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王渭——中国邮坛的“智多星”
作者:作家京城翎管王      更新:2022-06-04 14:23      字数:2694

第4章 王渭——中国邮坛的“智多星”

【集邮传记文学】

中国集邮人物列传(4)

4、王渭——中国邮坛的“智多星”

顾雪林

终于要写到我这位集邮的老朋友和老大哥了,心情不免有些激动。很担心我这支拙笔,写不出集邮家王渭的风采,因为我这位集邮的老朋友,是善于把“上帝”发到手的“坏牌”,打赢的人!

在北京西单前英子胡同西口,有一座坐北朝南的四合院,门朝南开。我曾无数次从大木仓胡同教育部大院,来到这座四合院,在宽阔的院内,坐在一棵大枣树下,端起一杯茉莉花茶,吃着院主人亲自上树摘的大枣和精心准备的各种可口的西式小点心,和院主人倾心谈集邮。这位院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集邮家兼诗人王渭。

如今,王渭家的四合院已经不复存在了。2012年时,它的地基还曾留在原处隐约可见。可是前英子胡同和那座四合院的主体,已经飘散在北京城市建设改造工程的历史尘雾中了!

我第一次和王渭相识,是30多年前,在1985年9月6日的北京“庆祝教师节集邮座谈会”上,我当时是活动的主持人。王渭在活动中间找到我,他想朗诵一首自己现场写的诗,送给这次活动。我马上给他安排了,他在现场抑扬顿挫、激情澎湃、声音洪亮地朗诵了他写的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在以后的集邮活动中,开始关注他。

我和王渭同是8岁集邮,以后又是近30多年的邮友。他是北京四方集邮联谊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集邮协会副会长和北京集邮未来学研究会副会长,我是首都新闻出版界集邮联合会会长和北京集邮未来学研究会会长。很多年以来,我们同在北京市集邮协会担任常务理事,我知道他是从事高能物理同步辐射研究的科学家,同时又是很有名望的集邮家;但我从来不知道他是著名老诗人王亚平先生的长公子,更不知道他还擅长写诗。直到我被邀请出席人民文学出版社举行的王亚平、王渭合著的《两代书》首发式时,才知道他是个名副其实的诗人,且在今日中国诗坛享有自己的地位。

王渭年幼时,他的父亲王亚平是北京市文艺处(市文化局前身)处长、市文联秘书长、中国曲艺研究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早在三十年代,王亚平就创办过《新诗歌》、《现代诗歌》、《诗歌新辑》、《诗歌季刊》等诗刊,他的诗集《都市的冬》、《海燕的歌》、《十二月的风》、《红蔷薇》、《中国啊,母亲的土地》、《青春的中国》等,曾激发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青年人的革命豪情。

有其父必有其子,高中时代的王渭,也曾做过诗人的梦。从《两代书》中的“长大我要......”一文中,王渭回忆自己高中时代就参加编写《一0一中学校史联唱》中可见一斑。可惜,因王亚平沉冤26年!王渭的诗人梦也不得不过早的结束。在1959年高考前四个月,他匆匆更改志愿报考理科,竟以高分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真是个学霸!

我和王渭都毕业于北京一0一中学。他在《两代书》中对一0一中学的生活回忆是甜蜜的。王渭的回忆仿佛把我带进了时光隧道,王渭前脚出,我后脚进,前后不过几年。今天想起来,不禁让人唏嘘!

从《两代书》中,我才第一次知道,1965年,王渭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天津十四中学当了13年的中学物理老师。1978年他将要离开天津十四中学的教师岗位时,我正在北京的一所技校当教师。在教育岗位,我们可谓擦肩而过。王渭在《两代书》中的“青春在这里”一文中,把那时的生活描写得那样的丰富多彩,其善于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既不乏诗人的灵气,也不乏做人的成熟!

当我们都离开教师岗位6年以后,才终于相逢在北京市集邮协会,并逐渐成为交流和探讨集邮知识的挚友。可惜,在此后的20多年里,我并不知道王渭有过诗人的梦,或者说,他曾有过想当诗人的破碎的梦!

但是生活并不按死板的轨道行进,想当诗人,未必能成为诗人;不想当诗人,未必就写不出好诗。在《两代书》中,看到王渭写过那么多的好诗,又第一次看到老诗人王亚平先生的那么多尘封已久的旧作,真是感慨万千!

近30多年来,在北京市集邮协会的各种理事会、研讨会上,我和王渭常常作比较长的发言,我们互相彼此欣赏,也相互引为知己。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和王渭、朱祖威、岳晓湄一同商量,决定把中科院集邮协会、影视界集邮联谊会、首都新闻出版界集邮联合会和外邮联谊会等四家集邮协会在形式上合并,成立“四方集邮联谊会”,王渭担任会长。

这几年集邮活动因互联网的大发展,信函邮票业务受到冲击,进而出现萎缩的趋势,前途很不明朗。我同王渭、朱祖威(鼓楼集邮研究会会长)、王宏伟(中国集邮报记者)、岳晓湄(影视界集邮联谊会会长)等多次磋商后,决定成立“中国集邮未来学研究会”,我任会长,王渭任副会长兼秘书长,朱祖威为首任顾问,岳晓湄为副会长。中国集邮未来学研究会”与四方集邮联谊会是一个班子两套人员。研究会以“四方集邮联谊会”中,有写作和集邮研究能力的会员为基本力量,积极开展集邮未来发展的动态研究和理论探讨。先后举办过五届集邮未来学研讨会和10届学术报告会和13次邮品拍卖交流会,受到越来越多集邮朋友的欢迎和参与。

当然,上述所有的这些活动,都离不开王渭在背后的积极参与、策划和支持。很多年来,北京的各种集邮活动,都有王渭参与策划的身影闪现。王渭无疑是中国集邮界活动策划最多的“智多星”!

有人说王渭是集邮圈里的曹操,足智多谋,有远虑前瞻;也有人说王渭是集邮圈里的宋江,善于结交各路朋友,口碑极好。

我觉得,王渭即有曹操的汪洋恣肆、纵横捭阖、为人豁达;也兼有宋江的谨小慎微,谦谦君子,多谋善断!

祝我的老朋友诗人集邮家王渭,笑口常开,健康长寿!生活之树,永远长青!

? ?——我认为:一部完整的《中国集邮史》,应当如司马迁《史记》一样有集邮人物列传,但不要写成干巴巴的个人简历。

? 集邮人物列传,应当让那些真正活跃在邮坛上的风云人物生动活泼地跃然纸上,让喜爱集邮的读者们过目不忘。任何集邮活动,都是人参与策划的,集邮的历史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集邮人物创造的!

? 谁是集邮风云人物,不是由所谓“集邮联”的几个人拍着脑袋决定的,而是集邮者在集邮活动中的影响决定的,是广大集邮者公认的。

? 在中国,应当更关注那些集邮活动家,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才有了各地丰富多彩的集邮活动。判断集邮风云人物,不能只用是否在邮展上获奖作为唯一标准。集邮者认可度,才应当是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

(本章完)