弟想要做官,只能通过这种方式——砸下大笔的银钱,换来一官半职。
那时候还有明确的规定,捐监生的官职只能是六品以下的小官,不能涉及到较大官职的买卖,但是这些年这种风气在东陵却越演越烈,买卖的官职占据了很多名额,这种情形加剧了阶层固化,对于寒窗苦读的学子来说极为不公平。
如果要再开科举,不解决舞弊和捐监生的问题,那这科举还不如不开。
司明朗听到这话,赞许地点点头。
既然要开科举,肯定是要选用真正为国为民的人才,而不是膏粱之家的那些酒足饭袋,可是侯期这番话一说出来,就遭到了激烈的反对。
直接站出来反对的就是刘泽文,他道:“侯大人此言差矣,捐监生未必不是为国的人才,况且捐监生每年上缴的银钱,也算是国库的一个大头,贸然改革实在是不妥,定然会遭到事假的反扑!”
捐监生每年上缴的银钱,到底流没流入国库,这可不是刘泽文操心的事情。
不过作为吏部侍郎,每年那些想要给自家子弟要个一官半职的人,总不会少了他的好处。如果现在要直接改革吏治,那么率先动的就是他的蛋糕,作为直接受益者,刘泽文必定不会善罢甘休,要维护现在制度的权威。
“捐监生是先王在时就定下的制度,殿下还未承袭王位,贸然改变绝不是件好事,还望殿下三思!”
刘泽文重重跪下,说得义正词严,字里行间却都是他刘家的好算计。
“你!捐监生与国家有害无利,你怎么在殿前颠倒黑白!”侯期一向耿直,气得脸红脖子粗,扯着嗓子与他嚷嚷道。
他就是寒门子弟出身,自然知晓那些人的苦痛。科举制度从一开始的存在,即使为了打破世家大族对于朝廷的垄断,如果捐监生的事情越演越烈,今后岂不是谁最有钱,谁就能当官了?
“殿下,当务之急是要改革目前的考试方式,严禁舞弊之举!捐监生之策能救国家一时,却不能救国家一世!长此以往,将要流毒后世啊!”
谁还不会跪啊,侯期跪得比刘泽文还重。
一时之间,大殿上跪下来的声音此起彼伏,跟那下锅的饺子一样。
与徐文言有关的官员悉数附和起来,徐文言所在的一派大都是寒门子弟,近年来因为徐文言韬光养晦,在朝堂之上都不出挑,现在徐文言在暗地里已经站到了司明朗的身后,这些人也都纷纷响应,准备助侯期一臂之力。
“捐监生决不能贸然取消,您一回来就这样,那些世家大族都会怎么想?殿下三思!”
以刘泽文为首的官员也都跪下,他们都是司洵的势力,现在司洵对着王位虎视眈眈,这些人也大多是靠着家里的钱砸进来的,这方面要严加管制的话,他们的子孙后代今后就不能继续走他们的老路,这让他们如何不慌?
司明朗面前跪了一片,听着他们的争辩,司明朗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
于情于理,都是侯期说的更得他的心意,况且本身这场科举就是为了培养他的势力,司明朗开口道:“侯大人说的不错,如果科举考试不是为了选拔人才,那么这场考试也就没有要举办的必要了。”
他一句话算是给这场争论下了一个结果,侯期惊喜地看着他,眼中似乎有泪光闪烁。
“殿下此举,是我东陵之福,是东陵百姓之福啊!”
他身后的官员都交口称赞。
“那接下来,众位爱卿就商量一下,究竟是怎样才能好好举办这场科举……”
……
下朝之后,司洵快步在前面走着,一直到了酒馆,见到了包厢里的人,终于展露出了笑模样。
“刘大人,令公子今日在朝堂上说的话真是妙极,这样一来,我那好侄子可就上当了。”司洵笑眯眯的,完全不见在朝上那副沉郁的模样。
“都要仰仗司大人的指点。”刘秉臣笑着拱了拱手。
司洵在他身边落座,看着桌上精致的菜肴,心中充满自得。
他们早就料到,司明朗回国后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果然立马就想要开科举培养自己的势力。
可是捐监制度是上任东陵王留下的,算是祖制。如果司明朗公开违抗,大批的世家子弟定然会感到不满。
东陵虽然是百姓的东陵,可也是贵族的东陵。那些世家大族不会放过一个还没登位的世子,到时候就有司明朗受得了。
他得意地哼哼两声。刘秉臣见状,自然是明白他现在心情极好,趁此机会道:“上次夫人上门来,说让犬子和司大人家的大小姐试着相处一下,司大人家的女儿,我自然是一百个赞成,您看……”
“亲上加亲自然是更好,不过我这女儿脾气倔,免不了要欺负贵公子,不如有时间就让公子到府中来看看,两人多相处相处,也能增添些感情……”
若是能用司琳琅的婚事,换来一个这么紧密的盟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司洵脑中已经想到自己今后荣登大宝的模样,笑容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